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教學改革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筆者經(jīng)過一年的理論總結和實踐探索感受到合作學習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了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改革""合作學習""效率""中職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176-02
一"中職教學現(xiàn)狀調查
近年來,中等職業(yè)教育的規(guī)模正在逐步擴大,接受中等職業(yè)教育的學生占接受中等教育同齡學生的一半以上。從中等職業(yè)教育的招生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知識基礎差、思想素質不高、學習習慣不良、缺乏自信心和成就感、自學能力低。而且現(xiàn)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缺乏合作經(jīng)驗,課堂上往往表現(xiàn)出喜歡按自己的意愿活動,這些因素極不利于學生合作能力的形成。針對現(xiàn)狀,筆者自編問卷,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1.調查對象和方法
(1)調查對象。墾利職教中心2013級12個班,涉及建筑2個班,商貿(mào)2個班,機電2個班,護理2個班,財經(jīng)2個班,種植、餐旅各1個班。平均每班調查人數(shù)為20人,均為隨機抽取,確保能比較真實地反映客觀情況。(2)調查方法。調查問卷法,問卷是從中職學生對上學的認識、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教師教學方法、學生學習方法、對未來的規(guī)劃等6個方面進行設計。
2.調查結果
(1)中職學生對上學的認識。問卷調查中,在對上學的認識上,有89.14%的學生想通過中職學習,最后有所收獲、有所成就,只有10.86%的同學認為上學就為混個學歷或另有打算。說明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認識是正面的和積極的。(2)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tài)度。調查中,有51.47%的學生喜歡學習文化基礎課,有36.65%的學生喜歡學習技能,11.88%的學生什么都不喜歡學。在學習態(tài)度上只有26.89%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比較認真,有59.17%的學生態(tài)度一般,有14.78%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很差,沒有學習觀念。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是中職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基本目標,也是我們當前乃至以后所要努力研究的方向。(3)中職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和自身學習方法的認識。調查中,有77.36%的學生認為教學方法特別是課堂氣氛很重要,希望教師能夠豐富教學方法。有79.67%的學生認為學習方法也很重要,希望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從這項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非常重要。
二"合作學習在中職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案例
實施過程:我選取了“不等式的解法”,這部分介紹了幾種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含絕對值的不等式。在一次90分鐘的復習課上,我們可以這樣安排:(1)預先準備。將全班自然分組,我把學生分成6組(視班級學生情況而定)。準備好6種不等式的典型練習題分別安排給預先分好的6個小組,各小組抽簽確定自己的題目。(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在此過程中,每個組員都要積極參加小組討論。學生為完成本組的學習任務而自主學習,完成任務后組內(nèi)進行共同的探究,相互討論,也可互教互學,最終的目的是使全組同學都掌握學習內(nèi)容。教師走下講臺與各個小組的學生交流,也可以參與某一小組的學習,可有意識地介入平時不愛發(fā)言的一組,有針對性地引導個別學生鍛煉操作能力和表述能力。(3)代表展示成果,組間交流。討論結束后,教師從各組中隨機選出1位學生代表當“小老師”,輪流上講臺代表本組發(fā)表意見,向全班匯報本小組研討的情況,匯報的形式可以是上講臺演示、畫圖講解、口頭表達等,其他小組可以補充修改、達成共識。(4)教師評價。教師進行總評,并根據(jù)完成的時間和完成的質量給小組打分。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予以表揚,并且總結3種不等式的解法。根據(jù)學生講解的情況,重點強調容易被學生忽略的、沒掌握好的知識點。(5)集體評價。由小組之間根據(jù)完成的時間和完成的質量互相評價和打分,并總結每組解題講題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6)成績評定。最后根據(jù)教師打分和學生打分,按4∶6的比例確定最終小組成績。
三"合作學習實驗效果及分析總結
結合對建筑班在合作學習前和合作學習后進行的問卷調查:
我們可以看出:通過實驗,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教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更多地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多方面素質的發(fā)展。
四"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筆者感受到了合作學習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深切體會到應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
1.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離不開獨立學習這個前提。教學中,當提出一個問題后,教師首先應給學生充分獨立學習的時間,然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形成統(tǒng)一意見后,再到全班進行交流,再次形成統(tǒng)一意見,使學生形成正確認識,并在這一過程中體驗積極的情感。
2.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
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yǎng)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要培養(yǎng)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民主、互助的關系,使之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3.處理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合作學習是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fā),巧妙地運用了生生之間的互動,把“導”與“演”進行了分離與分工,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進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五"結束語
總之,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不但要傳授知識,更要根據(jù)中職生的實際情況,切實注意培養(yǎng)、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而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我們應該為學生經(jīng)常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指導合作學習的技巧,使學生逐步形成團結合作、互幫互助的良好習慣,從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伯黍、燕國材主編.教育心理學(第二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陸書環(huán)、傅海倫.數(shù)學教學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3]李建芳.合作學習的幾個誤區(qū)[N].中國教師報,2006.8.16
[4]柳小平.提高中職數(shù)學教育質量的若干思考[J].中等職業(yè)教育,2006(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