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河橫截欲斷英雄史 鐵索飛架卻破總裁夢

    2015-04-29 00:00:00
    黨史天地 2015年19期

    寂寞嫦娥舒廣袖血雨長空舞忠魂

    1927年,毛澤東一家先后到達武昌,不久楊開慧生下第三個兒子毛岸龍。

    1927年9月,毛澤東按黨的八七會議指示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楊開慧帶著孩子回到長沙板倉開展地下斗爭。面對嚴重白色恐怖,在與上級組織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楊開慧參與組織和領導了長沙、平江、湘陰等地武裝斗爭,發(fā)展黨的組織,堅持斗爭整整3年。

    1927年10月,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經過秋收暴動和艱苦轉戰(zhàn),終于將紅旗插上了井岡山。而幾個月前,賀子珍和永新赤衛(wèi)隊已經到達井岡山。

    從此,毛澤東和楊開慧天各一方。開始,毛澤東還通過地下渠道,鴻雁傳書,給開慧帶去無限的慰藉,井岡山上“才到初秋霜已降,每逢春盡雪方消”,毛澤東用暗語給楊開慧寫過一封信,他在信中說,山上氣溫低,可戰(zhàn)士們還穿著秋收起義時的單薄裝束,毛澤東穿著草鞋行軍,腳被磨破潰爛了……但毛澤東一直沒有收到楊開慧的回信。

    楊開慧接到這封信,便在一張毛邊紙上寫了《偶感》一詩:

    天陰起朔風,濃寒入肌骨,

    念茲遠行人,平波突起伏。

    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備,

    孤眠誰愛護,是否亦凄苦?

    書信不可通,欲問無人語。

    恨無雙飛翔,飛去見茲人。

    茲人不得見,惆悵已無時。

    此時,在大革命白色恐怖下,楊開慧除了幾次短時外出,其他時間都是在長沙縣板倉故居躲隱。板倉丘陵蜿蜒,較為封閉,毛澤東和楊開慧的三個孩子,此時均改姓楊。據板倉楊開慧紀念館1962—1972年搜集的座談資料,敵人曾三次來板倉捉拿楊開慧,但都被當地群眾掩護并蒙騙敵人化險為夷。為了更好地保護楊開慧,當地群眾還刻意四下傳播楊開慧已死用以迷惑敵人視聽。

    上井岡山之后,毛澤東十分牽掛楊開慧。因當時黨的地下交通已被敵人破壞,他就動員茅坪一個小店主吳福壽下山打聽消息,結果打聽到的卻是楊開慧已被敵人殺害了的消息。吳福壽上山把這一消息告訴了毛澤東、袁文才和王佐。毛澤東得知后,悲痛欲絕生病了,袁文才、王佐便安排賀子珍照顧,并力促毛澤東和賀子珍結合。

    毛澤東愛楊開慧,思念楊開慧。可他是男人,他需要女人的愛撫和柔情。1928年的井岡山內外斗爭極為嚴峻,毛澤東被中共中央撤銷政治局候補委員,此決定于1928年3月傳達到井岡山時,卻被誤傳成開除黨籍。面對湘贛之敵連續(xù)四次對井岡山進剿,從一定意義上講,當時井岡山上幾乎所有人都在九死一生之中。

    在與賀子珍的接觸中,毛澤東也讀懂了賀子珍這個年輕、漂亮、質樸、純正的姑娘那顆愛慕的心。

    愛情超越了一切,1928年5月28日,毛澤東同賀子珍在茅坪象山庵結為夫妻。他倆請來大媒人袁文才等10多人,在一起熱鬧了一番。沒有舉行什么儀式,沒有鞭炮,沒有鎖吶,也沒有鑼鼓,更沒有花轎。兩人也沒有互贈貴重的紀念品,他們全部的家當就是兩人的軍用背包和身上穿的幾件衣服。賀子珍用了整整12個日夜,一針一線縫制了一個多用挎包,在那天送給毛澤東??姘玫氖墙鬓r村整幅藍土布,設計奇特而實用,有裝“文房四寶”的大小多層口袋。后來,這個愛的禮物成了毛澤東必不可少的辦公用具,無論行軍還是作戰(zhàn),都背在身上。

    但毛澤東怎么也想不到,楊開慧還活在世上。

    1930年秋,白色恐怖進一步籠罩著長沙。僅板倉、白水一帶就有黨員和革命群眾460多人被殘酷殺害。楊開慧深知兇殘的敵人絕不會放過自己,毅然決然地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

    1930年10月中旬的一天,楊開慧剛從一個秘密聯絡點安排完工作回來,就被密探偵悉。這天半夜,楊開慧不幸被捕了,她帶著兒子一起坐牢。在獄中,敵人5次提審楊開慧,強迫她交出地下黨組織人員名單和與毛澤東秘密聯絡的通訊地址,并誘騙楊開慧說,只要她在報上發(fā)表聲明,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就可以馬上獲得自由,楊開慧斬釘截鐵地回答:“要我與毛澤東脫離關系,除非??菔癄€!”她對前去探監(jiān)的親友說:“死不足惜,但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蓖?1月14日,楊開慧英勇就義于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年僅29歲。

    楊開慧英勇就義后,毛岸英與毛岸青兄弟被保釋出獄,一度流落街頭,后來被送到蘇聯,十幾年后才得以與毛澤東相聚。而弟弟毛岸龍1931年因痢疾搶救無效病逝,年僅4歲。

    1930年12月,正在中央蘇區(qū)部署反“圍剿”的毛澤東從國民黨報紙上得悉楊開慧犧牲的噩耗后,十分悲痛,當即寫信給楊家親屬說:“開慧之死,百身莫贖?!?/p>

    1957年2月,楊開慧當年的好友、柳直荀烈士的夫人李淑一寫信給毛澤東,請求抄寄毛澤東1920年寫給楊開慧的那首《虞美人·枕上》。李淑一的來信,又一次掀起毛澤東內心世界那難以平息的波瀾,他滿懷深情地寫下感天動地的千古絕唱《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

    重新布陣中正罵將四破圍剿朱德用兵

    1930年,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等紅軍將領細密運籌,打退了蔣介石組織的一次次“圍剿”,并擴大了戰(zhàn)果:瑞金之外的上杭、才溪、長汀、永定、龍巖、茶陵、平江等地相繼插上紅旗,使贛、閩、湘邊界紅成一片。

    剛愎自用的蔣介石此時已聽不進宋慶齡等“左派”高端人士的聯共忠告;更不理會社會賢達的“吹風”,置帝國主義尤其是日本帝國主義染指忠告而不顧,專掄“內戰(zhàn)”大棒:蔣桂大戰(zhàn)、蔣馮大戰(zhàn)、蔣閻大戰(zhàn)相繼爆發(fā)并終歸“國民革命軍”旗下,唯獨最弱小的蘇區(qū)是他啃不動的硬骨頭!

    眾聞而愕然。蔣介石不屑一顧,匆匆回府布置剿共計劃,發(fā)布新的圍剿蘇區(qū)命令:派得力大將陳誠統領20萬大軍圍剿蘇區(qū),“務必全殲!不留一兵一卒”!

    陳誠不敢怠慢,馬上調集部隊、研究作戰(zhàn)方案。這陳誠是黃埔軍校的中堅骨干,更是蔣介石最信賴的嫡系,且處世謹慎。國軍屢剿紅軍不勝,已是蔣介石的心頭大患。讓自己掛帥圍剿紅軍,陳誠掂量得出此任的分量。他也充分地掂量過對手:毛澤東雖然沒有軍校經歷,卻是個無師自通的軍事高手。他自創(chuàng)游擊戰(zhàn)術,臻熟古今兵法,尤其他與百姓如魚水交融,萬萬不可大意!陳誠正舉棋不定之時,忽聞26軍兩萬余人在寧都起義,軍長季振同、副軍長趙博生、參謀長董振堂宣布脫離國民黨投向共產黨,全國為之嘩然。此必使紅軍士氣大振。一虎鎮(zhèn)三狼———我雖兩倍于紅軍之兵力,也未必能穩(wěn)操勝券。如果出師不利,蔣介石豈肯輕饒自己?

    真是天助陳誠———正在躊躇,特務營來報:共產黨政權變故,毛澤東被撤銷前委書記職務,淡出紅軍隊伍了。陳誠大喜過望———得知此消息的蔣介石亦打電話給陳誠鼓氣:“毛澤東出局,是消滅‘共匪’武裝的最好時機!我再調三十萬大軍由你指揮,必一舉全殲紅軍于瑞金,把‘紅根’徹底拔掉!”

    “是!”陳誠信心倍增。

    毛澤東雖然被撤職,但一直在關注戰(zhàn)局,朱德也不時地去探望他,共商良計。毛澤東對朱德說:“為了保存紅軍實力,不妨以部分兵力佯攻南豐,在戰(zhàn)斗中根據情況調整對敵戰(zhàn)略戰(zhàn)術?!?/p>

    朱德回司令部向周恩來通報見到毛澤東的情況,以及毛澤東的意見,周恩來表示贊同。就在陳誠還沒來得及擺開決戰(zhàn)架勢的時候,紅軍便搖旗吶喊著來攻南豐。南豐駐扎著國民黨精銳部隊五萬余人,見紅軍部隊攻勢甚猛,急忙開火迎戰(zhàn)。激戰(zhàn)三個小時,紅軍火力漸漸不支,只得敗退。陳誠收到捷報,即命令所轄兩個軍從兩翼夾擊“潰逃”之紅軍,并傳令“捉得毛、朱者賞大洋30萬”!

    重賞誘得兵將勇,國民黨大軍漫山遍野抄向敗走的紅軍……令國民黨軍詫異的是,久追而不能俘虜一個紅軍,從早晨追到黃昏,已累得疲憊不堪!日頭西墜,國民黨大軍沖進“胡同”,兩邊山頂上槍聲大作,埋伏在山頂的紅軍主力把手榴彈、子彈包括石塊一齊傾瀉而下!“逃命”的紅軍此時又回頭一個回馬槍,國軍傷亡數萬,被俘 7000,還有兩個師戰(zhàn)場起義投奔紅軍。

    陳誠大驚,不敢隱瞞軍情,只得向蔣介石如實稟報。蔣介石在電話中大發(fā)雷霆,卻又無法因損兵折將而降罪陳誠,氣得直喘粗氣:“愧對我的栽培!愧對黃埔……”

    宋美齡悄坐在一旁,默默未語。

    “娘希匹!”蔣介石有氣沒處撒,恨恨地罵,他幾乎是咆哮著喊,“一天拿不到毛澤東、朱德的人頭,我一天不罷兵!”

    一夜不眠,天剛蒙蒙亮,蔣介石馬上叫蔣經國調一架飛機,口中念念有詞:“好個朱德、周恩來!我倒要看看你們的道行在哪里!”

    飛機在湘贛閩邊界上空飛了幾個來回,在井岡山一帶轉上幾個圈兒,又在瑞金上空盤旋。蔣介石突然大笑:“好!不過彈丸之地!何慮之有?我起百萬雄師剿瑞金小城,叫它頃刻就土崩瓦解!”

    九月下旬,蔣介石以50萬大軍、200架飛機進攻蘇區(qū)東北部重鎮(zhèn)黎川。博古不善軍事,無計可施的李德抱病躲避。緊急關頭,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執(zhí)委、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朱德毅然擔起支撐全局的重任,指揮紅一、九軍團進行運動戰(zhàn)而克敵,取得溫坊大捷,殲滅敵東路軍李延年縱隊兩個師約4000余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雖然有勝,但局部的勝利不可能挽回鑄成大錯的全局,蘇區(qū)縮小到瑞金、會昌、于都、石城、寧都、興國等幾個縣城。顯然,中華蘇維埃政權和紅軍武裝創(chuàng)下的革命根據地難以保存了!

    戰(zhàn)略轉移勢在必行,中央成立“三人團”,由博古、李德和周恩來組成紅軍戰(zhàn)略的最高決策者,紅軍主力向西戰(zhàn)略戰(zhàn)役。

    轉移中的紅軍在朱德的指揮下與圍追堵截的蔣介石大軍浴血奮戰(zhàn),終于南渡贛江,殺出一條血路向西挺進。

    屢屢受挫,使洋教頭李德和飛揚跋扈的博古開始認識到,指揮行軍打仗還是朱德在行,漸漸有了妥協的苗頭,開始注重朱德的意見。朱德雖不在“三人小組”之內,但有個中華軍委主席的名頭,又在紅軍中享有威望,指揮大軍西行,總的說還順利。

    在毛澤東的建議之下,幾天之后,朱德旗下的紅軍尋機以一個軍的優(yōu)勢兵力吃掉桂軍一整個師,令追兵膽戰(zhàn)心驚,摸不清紅軍到底有多少大軍。為保存自己的實力,桂軍不再戀戰(zhàn),悄悄龜縮于廣西境內,而以“捷報”應酬蔣介石曰“毛澤東、朱德等紅匪被我殲滅于湘西”。蔣介石雖將信將疑,但軍統情報也說“久不見紅軍于湘西蹤影”,便七分釋懷。

    紅軍終于擺脫了敵人的追剿,得以喘息休整。即便勝捷,也付出了犧牲2000戰(zhàn)友的代價。

    蔣中正調兵遣將毛潤之運籌帷幄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及中央、軍委機關和部隊共8.6萬人,分別從江西瑞金、雩都地區(qū)出發(fā)開始長征。項英、陳毅等人確因工作需要和患病、負傷的原因,被決定留在蘇區(qū)。盡管毛澤東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實際上一直身處逆境,遭受著接連不斷的批判和不公正對待。周恩來與博古、李德據理力爭,并說服了博古。毛澤東最終踏上了長征路,使黨和紅軍有了興旺的機遇和支柱。

    不久,毛澤東再任紅軍總政委之職。中國工農紅軍形成毛、周、朱三人核心。從那以后,紅軍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爬雪山、過草地、奪索橋,演繹了中國有史以來最艱苦、最壯烈、最傳奇、最偉大的史詩———長征!

    攔在紅軍面前的是難以跨越的惡水金沙江。此江兩岸絕壁如削,惡浪轟似雷鳴,就是掉下一根羽毛也會即刻被惡浪沖擊得無影無蹤!飛鳥不翔,浮云不存,人何以堪?

    先遣司令劉伯承派人請來了毛、周、朱。

    此時的毛澤東已是紅軍名副其實的領導統帥。但有的將領曾對毛澤東主張實施的四渡赤水有非議,說他是胡折騰。

    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后,經會理、德昌、瀘沽抵達大渡河畔安順場。這條路線與72年前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渡過金沙江后走的路線非常相似,而安順場一帶正是石達開全軍覆沒之地。部隊里彌漫著一股悲觀的革命情緒,林彪曾以個人名義上書中央,提議“毛、朱、周可隨軍主持大計,請彭德懷任前敵總指揮,迅速北進與第四方面軍會合”。

    關鍵時刻,周恩來站出來,肯定毛澤東擔任紅軍領導以來的工作是正確的,四渡赤水是機動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典范之作。包括兩進遵義,都是甩掉敵人、保存自我的正確軍事行動。林彪不服,毛澤東怒目而視,喝道:

    “你是個娃娃!你懂得什么?”

    在紅軍抵達大渡河前,蔣介石于5月中旬飛抵昆明,調動中央軍十余萬人,川軍五六萬人,部署在大渡河畔堵截紅軍,并致電各軍稱:“大渡河是太平天國石達開大軍覆滅之地,今共軍入此漢彝雜處、一線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險要、給養(yǎng)困難的絕地,必步石軍覆轍,希各軍師長鼓勵所部建立殊勛”。

    5月22日,《紅星報》在《強渡大渡河的宣傳鼓動工作》中提出,“要以極迅速、堅決、勇猛、果敢的行動”,迅速強渡大渡河,配合紅四方面軍,實現“赤化川西北,創(chuàng)造新蘇區(qū)”的戰(zhàn)略方針。

    蔣介石派重兵以絕紅軍生路,早在毛澤東意料之中。5月底,毛、周、朱率眾來到大渡河畔,不禁為其險要震撼:

    兩山陡立,似刀削斧劈;惡浪翻滾,疑龍王鬧氣。兩岸間九根鐵索空架,河面上無船無人跡。凄慘慘鳥蟲無影,轟隆聲欲吞天地。崖雖險加筑碉堡,山雖近隔為東西!

    為阻止紅軍北上,川軍已拆了瀘定橋上的大部分橋板,只剩下空蕩蕩懸在大渡河上的九條鐵索,別說數以萬計的大軍,就是靈巧的長臂猿也會望而卻步!但是,必須從這里搶過江去!如果延誤時間,國民黨追兵壓境,紅軍只能硬拼。渡江,迫在眉睫!

    紅一軍團首長林彪望著空蕩蕩懸在翻滾惡浪上的九根鐵索,表面鎮(zhèn)定而內心翻騰。沒有渡船,只有九根無情顫動在大渡河凜冽江風中的鐵索!紅軍,就要在這無船可渡、無橋可行的大江闖出一條生命線!

    “調紅四團!”林彪命令。紅四團是紅軍有名的鐵軍,領導紅四團的王開湘和楊成武更是啃硬骨頭的名將,紅四團所屬之二連又是攻堅先鋒。

    二連連長廖大珠、指導員王海云和黨支部書記李友林站在王開湘面前。

    林彪指指橫在江面上的九條鐵索,對王開湘、楊成武道:“你們的任務就是要從鐵索上沖過去,消滅對岸的敵人,為紅軍大部隊過江掃除障礙。注意對面暗堡的火力,要不惜一切代價封鎖它,掩護敢死隊沖過去!我已安排五團等集木板緊隨你們其后鋪設橋面。馬上準備!”

    “是!”

    廖大珠、王海云和李友林三位指揮員身先士卒,一齊作為敢死隊的領隊,又挑選了19名由排長、班長和共產黨員組成的22人敢死隊,齊刷刷站在團長王開湘面前等候命令。王開湘取酒在手,雙手捧起酒碗,對敢死隊道:“來!喝了這碗壯行酒!”王開湘雙手舉碗,從左到右一一相敬,然后仰起頭,把酒喝下去,看著隊員們把酒喝干,一甩手中碗,大喊進攻命令:

    “出發(fā)!”

    廖大珠第一個沖上鐵索橋,抓住鐵索向對岸沖去。22名英勇壯士置生死于度外,奮力攀上鐵索,沖向對岸。對岸的川軍駐守部隊萬萬沒想到紅軍會徒手強行奪橋,被震撼得蒙了頭!醒過神來后趕緊瘋狂開火掃射!敢死隊的指戰(zhàn)員們匍匐于鐵索之上,冒死于槍林彈雨之中,邊前進邊還擊敵人。

    有勇士不幸中彈,墜落于滔滔翻滾的惡浪之中。

    楊成武喝令重機槍手:“狠狠給我打,封鎖敵人的機槍!”

    火力壓制住暗堡掃向鐵索的瘋狂射擊的瞬間,廖大珠等勇士趁機猛向前沖。

    后續(xù)部隊在他們后邊極速鋪設木板,重新架橋。

    大渡河上,一場世界戰(zhàn)爭史上從未有過的壯烈的、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畫面呈現在天險之上!

    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在指揮所密切關注著大渡河上的戰(zhàn)斗。

    當毛澤東在望遠鏡里看到鐵索橋上壯烈的戰(zhàn)斗場面時屏住呼吸,久久未動!周恩來放下望遠鏡:“你說過,我們是踏著烈士的血跡前進的?!?/p>

    “是啊!想起他們,我們就非常難過,”毛澤東半似自言自語,“共產黨人是用特殊材材料制成的!是不可戰(zhàn)勝的!”

    沖鋒號響了!英雄們已經迎著槍林彈雨匍匐沖向對岸!暗堡守敵那射向紅軍勇士們的機槍,在勇士們的沖鋒中突然“啞”了!霎時“沖啊”驚天動地的吶喊聲響徹江岸,中國工農紅軍的戰(zhàn)旗高高飄揚!

    紅軍拿下了瀘定橋,徹底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于大渡河南的企圖!

    九根鐵索,它深鎖大山之中,高懸渡河之上,默默無聞幾百年。從此,因為中國歷史上這次偉大創(chuàng)舉聞名天下。

    渡過大渡河,望著高懸兩山之間、寒水之上的鐵索橋,朱德感慨道:“若非老毛坐鎮(zhèn),這冒槍林彈雨硬闖鐵索橋的決心不好下?。 ?/p>

    “這也正是蔣介石大意的地方!”毛澤東大手一揮,“走啊!和紅四方面軍會合去!”

    要與紅四方面軍直接會合,紅軍必須控制小金川流域,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翻越前面的4000多米高的夾金山。

    過雪山分久盼合會懋功合又欲分

    這日,來到夾金山前,果然好一座銀甲大山:夾金無金銀作被,天地共享一片白。

    舉目遠眺:山高入云,云雪交融,左右看看全無人煙!毛澤東不無幽默地道:“看來,會騰云駕霧的孫猴子沒到過的地方,我們也要闖一闖了!”

    1935年6月14日早晨,對辣情有獨鐘的毛澤東喝完一碗熱氣騰騰的辣椒湯,身著夾衣夾褲,手持那根形影不離的木棍,同大軍一起出發(fā),向夾金山進軍。大軍沿著先遣部隊踏出的又陡又滑的羊腸小道行進,蜿蜒于雪山中的隊伍猶如一條虛虛實實的黑色線條,而那面飄揚在山頂上的紅旗在召喚大家:

    同志們,前進!爬過雪山和紅四方面軍會合去!

    有冰雹噼里啪啦打下來!毛澤東見身旁的戰(zhàn)士還向天空張望,一把拉住他:“不要往上看,低著頭走,也不要往山下看。大家手牽著手,不要散開!”馬上,戰(zhàn)士們把毛澤東的話往前后傳:“不要往上看!也不要往下看……”

    攀到山頂,雖然把冰雹甩在腳下,空氣稀薄、無形的寒冷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紅軍將士們襲來。那些身體虛弱的戰(zhàn)士支撐不住坐到地上就再也爬不起來!

    翻過雪山,部隊來到懋功縣的達維小鎮(zhèn),就被不期而至的驚喜包圍,爬雪山的疲憊頃刻被忘得一干二凈,大家紛紛奔向前去和列隊夾道歡迎的紅四方面軍的先頭部隊互相擁抱歡呼!至此,紅軍不再擔憂國民黨軍的襲擾,會合在一起的紅軍官兵歡歡喜喜聚在一起吃上一頓飽飯,睡上一夜囫圇覺。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等人都暫松一口氣,躺在鎮(zhèn)子里專門為他們打掃的屋子里美美地睡到天亮。

    6月25日,毛澤東同中央其他領導人到懋功縣城以北的兩河口,歡迎從茂縣趕來的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者張國燾等將領,同時舉行兩大主力紅軍會師大會。中革軍委當天發(fā)出通知:仍以中革軍委主席朱德同志兼總司令,并由張國燾同志任政治委員。同時,組織前敵總指揮部,徐向前為總指揮,陳昌浩兼政治委員,葉劍英兼參謀長。得到紅軍指揮權的張國燾對紅軍北上興趣不大,卻為自己控制紅軍的權力變本加厲,以集中統一指揮為借口,收繳了各軍團的密電本,包括軍委、毛澤東的通報密電本。這樣,各部隊只能和前敵指揮部通報,與中央也失去聯系。令毛澤東擔憂的事情終于發(fā)生了:由于延誤戰(zhàn)機,胡宗南得以集中兵力扼守松潘,紅軍難以經松潘沿大道到甘南,研究之后,只好決定冒險由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大草地北上。那草地綿延數百里,不要說人煙,連鳥兒都難飛過。更有毒蛇侵襲,沼澤吃人。但紅軍的確是鐵打的漢,補以草根、馬尿為食,皮帶皮包煮而充饑,避免了與胡宗南部的正面交鋒,保存了紅軍實力,闖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最后一個死亡地帶。毛澤東的警衛(wèi)員吳吉清曾有關于長征過草地的回憶:

    走進草地,情況就完全變了。天空像用鍋底黑刷過的一般,沒有太陽。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原,看不到一棵樹木,更沒有一間房屋……如果一不留心,踏破了草皮,就會陷入如膠如漆的爛泥里,只要一陷進去,任你有天大的本事,也別想一個人拔出腿來。我因為性子急,走進草地不遠就碰上了這種倒霉的事兒,幸好被主席那寬大的有力的手一拉,才擺脫了危險。拉上我之后,主席就打趣地指著我對大家說:“別看他外表像個泥人,那泥里包著的可是鋼鐵!”

    幾天下來,毛澤東不僅把擔架和馬讓給傷員乘坐,而且在每天的八九十里行軍途中堅持工作。一路上,他不是和指揮員、戰(zhàn)士談心,了解部隊的思想情況,就是向傷病員詢問病情,鼓舞負責醫(yī)務工作的同志們想盡一切辦法,加強醫(yī)療護理工作。一旦了解到傷病員因缺糧而造成危難,主席就會立刻指示副官,利用中途休息時間殺掉幾匹馬,把馬肉分送給各連隊的傷病員。而他自己每天和戰(zhàn)士們一樣吃著青稞野菜湯,不要一點馬肉。

    經過七天六夜的艱難跋涉,毛澤東和紅軍指戰(zhàn)員們一道走出了荒無人煙的草地,到達班佑,并成功地進行了包座戰(zhàn)斗,殲滅國民黨軍第49師5000余人,不但大大鼓舞了紅軍士氣,也為進軍甘南打開了一條通道。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打的第一個勝仗,一掃許久以來的晦氣,人人面露笑容。由于周恩來病重,毛澤東不但操持中央工作,更要掌控紅軍的命運。

    隨后,陜西支隊繼續(xù)北上,攀過3000米高的六盤山,沖破了國民黨軍的最后一道封鎖線,陜北蘇區(qū)在望!毛澤東在登上六盤山之巔時心潮澎湃,填下那首膾炙人口的《清平樂·六盤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過了六盤山,有人報青石嘴下有敵軍的一股騎兵正離鞍休息。毛澤東略加思索,和聶榮臻等將領一起站到山頭觀察,然后召集各大隊的指揮員來,指示要消滅這股敵人。

    毛澤東親自下達命令:一大隊和五大隊從兩側迂回夾擊,四大隊從正面突擊。三支隊伍得令,猛虎般向山下撲去,很快就消滅了不及防的兩個連的騎兵。此舉不但長了英雄膽,也誕生了紅軍的第一支騎兵部隊。就在大家高興之時,發(fā)現駐扎在陜北的東北軍馬鴻賓的三個騎兵團尾隨而來。如果容敵軍騎兵尾隨紅軍到陜北蘇區(qū),肯定會給陜北蘇區(qū)發(fā)展埋下隱患。于是,彭德懷指揮第一、二縱隊果斷出擊,一舉擊潰尾隨之敵兩千余人。彭德懷對毛澤東道:“被紅軍當頭棒喝,估計它近期不敢來犯。”

    毛澤東心情極好,揮筆有詩贈彭德懷: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隨部隊進駐吳起鎮(zhèn),看到一間窯洞門口掛著一塊工農民主政府的牌子,感到萬分親切,大有到家的感覺。毛澤東那顆懸了一年多的心終于踏實下來,二萬五千里長征結束了。毛澤東對長征的總結又何其精辟:

    我們從瑞金算起,總共走了367天。我們走過贛、閩、粵、湘、黔、桂、滇、川、康、甘、陜,共11個省,經過了五嶺山脈,湘江、烏江、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雪山草地等萬水千山,攻下許多城鎮(zhèn),最多的走了二萬五千里。這是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長征。敵人總想消滅我們,我們并沒有被消滅,現在,長征以我們的勝利和敵人的失敗而告結束。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它將載入史冊。我們中央紅軍從江西出發(fā)時,是8萬人,現在只剩下1萬人了,留下的是革命的精華,現在又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今后,我們紅軍將要與陜北人民團結在一起,共同完成中國革命的偉大任務!

    毛澤東信賴推崇的思想家、作家魯迅先生得知紅軍勝利到達陜北,特向中共中央致電:

    英雄的紅軍將領們和士兵們,你們的勇敢的斗爭,你們的偉大的勝利,是中華民族解放史上最光榮的一頁。全國人民期待著你們更大的勝利!

    這也是國人的祝賀與心聲。

    南京的蔣介石坐不住了!當他得知中央紅軍和陜甘紅軍會師的消息后立即重新部署,調集東北軍的5個師的兵力開展新的進攻,企圖徹底摧毀陜甘革命根據地。

    普兰县| 武定县| 绥阳县| 金门县| 东丰县| 白朗县| 嘉黎县| 迁西县| 苍山县| 巴青县| 钦州市| 万源市| 伊宁县| 庆城县| 涿州市| 卓资县| 梁山县| 通江县| 岑巩县| 名山县| 通州市| 靖江市| 怀仁县| 定襄县| 高平市| 府谷县| 望谟县| 桂阳县| 广汉市| 嘉鱼县| 湘乡市| 石门县| 昭平县| 巩义市| 南昌县| 尚义县| 龙川县| 京山县| 武夷山市| 晋州市|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