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我們碰到有些患者服藥不方便,如:吞咽困難的、嬰幼兒、昏迷、鼻伺患者需要嚼碎藥物再服用。大多數(shù)藥物嚼碎后對療效影響不大,但有些藥物切不可嚼碎后服用,否則不但影響療效,還可能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
藥物易造成消化道黏膜損傷
對胃黏膜有強刺激和腐蝕作用的藥物應(yīng)避免掰開嚼碎服用,否則不能使藥物獲得最佳療效,反而會刺激胃腸黏膜,引起胃部的不適如惡心、嘔吐、及上腹部疼痛等,嚴重者甚至會引發(fā)對胃部的傷害。比如四環(huán)素、硫酸亞鐵、阿侖磷酸鈉、強力霉素和復(fù)方新諾明片及阿司匹林、復(fù)方乙酰水楊酸、吲哚美辛等解熱鎮(zhèn)痛藥等藥物就不能嚼碎服用。
藥物對消化道黏膜有麻醉作用
有些藥物對消化道有一定的局部麻醉作用,嚼碎后服用可引起口干、唇舌麻木。如:普羅帕酮片、鹽酸苯丙哌林。
藥物被胃液破壞而失效
一些消化酶制劑,如果嚼碎后服用一方面可消化口腔黏膜引起嚴重的口腔潰瘍,另一方面藥物本身可被胃酸分解,失去療效。如:多酶片、胰酶片。
特殊固體制劑的要求
緩釋片和控釋片也是不可掰開服用的一類藥物。這類藥片中含有速釋和緩釋兩種成分,在生產(chǎn)過程中會加入特殊材料制成的隔膜,控制藥物的釋放速度,已達到緩釋、控釋的目的。當藥物被碾碎后,用于緩控釋的隔膜被破壞,藥物迅速釋放,這樣就達不到長效的目的了。例如:達美康、瑞易寧、拜新同等,這些藥物不能掰開或碾碎服用。特別是降糖類口服藥,掰開或碾碎容易使血藥濃度迅速上升,造成血糖下降過快。只有少數(shù)使用特殊工藝的緩控釋制劑,可據(jù)標記刻痕掰開,例如,微囊化的藥物顆粒,每個顆粒是一個獨立的貯庫單位,用聚合物薄膜包裹之后壓片。該劑型可掰開但仍不能強行碾碎服用;再如,以骨架控制法生產(chǎn)的少數(shù)品種(如曲馬多緩釋片)可使用半粒,以便患者及時調(diào)整劑量。
腸溶類藥物不可掰開碾碎服用。一般腸溶類藥物都是外有腸溶衣的保護,這類藥物一旦掰開服用剛進入胃內(nèi)就會被溶解而無法安全到達腸道。這樣不但會影響藥物正常發(fā)揮效用,還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的不適如惡心、嘔吐、及上腹部疼痛等,嚴重者甚至會引發(fā)對胃部的傷害。例如腸溶阿司匹林片,腸溶二甲雙胍膠囊,紅霉素類抗生素等。您可以從藥物名稱上識別是否是腸溶類藥物。
膠囊拆散服用則失去了保護功能,不能掩蓋藥物的苦味和臭味,刺激性藥物可致惡心嘔吐或被胃酸溶解,藥效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