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提到韓復榘,人們往往會想到這樣一幅畫面:一個穿著軍服,腰別手槍,挎著指揮刀,長著滿臉橫肉,大腹便便,睥睨一切,不可一世的赳赳武夫。其實,現(xiàn)實中的韓復榘恰恰是一位文質(zhì)彬彬的“儒將”,而且在擔任山東省政府主席時還取得不菲的反貪成績,使得山東成為民國時期那幾年官場最為廉潔的省份。
貪污500元槍斃 重典治吏,是中國歷代統(tǒng)治者都明白的簡單道理。法家的所謂“亂世用重典,治吏不治民”,就是這層意思。韓復榘規(guī)定,凡在山東各級政府任職的公務員,貪污500元以上就槍斃。此令一下,遭到檢舉查實的一律槍斃。當年,山東全省共107個縣,可韓復榘上任不到一年工夫,就抓了55位有貪瀆行為的縣長,超過一半,有的槍斃,有的判刑,還撤了158個有輕微瀆職行為的官員。
最能說明韓復榘反腐決心的莫過于槍斃張守仁。
張守仁是韓復榘的大太太高藝珍的干兒子。韓復榘在西北軍當營長時,張守仁就是韓的勤務兵,跟隨他十幾年了。韓復榘當了山東省政府主席,張守仁被派往濟南市公安局西南鄉(xiāng)公安分局做局長。張守仁依仗高藝珍的勢力,無惡不作,在家里私設公堂,專門審問與毒品相關的案件,罰了錢就可以直接送到家里來,沒收了毒品也不上繳。1934年秋,有人向韓復榘告發(fā)了張守仁。韓復榘把張守仁叫到省府辦公室,問過之后,就將張守仁關到軍法處看守所。同時派人調(diào)查張守仁的所作所為,結果比告發(fā)的還嚴重。韓復榘下令槍斃張守仁。高藝珍知道后,一再向韓復榘求情,遭到拒絕。濟南市市長聞承烈也是西北軍老人了,受高藝珍之托,去向韓復榘說情,仍遭韓復榘嚴詞拒絕。高藝珍轉而又去求民政廳廳長李樹春,李樹春深知韓復榘對貪污行為深惡痛絕,當面不便拒絕,卻根本沒去找韓復榘說情。而此時軍法處執(zhí)法隊已將張守仁押往刑場,只是有意識地在路上慢慢走,拖延時間,等待高藝珍說動韓復榘刀下留人。高藝珍這時又去搬來韓復榘在西北軍的老戰(zhàn)友石友三。石友三一邊讓人攔住行刑隊,讓他們暫不行刑,等他消息;一邊與高藝珍以及西北軍的孫桐萱(二十師師長)、聞承烈、財政廳廳長王向榮一起趕往省政府韓復榘辦公室,集體向韓復榘求情。從早上9時張守仁被押往刑場,直到下午4時,在說情人的阻攔下,都沒有能將張守仁槍斃掉。高藝珍、石友三他們圍住韓復榘反復勸說,韓復榘一言不發(fā)。突然間,韓復榘走出辦公室,找到軍法處處長史景洲,問:“張守仁的事辦了沒有?”史景洲回答說:“沒有?!表n又問:“張守仁現(xiàn)在人在哪里?”“在刑場等著?!表n復榘一聽火了:“馬上槍斃!如不槍斃,回頭就槍斃你!”史景洲不敢再等了,立即電話通知在刑場久等的執(zhí)法隊,把張守仁給槍斃了。
消息傳出后,全省震動?;鶎庸賳T一看韓復榘動真格了,而且鐵面無私,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得不收斂自己的行為,為非作歹,欺壓百姓之事陡然減少。
制定“官規(guī)”嚴厲約束公務員 不貪污不一定就是合格官員,只要沒有制度管著,荒政怠政是政府官員的另一頑癥。韓復榘制定了許多“官規(guī)”來約束各級政府官員,如山東省公務員給假暫時規(guī)則規(guī)定:本省各級政府公務員請假,必須填具請假書,并經(jīng)主管長官批準方可;病假每年合計不得超過三星期,事假合計不得超過兩星期,逾期按日扣薪;曠職一星期內(nèi)按日扣薪,一星期以上者由主管長官酌予降級或撤職;上班不得遲到早退,遲到早退者一次按日薪的一倍處罰,犯兩次者記過并加倍扣薪,犯三次者開除;滿足一年未請假者記功一次,滿足兩年未請假者記大功一次,并給休假十日……
這些規(guī)定對各部門“一把手”有無作用?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嗎?山東省警察局局長王愷一次遲到20分鐘,韓復榘將他打了50軍棍。教育廳廳長何思源(曾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其女何魯麗20世紀80年代任北京市副市長)有次也遲到了,韓復榘說,教育廳廳長是文人,留個面子不打軍棍,罰何思源拿了掃帚去打掃禮堂衛(wèi)生。
“官規(guī)”規(guī)定:凡政府官員一律不得狎妓觀戲;不得召妓飲酒;不得沾染煙毒;不得賭博;不得兼職兼薪;公務員家屬不得佩戴珍貴裝飾品;公務員不得假公之名私用電話;不準接受民眾牌旗傘匾;機關公務員不得奢侈華麗,要崇尚節(jié)儉;機關不得舉行娛樂宴會;不得冶游飲宴;逢年過節(jié)不得饋送禮品;同僚之間不得稱“老爺”、“大人”,等等。
有一年剛入冬,韓復榘的二太太紀甘青穿了翻毛大衣外出,還沒走出大門,剛巧碰上韓復榘,他一見,勃然大怒:“我的兵連棉衣還沒換上呢,你敢穿皮的出去!”嚇得紀甘青急忙退回房內(nèi)換上普通衣服。
派“密查員”偵查廉政情況 然而,有規(guī)定,不執(zhí)行咋辦?下面做花樣文章糊弄上級咋辦?韓復榘的辦法是明察暗訪。1930年9月走馬上任山東省政府主席,第二個月,他就在省府會議上提議設立“政治視察團”,任務就是全年不分時間不停地到全省各地視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予以報告。政治視察團成員由各廳抽人組成。因為多為公務員,韓復榘又擔心官官相護,會有隱匿不報,之后又成立“高級偵探隊”,這實際上是韓復榘暗查公務員的特務組織,所選用的人全部是招考來的年齡在18歲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畢業(yè)以上的年輕人。這批人接受政務檢查培訓,再由韓復榘本人面試合格后正式錄用。韓復榘分七批共招了190多名青年學生。這批人受訓后被分配到全省各縣,表面上僅任民眾教育館館長、汽車站站長、巡官和管獄員,而實際上是他派到該縣的暗探。這批“密查員”由韓復榘直接掌握,稍有情況,立即報告韓復榘。所以,韓復榘隨時掌握了全省官員執(zhí)政情形。
讓新聞媒體監(jiān)督公務員 韓復榘還準許新聞媒體監(jiān)督政府官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韓復榘認為共產(chǎn)黨最痛恨腐敗,所以,特地準許共產(chǎn)黨人在山東辦報,如李竹如創(chuàng)辦了《新亞日報》,因其宣傳、報道均與政府唱反調(diào),還刊登中國共產(chǎn)黨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蔣介石下令韓復榘將該報查封,然而韓復榘并沒有聽從。教育界進步人士冉揆等人創(chuàng)辦《山東日報》,宣傳愛國抗日,揭露當時山東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同情工農(nóng)。還有共產(chǎn)黨人通過愛國人士在韓復榘軍隊內(nèi)辦起進步報紙如《救國導報》。對上述報紙的進步傾向,韓復榘都未曾干涉過。根據(jù)1937年的統(tǒng)計,濟南共有報紙32家,通訊社32家,雜志5家。這些基本都是民營的。韓復榘對媒體的態(tài)度,使得官員都在媒體的監(jiān)督之下,對政風的好轉與廉潔影響頗大。
抗戰(zhàn)開始后,韓復榘逐漸改變了對共產(chǎn)黨的看法,開始接受共產(chǎn)黨的主張。令人扼腕嘆息的是,他在大敵當前之際,“不遵命令,擅自撤退”,丟掉大半個山東,1938年1月24日,被蔣介石處死,那是罪有應得,但我們不會因此否定他在山東的反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