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高校招生人數的擴大,藝術類學生群體不斷增大,他們所特有的心理特點也逐漸呈現(xiàn)出來,研究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并且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引導和思想教育則是高校工作者的重要責任,該文從高校藝術類學生的情感、意志、認知幾方面來對其心理特點進行探討,并發(fā)掘在這些心理特點的影響下高校藝術類學生的具體行為表現(xiàn),同時分別針對高校的心理教師師資情況和教學設置、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校園文化建設三個方面提出了引導策略。
關鍵詞:高校藝術類學生 心理 行為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4(b)-0223-01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渴求愈加強烈,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為社會各界輸送多樣化的人員。伴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近些年藝考熱不斷的升溫,高校藝術類學生群體在持續(xù)的增大,在家庭、社會以及藝術類專業(yè)本身的多元因素影響下,這些藝術類大學生不但有大學生群體固有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他們特有的心理特點也逐漸的呈現(xiàn)出來,面對這一群體,研究他們的心理和行為方式能夠更好的對藝術類大學生進行心理上的引導,使他們心理健康,順利的度過大學時光完成自身的學習與發(fā)展,平穩(wěn)的進入社會,不但對學生一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更好的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1 高校藝術類學生的心理及行為表現(xiàn)
1.1 情感感性,行為沖動
情感是態(tài)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wěn)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藝術類大學生的情感管理較弱,很多時候并不能控制自我,直接在行動上有所表現(xiàn),即沖動的行為。藝術類大學生的情感表現(xiàn)非常的強烈而直接,他們敏銳、愛憎分明、喜怒形于色并不加掩飾,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表現(xiàn)出非常強的喜好,同樣對于自己憎惡的事物則用激烈的方式來進行反抗。他們自尊心強且又非常的脆弱,一旦有觸及他們自尊的事情發(fā)生往往會讓他們憤怒,從而在行動上不假思索。他們個性張揚,感情充沛,在感動的時候潸然落淚,在獲得成績的時候他們會表現(xiàn)出驕傲,在缺點被揭示的時候也容易惱羞成怒。
1.2 認知逆反,行為自我
認知是指人認識外界事物的過程,或者說是對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的外界事物進行信息加工的過程。藝術類大學生在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候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自我的空間,追求與眾不同,這就使得藝術類大學生對于事物的認識和看法自己有自己的獨特性,他們批判主流的思想、對主流價值觀嗤之以鼻,他們固執(zhí)己見,不聽從規(guī)勸,偏執(zhí)倔強,在立場上也有排他性,在處理問題上以自我為中心,人際交往中思想自我,很難站在他人的角度來考慮別人的感受。我行我素,缺乏集體歸屬感,團隊合作精神,強調自我,突出自我價值,關注自我欲望的滿足。
1.3 意志薄弱,行為散漫
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的,并支配行動,克服困難,實現(xiàn)目的的心理過程。藝術類專業(yè)學費高昂,在學習專業(yè)過程中工具材料的消耗也很大,因此,大多數學習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生,他們的家境都比較富裕,又因為是獨生子女,家長寵愛有加,所以他們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缺少克服困難的韌性,缺少追求目標的耐心。在日常生活中,藝術類大學生追求安逸與享受,他們心高氣傲,做事常?;㈩^蛇尾。他們在進行專業(yè)創(chuàng)作的時候,經常需要時間來醞釀,這就影響他們經常拖延,時間觀念不強,行為表現(xiàn)自由散漫,組織紀律性差。
2 針對高校藝術類學生心理特點的教育引導策略
2.1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健全教育教學體系
目前部分高校并沒有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課課時不夠,授課教師不專業(yè),心理咨詢室設置不標準,室內的環(huán)境、開設的地點等不達標,咨詢室的宣傳不足,很多學生不了解咨詢室,或擔心在咨詢后是否咨詢老師會把自己的問題直接反饋給輔導員等,這些都是高校要解決的問題。首先要保證心理教師的個人素養(yǎng),要有專業(yè)化水平和責任心,其次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設既要保證學時也要保證質量,在日常也應針對大學生的敏感問題開展心理講座、心理活動來普及心理知識,在每年搞一次學生的心理問卷,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最后,高校要把心理咨詢室的經費列入規(guī)劃,將心理咨詢室的規(guī)模、內部設置、咨詢室地點等嚴格按照心理咨詢的標準來建立,每年在心理咨詢室要有一定的投入,心理咨詢的教師也要由專業(yè)的心理教師來擔當并且遵守心理咨詢的原則,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
2.2 提升思想教育科學化水平,注重學生心理特點
首先,學生個體由于成長經歷的不同,氣質類型不同,性格多樣,而藝術類學生更是追求與眾不同,厭惡循規(guī)蹈矩,對刻板的教育方式異常抵觸,因此,傳統(tǒng)的一刀切的說教式教育對于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生并不適合,對于他們的思想教育要充分尊重他們的個體特點,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有耐心,注重傾聽和觀察,根據學生具體心理情況來進行開展。其次,學生的思想和心理輔導,不單單是輔導員老師的職責,應該是全體老師都參與其中,多方面的加以影響,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生對于專業(yè)興趣濃厚,也更重視專業(yè)課的學習,專業(yè)教師對他們更具影響力,讓專業(yè)教師在教授專業(yè)課的同時,利用言傳身教在學生思想上也進行積極正面的引導,可以采取專業(yè)教師與學生結對子的方式,既輔導了專業(yè),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特點進行心理和思想的引導。最后,可以在日常為專職的輔導員開設一些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專題學習和輔導,讓他們充分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在日常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更富有針對性。
2.3 充分利用校園文化,發(fā)揮潛移默化影響
校園文化是在學校的長期發(fā)展中形成的師生共同認同的文化,它對于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并且讓學生易于接納。首先,藝術類學生對于前衛(wèi)的、新鮮的事物都有好奇心,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媒體的力量,利用校園網開設專門的板塊,為學生解決心理困擾,這種方式更加讓學生有安全感,利用手機微信群和QQ群等定期發(fā)布一些心理知識的信息,讓學生更加了解自我的心理狀態(tài),還可以用學生喜歡的流行詞匯編制正能量的信息。其次,在學校中開展團隊活動,如拓展訓練等,增強藝術類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和志愿者服務活動,開拓藝術類學生的視野,讓他們體會基層工作者的吃苦耐勞精神,以及幫助他人,站在他人角度思考的意義。最后,在校園中可以成立專門的心理社團,通過社團的活動影響更多的藝術類學生,讓他們更加了解心理,及時發(fā)現(xiàn)有心理困惑的同學并幫助他們。
參考文獻
[1]王耀祥.解讀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J].教育時報,2010(5).
[2]張艷.藝術生心理特點的研究與對策[J].職業(yè)技術,2011(5):135.
[3]陳運琴.地方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教育策略[J].文教資料,2007(16):37-39.
[4]孫峰.高校藝術生管理方式探析[J].藝術教育,2009(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