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月度期望指標驗算每班的矸石量,確定無軌膠輪車的型號,通過無軌膠輪車的后幫高度,結合電機滾筒的拋灑曲線,確定了第二運輸機電機滾筒的高度。于是該文主要介紹了工程概況,簡單介紹了地質及凍結方案,提出了掘進及配套方案,重點分析了采用EBZ160綜掘機掘進,定制二運轉載,無軌膠輪車出矸,內(nèi)、外壁采用滑模臺車,混凝土輸送泵澆筑采用該方案需要解決的諸多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解決對策,最后給出了施工組織與進度展示。以供同行們進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綜掘機 混凝土輸送泵 全國紀錄 配套方案
中圖分類號:TD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b)-0182-02
1 工程概況
袁大灘井田位于陜北侏羅紀煤田榆橫礦區(qū)東北部,榆溪河以西,無定河以北,古長城西北處。井田東距榆林市約20 km,井田面積231.1 km2,行政區(qū)劃隸屬榆林市榆陽區(qū)小紀汗鄉(xiāng)、巴拉素鎮(zhèn)及芹河鄉(xiāng)。由陜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煤西安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設計施工總承包。
袁大灘煤礦采用立井+斜井混合開拓方式,中十冶承建副斜井井筒工程,該井筒技術參數(shù)如表1所示。
2 地質及凍結方案簡介
由于副斜井井筒的靜水位為-1.5~ 1.8 m,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地質報告顯示,井筒按原設計方案向前施工,第四系風積沙厚度為99.8 m,井筒穿越強含水砂層長度超過1200 m,無論采用何種掘砌方案,成本均超控。按照多次專家會議論證,結合補勘資料,斜井井筒于里程點0+250.3 m處完成184°轉向,采用凍結方案進入基巖段,第四系風積沙厚度為65 m,凍結垂深為16.127~90.433 m,即基巖上平面距井筒荒頂板≥10 m,斜井凍結長度降至661.091 m。
凍結每40 m分為一段,每段設置封頭孔,共設置17排中排凍結管。井筒荒徑外側固定距離設置邊排孔,根據(jù)凍結深度、地下水的流速以及凍結開機至交圈時間的驗算,以控制掘砌開始時間。每排中孔分為3個,井筒荒徑內(nèi)均勻布置,主管除井筒荒斷面內(nèi)采用Φ133無縫鋼管,外側包裹保溫材料實行保溫凍結外,其余均采用Φ89無縫鋼管作為回路,采用內(nèi)嵌式PVC管作為去路。
每一段的荒徑以外、底板、頂板的有效凍結壁厚度分別為3.5 m、4 m、6 m。
3 掘進及配套方案的提出
(1)采用7655鑿巖機普通鉆爆法掘進,扒渣機出矸,無軌膠輪車運輸出井,滿堂架支設碹胎,人工上料澆筑。
該方案為傳統(tǒng)方案,經(jīng)過初步驗算,月進度為15~20 m,且安全得不到保證,工人勞動強度極大,效率極其低下,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直接否決。
(2)采用EBH90雙滾筒綜掘機掘進,鏟車出矸,滿堂架支設碹胎,人工上料澆筑。
經(jīng)過初步驗算,月進度為25~30 m。由于凍結段斷面大,采用上述綜掘機掘進時,縱向掘進需要分臺階,橫向掘進需要多次定位,并且在凍結段內(nèi)未設置調車硐室,掘進及出矸效率極其低下。滿堂架支設碹胎,人工上料澆筑,該方案同上,安全得不到保證,工人勞動強度極大,效率極其低下,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直接否決。
(3)采用EBH90雙滾筒綜掘機掘進,鏟車出矸,內(nèi)壁采用滑模臺車,混凝土輸送泵澆筑。
經(jīng)過初步運行驗證,月進度能夠達到30~35 m。由于凍結段斷面大,采用上述方案掘進及出矸效率同上。但采用滑模臺車和混凝土輸送泵,質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人勞動強度大大降低。
(4)采用EBZ160綜掘機掘進,定制二運轉載,無軌膠輪車出矸,內(nèi)、外壁采用滑模臺車,混凝土輸送泵澆筑采用該方案需要解決以下諸多問題:
①綜掘機的自重和凍結底板強度的匹配,和井筒內(nèi)底板已割除凍結管的覆壓問題;
②綜掘機對凍結管的擾動問題;
③控頂距的控制問題;
④掘進、支護中的定向問題;
⑤定制轉載二運的長度和段長的控制,以及機尾高度和無軌膠輪車的裝載匹配問題;
⑥內(nèi)壁墻部鋼筋對外模臺車的影響問題;
⑦內(nèi)、外模臺車門洞的預留規(guī)格問題,需滿足轉載二運和無軌膠輪車的運行問題;
⑧內(nèi)、外模臺車的距離控制,以及混凝土輸送泵的距離控制問題;
⑨各工序穿插、平行施工控制,提高機械化配套效率的問題。
雖然有上述諸多問題,但綜合機械化程度高,從掘進、運輸、支護等各方面全部實現(xiàn)了機械化作業(yè),經(jīng)初步推演,月進度能夠達到50~55 m,并且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1)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凍結體的穩(wěn)定性無影響,提高了施工安全。
(2)采用一定的掘進方案,支護能及時到位,能夠解決控頂距的問題;
(3)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極大提高了人工工效;
(4)巷道成型規(guī)整,幾乎沒有超挖現(xiàn)象的發(fā)生。
為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我們比對了各項配套方案,決定采用第四)項掘進及配套方案。
4 問題的解決
(1)通過和凍結單位的溝通,進行的科學的驗算,計算出凍結底板在接地履帶范圍內(nèi)能夠承受的最大單位壓力,來反推驗證綜掘機的接地比壓,最終確定EBZ160綜掘機完全可以在凍結底板上運行。為保證履帶不覆壓底板已割除凍結管,在履帶行走前,人工采用風鎬將凍結管周圍的凍結體向設計荒底板多挖掘200,挖掘半徑以滿足氧氣割除為前提即可。
(2)加強對綜掘機司機的培訓,加強班長、帶班項目部領導的安全專盯工作,掘進機的炮頭只許在凍結管之間運行,規(guī)范操作,不得觸碰凍結管,防止對凍結體產(chǎn)生擾動。
(3)由于井筒設計斷面高度較高,綜掘機一次定位高度達不到設計高度,采用正臺階法掘進,每次掘進上臺階長度為6 m,掘進到位后,進行下臺階刷底工作,一次刷掘到設計底板,為減少人工刷幫量,最小控頂距為2 m,最大控頂距為8 m。
(4)采用激光進行方位及坡度的控制,頂、兩幫各一道共三道激光,保證了井筒掘進的規(guī)整及成型,解決了掘進、支護的定向問題。
(5)經(jīng)過方案的反復驗證及推演,結合綜掘機的長度,循環(huán)段長以及平行操作空間,確定第二運輸機的長度為15 m。以月度期望指標驗算每班的矸石量,確定無軌膠輪車的型號,通過無軌膠輪車的后幫高度,結合電機滾筒的拋灑曲線,確定了第二運輸機電機滾筒的高度。
(6)內(nèi)壁采用雙層鋼筋混凝土支護,在澆筑外壁前,必須將一次底板澆筑到位,墻部鋼筋必須預先埋設,而外壁臺車的脫模高度為100,為使鋼筋的安裝滿足規(guī)范要求,內(nèi)外環(huán)筋采用套管和底板預埋鋼筋連接,預埋鋼筋裸露底板高度≤90㎜,解決了內(nèi)壁鋼筋對外壁臺車的影響。
(7)根據(jù)無軌膠輪車的高度+第二運輸機電機滾筒的高度,確定了內(nèi)、外壁臺車的門洞高度,根據(jù)無軌膠輪車的寬度、行人安全間隙及綜掘機鏟板的寬度,確定了內(nèi)、外壁臺車的門洞高度。以達到臺車的運行獨立,矸石裝載、轉運獨立的效果。
(8)為便于操作,減少輸送泵管的安裝工作量,確定內(nèi)壁滯后于外壁1~2個循環(huán),即6~12 m,混凝土輸送泵滯后內(nèi)壁4~10 m。混凝土采用地面廠區(qū)內(nèi)提供的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車直接送達混凝土輸送泵前,保證了混凝土的質量和澆筑的連續(xù)性。這樣既保證了一次成巷的要求,又保證了邊排凍結管的解凍要求,積極釋放了凍結能量,為后續(xù)工程的推進提供了能量保障。
5 施工組織
根據(jù)工作需要,配備齊全各熟練工種、熟練掌握施工操作技術、質量標準和安全知識的人員,科學配備有凍結施工經(jīng)驗的隊組。
為實現(xiàn)快速、優(yōu)質、安全、高效施工,施工組織上實行多工序平行、交叉作業(yè),為使這種作業(yè)方式在有限的空間內(nèi)有秩序按計劃均衡地進行,堅持以工序為中心的組織方法成立綜合隊,在施工中堅持正規(guī)循環(huán)作業(yè)。
為保證機械化配套設備的最大利用率,我們采用了以下施工組織方案:
(1)平行作業(yè)工序。
①工作面上臺階掘進工序和內(nèi)壁防水塑料薄板的鋪設,鋼筋的綁扎工序平行。
②工作面下臺階刷掘工序和底拱鋪設、底板鋼筋綁扎工序、移內(nèi)壁臺車工序平行。
③澆筑一次底板、澆筑內(nèi)壁和工作面架棚工序平行。
④移外壁臺車和工作面兩側挖掘柱窩、架棚工序平行。
(2)掘進:采用EBZ160綜掘機分臺階掘進,定制第二運輸機轉載,無軌膠輪車運輸出井。
(3)一次支護:掘進段長為6 m,一個段長掘進完畢后,立即架設除反拱后的其它工字鋼棚,架設好工字鋼棚后,敷設金屬網(wǎng)。
(4)底板支護:除去綜掘機的操作合運行空間,底板澆筑滯后綜掘機6 m,即一次底板距工作面為16~22m。
(5)內(nèi)、外壁的澆筑:當?shù)装鍧仓戤吅?,立即轉入內(nèi)壁澆筑工作。外壁滯后底板2 m,內(nèi)壁滯后外壁6~12 m,一次澆筑段長為6 m。
依次平行向前推進。
6 進度展示
從2014年3月1日—2014年10月22日,實際有效施工天數(shù)為192 d,成巷進尺為347 m,月平均進度達到54.2 m,其中2014年8月創(chuàng)造全國凍結成井最高紀錄64.5 m,2014年9月成井67 m,2014年11月再次刷破紀錄達到72 m,實現(xiàn)了工程進度預期目標。
7 幾點說明
(1)該工程為特厚強含水松散層內(nèi)凍結鑿井工程。該工程掘進集特厚、連續(xù)、均勻砂層和強含水松散層等國內(nèi)難題于一身,而該條件下的長斜井凍結鑿井技術更為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突發(fā)危險最大、影響工期最大。該凍結斜井無論長度、地質條件、機械化程度均為國內(nèi)同類工程NO.1(中礦岳豐田教授)。
(2)我們聘請了國內(nèi)凍結專家孟凡良教授(大師級)領銜的專家團隊作為專家咨詢組,持續(xù)改進和改善施工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3)隨著工序接替的成熟,各工種之間配合的嫻熟,機械化配套的進一步完善,在大斷面、大跨度、支護工藝繁復的條件下,月平均進度可望達到55~60 m。
參考文獻
[1]呂志江,王叢發(fā).高寒地區(qū)特殊地層條件下的斜井井筒施工[J].建井技術,2009(4):31-32.
[2]劉亞峰.特殊地層的斜井施工[J].低碳世界,2014(13):100-102.
[3]蒲建成,王剛.馬依西一井副斜井快速施工方法[J].建材發(fā)展導向(上),2014(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