摘要:目的 通過胃超聲造影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價值。方法 通過50例健康志愿者(對照組)及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FD組)行胃超聲造影進行對比分析,探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超聲征象。結果 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在10min、45min胃體部最大前后徑縮小率分別約31±9%、50±15%,每分鐘胃蠕動波數(shù)量約5.00±2.25(次/min)。與對照組對比明顯差異。結論 胃超聲造影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方面有一定特異性。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超聲檢查;造影劑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腸功能紊亂引起的癥狀,經(jīng)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尚未完全明確,胃動力功能障礙是其重要發(fā)病機制;大部患者胃排空功能異常,胃排空功能檢測對FD的診斷及治療有較大參考價值,胃超聲造影檢查是使用專用的胃腸超聲助顯劑充盈胃腔以排除胃內(nèi)氣體干擾,獲得清晰超聲圖像的一種檢查方法。本組對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50例健康志愿者的胃超聲造影表現(xiàn)對比分析,探討胃超聲造影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排空及胃動力學的診斷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FD組),其中男79例,女41例,年齡16~89歲,平均48歲,參照最新的羅馬Ⅲ標準將FD分為兩個臨床亞型類:①餐后不適綜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餐后飽脹和早飽82例。②上腹痛綜合征(epigastria pain syndrome,EPS):上腹痛、上腹灼熱感、病程超過半年,近3個月來癥狀持續(xù),排便后不能緩解,同時無器質性原因可解釋上述癥狀38例。以上病例均排除胃下垂、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及腫瘤、膽囊炎等器質性疾病,無糖尿病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1]。另選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為對照組,男女比例相等,年齡10~45歲,平均33歲。無消化道疾病及癥狀,無全身性疾病。
1.2方法
1.2.1儀器 使用 GE Logiq 7 及GE Logiq 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電子凸陣探頭,中心頻率4.0MHz,使用機器自帶自動優(yōu)化程序以提高圖像質量。胃腸造影劑為\"天下\"牌速溶胃腸超聲助顯劑(浙江湖州東亞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2.2.方法 患者常規(guī)禁食8h,禁飲6h,超聲檢查安排在上午進行。檢查前先將造影劑用開水每包調(diào)制成500~600ml均勻糊狀物,冷卻后備用?;颊邔⒃煊皠┓潞蠹纯踢M行檢查(造影劑量為500~800ml),飲完后右側臥位即開始觀察胃體部,測量其最大前后徑,動態(tài)掃查食管末端、賁門、胃底、胃體、胃竇、幽門及十二指腸球部,排除其他器質性病變。5min后數(shù)胃蠕動波,10min、45min分別測量胃體部最大前后徑,計算其縮小率(%),縮小率為10min、45min測量胃體部最大前后徑除以開始測量時胃體部最大前后徑,再乘以100%,用該法評定胃內(nèi)造影劑排空情況。記錄規(guī)定時間內(nèi)胃蠕動波數(shù)量(次/min)。
1.3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1.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及Spearman相關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結果
2.1兩組各時間段胃體最大前后徑縮小率比較 觀察組在10,45min的縮小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各個時間的胃體最大前后徑縮小率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胃蠕動頻率 觀察組胃體蠕動波頻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越來越復雜,再加上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導致FD患者越來越多。FD患病率高達20%~30%,占消化門診的50%左右[2]。FD系上消化道非器質性疾病所致的癥候群,其發(fā)生機制可能與胃腸運動功能障礙有關,而胃動力學研究方法較多,胃內(nèi)壓和插管法、無線電膠囊遙測法及不透X線標記法,屬侵入性檢查,可靠性差,而核素法雖較準確但價格昂貴,超聲造影法用于胃十二指腸動力研究具有準確、安全、無創(chuàng)傷、重復性好,檢查本身不會影響胃腸運動等優(yōu)點。我院近幾年通過胃造影劑充盈胃部,二維實時下觀察胃排空、胃蠕動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認為通過超聲的實時觀察,F(xiàn)D患者在超聲表現(xiàn)上有一定特征。FD組在10min、45min測量胃體排空率時有明顯改變,出現(xiàn)排空時間延遲的征象,再有胃蠕動波頻率明顯減低,在排除其他胃部疾病的情況下,此兩點為臨床診斷FD患者提供了重要價值[3]。
本組研究采用胃超聲造影檢查方法,通過患者飲用適當劑量的胃腸超聲助顯劑,于生理狀態(tài)下檢查,具有方便、廉價、無痛、無創(chuàng)傷、無放射線、造影劑口感好等優(yōu)勢,易于為患者接受,可作為功能性消化不良檢查的一種篩查手段。
參考文獻:
[1]曹正喜.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藥臨床療效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5):426-426.
[2]劉詩,侯曉華.胃腸功能性疾?。菏俏改c動力障礙?還是內(nèi)臟感覺異常所致[J].中華消化雜志,2006,28(8):568-569.
[3]彭仕美,林靜.產(chǎn)科超聲糾紛的技術性防范[J].中外健康文摘,2014(07):21-22.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