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上周六開始不舒服,嗓子和嘴唇都很干。他想可能是上火了,就不停地喝溫開水??墒呛韧耆蟊?,嗓子卻干得更厲害了,好像要冒煙一樣。他來到中醫(yī)院耳鼻喉科找主任醫(yī)師問:“以前聽說上火的時候要多喝水,可我為什么越喝水上火越嚴(yán)重?”
“上火”是“火熱證”的俗稱。中醫(yī)認(rèn)為,本癥是人體主要受到“火熱之邪”的侵襲而引起全身或局部出現(xiàn)的一系列“熱證”表現(xiàn),火邪致病的機(jī)理與各臟腑功能失調(diào)密切相關(guān)。“五臟皆有火”。中醫(yī)治療火熱證,主張“辨臟”用藥,如下就列出“五臟之火”的不同表現(xiàn)及如何選擇中成藥,為患者提供一些參考。
心 火
主要表現(xiàn):口舌生瘡、口角糜爛、心中煩悶、失眠、面赤口渴、小便發(fā)黃、大便干結(jié)、舌尖發(fā)紅等。
選擇藥物:治則以清熱寧心為主。宜選:①導(dǎo)赤丸:能清熱瀉火、利尿通便,尤適于口舌生瘡、小便黃赤的患者。②黃連上清丸:可清熱通便、散風(fēng)止痛。③大神口炎清顆粒:對虛火上炎引起的口舌生瘡效果更佳。
腎 火
主要表現(xiàn):頭暈眼花、兩顴潮紅、耳鳴耳聾、睡眠不安、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腰腿酸痛等。
選擇藥物:重在滋陰、降火、補(bǔ)腎。一般可選:①知柏地黃丸:主要起滋陰降火之效。②大補(bǔ)陰丸:適用于陰虛火旺之潮熱盜汗、咳嗽咳血、耳鳴遺精。③杞菊地黃丸:適用于肝腎陰虧所致的頭暈眼花、羞明畏光、迎風(fēng)流淚、視物昏花等證。 ④耳聾左慈丸:主要功效是滋腎平肝,適用于肝腎陰虛、耳鳴耳聾、頭暈?zāi)垦!?/p>
肺 火
主要表現(xiàn):鼻腔烘熱、干咳無痰或痰中帶血、咽干口燥、聲音嘶啞及潮熱盜汗等。
選擇藥物:以滋陰清熱、潤肺化燥為法則??蛇x:①羚羊清肺丸:既能清肺利咽、除溫止咳,還可養(yǎng)陰潤肺。②玄麥甘桔沖劑:有清熱滋陰、潤肺化痰作用,尤其適用于虛火上炎所致的干咳、咽喉腫痛。③麥味地黃丸:更適用于干咳無痰、手中心熱、潮熱盜汗的患者。
胃 火
主要表現(xiàn):上腹部灼熱嘈雜,進(jìn)食多但容易饑餓,口干口苦或有口氣臭穢,牙齦腫痛,大便干結(jié),煩躁不安,失眠等。
選擇藥物:重在清胃瀉火。宜選擇:①清胃黃連丸:既可清瀉胃火,又能滋養(yǎng)胃陰。②牛黃解毒丸(片):清熱解毒較強(qiáng),特別適用有牙齦腫痛、大便秘結(jié)的患者。③三黃片:特點是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對于大便秘結(jié)、口氣臭穢都效果好。
肝 火
主要表現(xiàn):患者多有脾氣暴烈、動輒發(fā)火性格。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劇烈,以太陽穴處痛為明顯,面紅目赤,口干咽痛,脅肋疼痛,尿黃便秘,甚至吐血等。
選擇藥物:以清熱降火、平肝疏肝為法則。宜選擇:①丹梔逍遙丸:能疏肝清熱,適用于肝火上亢輕癥者。②龍膽瀉肝丸:對肝膽濕熱所致的頭暈?zāi)砍?、肋痛口苦、耳腫疼痛、耳鳴耳聾等,療效較佳。③當(dāng)歸龍薈丸:重在瀉火通便,適用于肝膽火旺、大便秘結(jié)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