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起登山,一路上歷盡千辛萬苦,我們終于登上山頂。這座山是當(dāng)?shù)刈罡叩囊蛔?,?jīng)常有人來此登山挑戰(zhàn)自己的體力。到達(dá)山頂?shù)臅r候,已經(jīng)筋疲力盡,但是看到眼前的風(fēng)光,人立即精神抖擻。站在高山之巔,遠(yuǎn)遠(yuǎn)望去,遠(yuǎn)方的小城在淡霧中如同海市蜃樓般奇幻;抬頭望天,覺得離天空那么近,仿佛抬抬手,就可以與云朵握手。
登高遠(yuǎn)眺,心中涌起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豪邁而暢快,心中又有一種在大自然面前的敬畏之感。我問正在最高的山石上做展翅動作的朋友:“什么感覺?”我本以為他一定會說“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類的話,沒想到他很慎重地吐出3個字:“渺小感!”
是啊,渺小感!想必很多登山的人都有過這種渺小感。登上高峰,覺得天空蒼茫浩渺,大地寬廣博大,人在天地之間,感覺自己是那么渺小。人生渺茫,世事滄桑,諸多感受一擁而上,忽然間人的眼神里就流露出崇敬之光——相比大自然,人算得了什么,又有什么理由狂妄自大呢?
朋友人到中年,幾經(jīng)打拼,有了非常不錯的事業(yè),可以說他處在人生巔峰時刻。這樣的時候,人最容易忘乎所以,唯我獨(dú)尊,難得的是,他還能夠有“渺小感”。
我在想,這種感受在年輕的時候有過嗎?好像沒有。記得年輕的時候,我們一起登山,登到山頂,大家歡呼雀躍,仿佛個個成了英雄。熱血沸騰的年代,一切都是渺小的。那時候,真的是豪氣沖天!杜甫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也是青年時代寫下的。杜甫后來的詩句,再難見這種豪氣。
年輕時我們以自己為中心,年歲漸長,中年后我們產(chǎn)生的這種“渺小感”,是生活賜予我們的領(lǐng)悟。
其實(shí),這種“渺小感”是了不起的?!懊煨「小弊屛覀兪諗科鹳瓢梁涂裢?,清醒地認(rèn)識到自己不過是一粒沙,沒什么值得妄自尊大的。雖然我們盡全力朝著光明的方向奔跑,但相對于自然來說,我們的力量微乎其微。沒有誰能左右滄海變成桑田,也沒有誰能改變?nèi)赵滦浅降能壽E,世界依舊是世界。“渺小感”會讓我們保持敬畏和謙卑,對自然,對世界,對別人。
“渺小感”不是妄自菲薄,自輕自賤,而是一種人生歷練之后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低調(diào)謙遜是我們應(yīng)該保持的姿態(tài)。因?yàn)槊煨「?,所以冷靜睿智。保持渺小感,人生雖然沒有江山萬里的壯闊雄渾,卻能擁有小橋流水的自然雅致。
(圖片/徐寅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