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況下,人體在體溫調節(jié)中樞作用下,使機體保持一個恒定的溫度,產熱和散熱處于動態(tài)平衡。而有些藥物會抑制體內腺體的分泌功能,那樣體內的熱量就會排不出去,而導致中暑。專家提醒,在夏季,以下三類藥要慎用。
抗精神失常藥 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一般患者應用氯丙嗪、奮乃靜、三氟拉嗪、氟奮乃靜等抗精神失常藥以后,上午即開始出現(xiàn)低熱,下午3~5時,體溫逐漸升高,直至晚上氣溫降低或經過降溫處理后,才逐漸恢復正常。
專家建議:為防患于未然,應改善精神患者的居住條件,在醫(yī)生指導下嚴格控制用藥的品種與劑量。
利尿劑 利尿劑通過促進排尿,將人體內過多的水分和鹽分排出體外,以降低血壓、減輕水腫。但在炎熱的夏季,吃利尿藥的人排尿和排汗都會增多,機體容易出現(xiàn)脫水和電解質失衡,可能出現(xiàn)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癥狀。夏季炎熱,人們出汗較多,機體本來就容易出現(xiàn)脫水和電解質失衡,這個時候如果再服用利尿劑,就可能加重以上損害。
專家建議:如果患者在這個季節(jié)仍要使用利尿劑,在用藥的同時應增加水的攝入量。為了避免水和電解質過多流失,一般來說,每4個小時應該攝入250毫升左右的水。另外,患者應該找自己的醫(yī)生咨詢,以決定在夏天是繼續(xù)使用利尿劑,還是換用其他藥物。
抗膽堿能藥物 如斯達舒就含有這一成分;治療哮喘和支氣管炎的解痙平喘藥博利康尼、舒喘靈等也屬于抗膽堿能藥物。其他如治療抑郁癥的三環(huán)抗抑郁藥多慮平、治療帕金森病的安坦和苯甲托品,都屬于抗膽堿能藥物。它們有抑制出汗的作用。
專家建議:服用期間要避免在陽光下暴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