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午,三個孩子騎一輛自行車在鄉(xiāng)村路上“玩雜耍”。突然,自行車失控,把路邊一位年逾花甲的男人撞到了溝里。男人爬到溝沿時,只看到三個推著自行車跑掉的孩子的背影。
男人住了兩個多月的醫(yī)院,出院后坐上了輪椅。累計一算,這一撞,撞出了八萬多的醫(yī)療費。
男人搖著輪椅去就近的學(xué)校尋找,終于在一所職業(yè)中專查出三個肇事的男孩。校長找到三個孩子的監(jiān)護人,經(jīng)過協(xié)商,每家愿意各承擔三萬元的醫(yī)療費,一個月支付一次,兩年內(nèi)必須還清。
以后的每個月末,男孩們紅著臉來到男人家門口付錢。他們很少說話,只是飛快地伸出手,把錢塞到男人的大手里。男人嚴肅地點點頭,清點一下。就這樣月復(fù)一月,春去冬來,一年多過去了。
男人原以為他們都是富家子弟,或者家庭起碼不缺錢,經(jīng)過了解他才知道:三個孩子中,蒙蒙的媽媽離家出走之后,爸爸帶著另一女人遠離了故鄉(xiāng),他眼下跟著患有眼疾的奶奶過著拮據(jù)的生活;亮亮是留守“小青年”,爸媽每年都外出打工,說是今年多掙了點錢給他買架鋼琴。因為亮亮的夢想是將來成為一名音樂家,一年前,爸爸幫他用木頭和竹子做了一架屬于自己的“鋼琴”;濤濤家毀于一年前的火災(zāi),正東拼西湊地籌備蓋房子的資金,眼下寄宿于借來的房屋里。自從償還“醫(yī)療費”以來,三個孩子平時不再花零錢,幾乎不買任何想要的東西,他們的衣服也打上了補丁……在殘酷的事實面前,男人懊悔地砸爛了輪椅。
第二十四個月末的時候,孩子們不再是在門口還錢,而是被男人和妻子招呼進了屋里。他們吃著夫婦遞來的水果零食,臉上綻放出了笑容,感覺今后無債一身輕了。同他們夫婦攀談起來,問他們都有什么夢想。
“等我有了錢,”蒙蒙搶著說,“我的夢想當然是給奶奶治好眼病啦。”
“我要買一架鋼琴?!绷亮两又f。
“我要……”濤濤猶豫了一下,說,“我要幫爸媽造房子……”
聊了一會兒,三個孩子便要起身告辭。
“等一等,還有一件事?!蹦腥藢λ麄冋f著,閃身進了內(nèi)間。正當孩子們震驚得停下腳步的時候,男人拿來三個信封,笑瞇瞇地塞給每人一個。孩子們不明白怎么回事,然后各自打開信封,瞬間驚呆了。
“孩子們,我對不起你們?!蹦腥死⒕蔚卣f,“你們撞了我之后,我去醫(yī)院沒查出撞傷,卻查出了嚴重的胃病,醫(yī)生說我這病幸虧及早發(fā)現(xiàn),如果再晚一段時間就可能導(dǎo)致胃癌,這病不是你們撞出來的。我原想賴上你們,沒讓校長看診斷書,只讓他看所花的費用,為了掩人耳目,我還買了一輛輪椅假裝摔傷,以此欺騙你們。我太荒唐、貪財,后來想一想,我還要感謝你們呢,不然我也許癌癥晚期了。所以這錢我如果花了,會一輩子不安的,你們拿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吧?!?“不對吧,”濤濤點著從信封里掏出來的錢,說:“怎么變成了四萬呢?”
“哦,是這樣,”男人說,“多出的一萬,是付給你們的利息和獎勵,我沒細算,多少就這些吧。”
孩子們互相看了看,眼淚從臉頰上滾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