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疾病自然會增多,生起病來,老人顯得更為緊張焦慮。這是因為,他們身體的耐受性下降,對疾病的感受更為強烈。因而,他們只要感覺不舒服,就忙著吃藥。感冒藥、消炎藥、胃藥……許多老人什么藥都備上一份,以備不時之需。然而,囤藥不僅會造成浪費,還容易因為長期放置而導致藥品過期,吃了過期藥還會危及健康。
建議老人除了自己每天必須服用的藥物(像降壓藥、降糖藥等)外,一些不常使用的藥物不必大量囤在家里。現(xiàn)在小區(qū)里基本都有藥店,有的甚至是24小時營業(yè)的,可以說藥品是“隨手可得”的,在家中大量囤藥實在沒有必要。除了急救藥以外,退燒藥、止瀉藥、消炎藥、抗過敏藥,以及創(chuàng)可貼、碘酒等外用藥,少量備用即可。
在家里儲備了藥物,應定期檢查。想知道藥物是否變質(zhì),有幾種簡單的判斷方法:
一看。看藥物有無變色、破裂或出現(xiàn)霉斑。
二捏。看膠囊捏著是否有明顯軟化破裂的情況。
三聞。栓劑、藥片、膠丸等,聞一聞有無臭味或異味。
四觸。糖衣片和膠囊劑,如果藥品相互粘連,則不宜服用。
五搖。懸濁液、口服液、糖漿、眼藥水、滴鼻劑等,搖一搖看是否有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