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是官員的起碼條件,否則一切免談。貪能誤國,懶也誤國。作風上正派廉潔,工作上敢于擔當,二者缺一不可。這就是雍正的用人觀。
考核縣太爺 清朝對官員每三年考核一次,一般不會有什么新聞。1724年又是考核年,上任不到兩年的新君雍正,對一個縣官的處理不同以往,讓各級干部吃了一驚。
此人名叫常三樂,是直隸吳橋縣令,負責考核他的是直隸巡撫李維鈞。李維鈞給常三樂寫了兩條考核評語,一是“操守廉潔”,是個清官;二是“懦弱不振”,工作積極性不高。據(jù)此,他建議平調常三樂去管教育,因為教書育人對操守要求高,工作量卻不大。
吏部向李維鈞提了一個問題:你說老常工作不勝任,到底有什么具體表現(xiàn),造成了什么嚴重后果?李維鈞舉不出像樣的例子。吏部說,既然沒發(fā)現(xiàn)實質性問題,提醒提醒算了。李維鈞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吏部只好去請示領導。
雍正帝看了報告,朱筆一揮:撤職!理由很簡單,縣域是社稷基石,縣令責任重大,常三樂責任心不強,本身就是失職瀆職,還要等著出大事嗎?
其實常三樂真該偷著樂。山東曹縣盜賊猖獗,縣令王錫玠置若罔聞,結果被皇上摘掉烏紗,判了5年徒刑。正二品的云南開化總兵仇元正,為人老實本分,但作風拖拉,工作沒招數(shù),部隊根本不能打仗,雍正帝勒令其馬上回家種地。這樣,就有人開始懷念康熙朝后期那些年,當時官員們真是太爽了,就像晚清的李鴻章所說,如果一個人連官都不會當,真是太笨了!
眼看雍正帝的治吏新政如此嚴厲,各級官員在震驚之余,終于回過味來:看來,官是不好當了!不但要兩手干凈,這雙手還必須干活呢。
開始,不少人思想不到位。代理湖廣提督岳超龍表決心說:為報答皇上厚愛,我一定做到廉潔自律,兩袖清風。雍正帝不以為然,批示道:當官本來就不該貪,這算什么高標準?如果只滿足于“清官”的好名聲,卻倒了油瓶不扶,不就是繡花枕頭嗎?
清廉是官員的起碼條件,否則一切免談。貪能誤國,懶也誤國,無所作為的“清官”就是庸官,跟利欲熏心的貪官一樣,都不是好官。作風上正派廉潔,工作上敢于擔當,二者缺一不可。這就是雍正的用人觀。然而無官不貪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常態(tài),以至于形成了一種非理性的官員評價標準:只要不貪腐就是“好官”,至于這“好官”有什么貢獻,倒沒人在意。
提拔工勤員 1728年元宵夜,內閣辦公室的小藍正在頂班,忽然進來一位高個子中年人,一定是出來散步的內廷值班員。兩人邊喝茶邊侃大山。
高個子問,你是什么官?小藍不好意思地說,不是官,小小工勤員,收收發(fā)發(fā),抄抄寫寫,給領導沏沏茶。高個子問:其他人呢?小藍回答,都回家看燈去了。高個子很好奇:你不喜歡看燈嗎?小藍說,當今皇上勵精圖治,聽說晚上都不睡覺,萬一有個急件,沒人跑腿要誤大事的!
高個子點點頭,又問小藍將來有什么打算。小藍說,假如能到漁船管理所工作就好了。高個子哈哈一笑,告辭。
第二天一上班,雍正就問:哪個漁船管理所有空缺?下面說廣東南海縣有。雍正說,讓內閣的小藍去吧。大臣們面面相覷:小藍是誰?
只要正派能干,雍正都會重用,哪怕有不同看法。
田文鏡主政河南、山東的時候,配合雍正新政,整頓官風,打擊貪腐,就連中央干部到地方揩油,他也敢向皇上報告,得罪了不少人。雍正把他樹為模范總督,號召高級干部向他學習。
戶部向各省要錢擴充小金庫,中層干部李衛(wèi)多次向一把手提意見,人家就是不理。李衛(wèi)就弄來一只柜子,寫上“尚書專用錢柜”字樣,放在衙門口羞辱領導。
當時雍正還是雍親王,他記住了李衛(wèi)的名字。當皇帝后,幾乎年年提拔李衛(wèi),李衛(wèi)也不含糊,工作大刀闊斧,政績斐然。
但是李衛(wèi)為人粗粗拉拉,工作方法也簡單,對他的舉報就沒斷過。雍正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你們要不服氣,給我推薦個又能干又溫柔的完人吧?
兩個翅膀才能飛 有其臣必有其君,雍正帝本身就是中國歷史上最勤奮、最有作為的君王之一。他每天睡眠不超過4小時,只有過生日那天才給自己放天假?,F(xiàn)存檔案表明,他光在奏折上就批了1000多萬字,是全部《資治通鑒》字數(shù)的三倍還多。
雍正帝的父親康熙帝創(chuàng)造了一個盛世神話,最后也留下了一堆亂麻:吏治腐敗、效率低下、國庫空虛。早在當藩王時,雍正就深為憂慮。雍正上任后,既不容忍“貪”,又不容忍“懶”,兩手抓,兩手硬。他首先誅殺貪官,保持高壓,讓官員們聽到“錢”字就發(fā)抖。在對貪官執(zhí)行死刑時,常組織官員到場觀摩,他認為現(xiàn)場警示教育,比讓官員學習《論語》管用得多。
與此同時,雍正獎掖勤能、責罰庸懶,逼迫官員改變作風,不換腦筋就換人。官場風氣迅速扭轉,號稱“雍正一朝,無官不清”,為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提供了保障。創(chuàng)設軍機處,集中權力推進改革;取消人頭稅,緩解社會矛盾;改土歸流,維護國家統(tǒng)一等大手筆,如果沒有肅貪治懶的鋪墊,是不可想象的。
康熙末年,國庫存銀僅3200多萬兩,到雍正七年接近翻番。
康乾盛世是中華古代文明的巔峰,雍正承前啟后,是康乾盛世成型的關鍵人物,所以“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
然而,康熙登基早,乾隆壽命長,兩人執(zhí)政時間加起來長達124年之久,而夾在中間的雍正時代,只有短短的12年8個月??紤]到這個事實,人們對雍正和他的執(zhí)政團隊不能不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