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鄧小平復出
1976年10月6日,“四人幫”成員相繼被隔離控制,沒有一顆子彈一滴血,10年狂熱的“文革”以最小的代價結束。華國鋒、葉劍英和汪東興是其中最核心的人物。代總理華國鋒是毛澤東指定的接班人,軍委副主席葉劍英掌握著軍隊指揮權,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掌握中南海警衛(wèi)部隊。葉劍英的特殊作用在于,能將被打倒的老干部,與華國鋒、汪東興聯(lián)合起來,他們共同促成了這次重大行動。
10月10日,“四人幫”被粉碎的消息證實后,鄧小平致信中共中央和華國鋒,表達了自己的激動心情。然而,華國鋒沒有立刻對此作出反應。在他看來,關于鄧小平的問題,毛澤東曾作過“重要指示”。按照“兩個凡是”,華國鋒在鄧小平復出問題上沒有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
相反,葉劍英卻在為鄧小平的復出而盡力。他在許多場合贊揚鄧小平治國理政的能力。他說:“中國可以沒有我葉劍英,但絕不可以沒有鄧小平。”他還對徐向前、聶榮臻、王震等將帥稱,鄧小平是“老帥們的領班”。
在玉泉山召開的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葉劍英提出了讓鄧小平復出的問題。他說,我建議讓鄧小平出來工作,我們在座的同志總不會害怕他吧?他參加了政治局,恢復了工作,總不會給我們挑剔吧?葉劍英的這番話顯然是針對華國鋒說的,因為他多次向華國鋒提出這個問題,但華國鋒沒有同意。
一個月之后,情況出現(xiàn)了變化。12月14日,中共中央作出決定,允許鄧小平看文件。據(jù)鄧榕回憶,為了讓鄧小平第三次復出,葉劍英讓他的兒子把還處于“軟禁”中的鄧小平接到他的住處。兩人談了很長時間。胡耀邦也托人傳話給葉劍英,其中一句話是:停止批鄧,人心大順。12月25日,華國鋒在第二次全國農(nóng)業(yè)學大寨會議上講話,談到1977年的任務時沒有再提“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的問題。從年初發(fā)表的社論來看,也沒有提“批鄧”的問題??墒?,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華國鋒始終堅持“兩個凡是”,不愿意觸及為“天安門事件”平反和鄧小平復出這兩個敏感問題。
很快,事情的原因就搞清楚了。就在這個時候,李冬民等十幾個人在天安門貼出大標語,要求鄧小平復出、為“天安門事件”平反。全國其它地方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大字報和標語。
1977年3月10日至22日,在中央召開的工作會議上,“天安門事件”和鄧小平復出成為爭論的話題。葉劍英在會前就說過,在報告中要對鄧小平的表現(xiàn)寫得好一些,以便使他能夠盡快地出來工作?!疤彀查T事件”是個冤案,不是“反革命事件”。華國鋒對報告的起草者也談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按照“兩個凡是”去辦。
然而,會議并沒有按照華國鋒事先設想的那樣進行。3月13日那天,陳云在會上發(fā)言談了他對“天安門事件”的幾點看法,他明確指出:“鄧小平同志與‘天安門事件’是無關的。為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需要,聽說有些同志提出讓鄧小平同志重新參加黨中央的領導工作,是完全正確、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擁護。”會上,王震引用毛澤東說過的話,稱“鄧小平同志政治思想強,人才難得?!薄艾F(xiàn)在全黨全軍全國人民都熱切希望鄧小平同志早日出來參加領導工作”。
由于陳云、王震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讓鄧小平出來工作,華國鋒也同意在“適當時機”解決鄧小平的工作問題。7月16日,中共十屆三中全會召開。這次會議恢復了鄧小平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
舉薦胡耀邦
“文革”結束后,葉劍英力主鄧小平復出,而他向中央舉薦的另一人,便是胡耀邦。
葉劍英對胡耀邦的欣賞,至少可追溯到1960年代。
1964年底,胡耀邦赴任中共西北局第二書記和陜西省委第一書記,當時,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如火如荼,僅1964年陜西全省就逮捕干部6470多人,扣留5000多人,還有3200多人被開除黨籍。胡耀邦緊急決定“暫?!薄:芸旌钤獾饺媾?,胡耀邦本人也突發(fā)大腦蛛網(wǎng)膜炎甚至出現(xiàn)生命危險。
正在這時,葉劍英乘坐軍用專機來到西安“視察軍事工作”,將胡耀邦帶回了北京。1975年,葉劍英在“讀書班”(“四人幫”整肅干部的地方)里見到胡耀邦———他那時仍拒絕在“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主席”的結論上簽字,葉劍英回到中南海即向中央舉薦胡耀邦,不久,胡耀邦被任命為中科院當副院長。1976年初葉劍英被要求“病休”之時,胡耀邦也被再次打倒。
1976年9月毛澤東逝世后,葉劍英取得華國鋒等同志的支持,作出果斷決策,一舉粉碎了“四人幫”。但是如何治理瀕于崩潰的黨和國家?葉劍英陷入了沉思。他需要獲知黨內(nèi)有識之士的見解。
除自己與幾位老帥頻頻晤談,并把鄧小平接來西山自己的住處便于商討外,他還讓兒子葉選寧到胡耀邦家去看望和問候。胡耀邦對葉選寧說:“請你捎幾句話給你爸和華主席:現(xiàn)在我們黨的事業(yè)面臨中興的大好時機。中興偉業(yè),人心為上。什么是人心?第一是停止批鄧,人心大順;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產(chǎn)狠狠抓,人心樂開花?!?/p>
葉劍英聽了葉選寧的報告,贊賞耀邦同志的三條建言。他先是一再委婉地勸華國鋒及早恢復鄧小平的工作以“停止批鄧”。同時他竭力向華國鋒等人推薦耀邦同志出來工作。好在1962年胡耀邦到湖南任省委書記兼湘潭地委第一書記時華國鋒是第二書記,他們二人有過一段很好的合作共事經(jīng)歷,華國鋒表示可以不咎胡耀邦“右傾翻案風”之錯,適當安排工作。
葉劍英于1977年2月間約胡耀邦來西山自己的家里,勸導他:“你還是出來工作好,也是幫助我嘛!太重要的部門,他們不放心你去,中央黨校要恢復,想讓你當常務副校長。”葉劍英還寓意深長地說:“我看也好,黨校遠在西郊,是非少點。憑你的智慧和才干,在那里是可以搞出點名堂來的。”
葉劍英向中央舉薦耀邦同志,支持他首先在中央黨校這個舞臺上沖破“兩個凡是”,揭開了撥亂反正的序幕。
對三中全會的獨特貢獻
1978年11月10日到12月15日舉行的中央工作會議,時間長度是三中全會的七倍,是三中全會的預備會。這個預備會是葉劍英提議召開的。葉劍英是想通過預備會議,讓大家暢所欲言。
會議過程中出現(xiàn)了議題的轉折,提出為天安門事件平反、平反冤假錯案等等,其實葉劍英、鄧小平,包括華國鋒,都是有思想準備的。到會的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于光遠曾回憶,會議暢所欲言,指名道姓批評的話,在簡報中都如實地登了出來。
而在這次會議的閉幕會上,葉劍英發(fā)表了至今看來仍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的一篇講話,葉劍英精心準備了這次講話。之前由黨內(nèi)秀才們起草過一個講話稿,由于沒有事先征詢?nèi)~劍英的意見,與葉劍英想講的有很大的距離。最后,由他口述,女兒葉向真負責執(zhí)筆,劉詩昆參與,經(jīng)多次修改,重新擬定了一份講稿。
與秀才的稿件最大的不同是,新的講話稿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指出“四人幫”的本質是封建法西斯,強調(diào)民主和法制。這是葉劍英反思“文革”的結晶。講話分三個主題:一是領導班子問題;二是民主與法制;三是學習與解放思想。而貫穿其中的思想,是民主。葉劍英連續(xù)說了三個“只有發(fā)揚民主”,他還引用列寧的一句話:“勝利了的社會主義如果不實行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勝利?!?/p>
葉劍英在講話中,強調(diào)了民主、集體領導的重要性,他認為,“四人幫”能進入中共核心,在于黨內(nèi)民主遭受破壞?!叭魏蝹€人要完全做到有知人之明,完全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賢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任何個人都有他的局限性,這只有依靠黨、依靠黨和國家的健全的民主集中制才有可能。”
新時期法治的奠基人
葉劍英長期指揮軍隊,也曾主政一方,不過,1978年2月,葉劍英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作為“文革”后第一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他有了新的歷史使命:讓這個國家走上法制軌道,讓社會恢復規(guī)則與秩序。
1980年,葉劍英直接主持中國憲法的最大一次修改,這是一個艱難的工作。建國后先有1954年憲法,但在1975年被改得面目全非,比如強調(diào)“繼續(xù)革命”、“全面專政”,而且打亂黨政關系,各級革委會成為各級人大的常設機構,地方革委會還可以任命法院院長,檢察機關職權則由公安機關取而代之。經(jīng)過兩年多的討論和修改,且經(jīng)歷全民討論,1982年,新憲法通過。葉劍英稱,“82憲法”是“建國以來最好的一部憲法”。
在葉劍英擔任人大委員長的4年多時間里,人大通過了14個法律,其中包括人大、政府、法院、檢察院組織法,還有刑法、刑訴法等基本法律。此外,人大常委會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條例和決議。
葉劍英不僅關注立法,還提出司法獨立性問題。他說,“檢察機關和法院,在自己的工作中一定要忠實于法律和制度,忠實于事實真相,一定要保持應有的獨立性,這樣才能完成自己的神圣職責。我們一定要有一批大無畏的不惜以身殉職的檢察官和法官,這樣才能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威嚴。”
支持港商回國投資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被視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起點。而從時間上看,對外開放要早于改革。早在三中全會之前,軍事科學院二號樓已經(jīng)能聞到對外開放的味道。葉劍英在這里頻繁接見來自港澳和外國的知名人士。即使三中全會之后,來自港澳和外國的知名人士到北京,并不是“想見誰就能見到誰”,但他們大都見到了葉劍英。
香港商人胡應湘、李兆基和美國商人哈默等,他們第一次到內(nèi)地,都是先見葉劍英。粉碎“四人幫”后,包玉剛、李嘉誠第一次進來,也是先見到葉劍英,葉劍英都鼓勵他們到內(nèi)地來投資建設。
霍英東進大陸投資之初,曾遭遇阻力。當時,港英當局對其并不認可,而中共在香港的統(tǒng)戰(zhàn)對象主要針對上層人士。葉劍英得知后,說,“英國人有英國人的標準,共產(chǎn)黨有共產(chǎn)黨的標準,霍英東在封鎖時支援國家建設,是有貢獻的,我們不能用英國人的標準對待霍英東?!彼o僑辦主任廖承志打電話,兩人取得了一致。
旗幟鮮明支持辦特區(qū)
1979年,中國第一個經(jīng)濟特區(qū)———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成立。葉劍英與鄧小平在聽取廣東省匯報時,即要求他們盡快擬出經(jīng)濟特區(qū)條例,1980年8月,《廣東省經(jīng)濟特區(qū)條例》獲葉劍英領導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
即使完成“思想上的撥亂反正”之后,改革者們?nèi)悦媾R巨大壓力,他們找到葉劍英。
香港商人胡應湘曾到軍事科學院二號樓葉劍英家里,在地板上攤開廣深高速公路的圖作了介紹。當時,胡應湘興建廣深高速公路碰到好多困難,層層審批,反對聲音說:高速公路怎么讓外資來搞。意見大著呢。時任廣州市副市長、全國政協(xié)常委的梁尚立提出跟葉劍英匯報一下,讓葉劍英了解支持一下。
葉劍英得知情況后,對胡應湘說,孫中山先生的建國大綱,第一條就是交通先行。他表示完全贊同胡應湘修高速公路。
1983年4月,正在廣東考察的副總理谷牧,聽聞葉劍英在中山療養(yǎng),便要求聯(lián)系見面。當時葉劍英疾病纏身,一個多月前,他正式提出不再連任人大委員長。
見面后,葉劍英問谷牧:“聽說你最近的日子不好過?”谷牧點頭,“租界”論、“李鴻章”、“洋務運動”等說法給他帶來巨大壓力。
葉劍英又問:“聽說你遭圍剿了。我們有些同志到底是怎么想的,為何不允許你在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搞試點?”沒等谷牧回答,葉劍英又接著問:“你頂?shù)米???/p>
谷牧站起來:“我一定把特區(qū)干出個名堂!”
葉劍英說:“那就好,那就好!記住,如果再遭圍攻,你頂不住了,就來電話。我葉劍英立即調(diào)飛機飛回北京,旗幟鮮明地支持你搞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