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很多人認為他們是一群“差生”,事實上并非如此,他們的智力水平可以說跟普通高中的學生相差無幾,只是在行為習慣、意志品質(zhì)和學習興趣等方面有一些欠缺,因此在職業(yè)學校,班主任要建設好一個班集體,除了平時要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外,更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藝術(shù)。
【關(guān)鍵詞】溝通""賞識""藝術(shù)
【中圖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5)14-0171-01
眾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既有章可循,又沒有固定的模式。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的直接管理者,也是一個班級的靈魂,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shù)。在職業(yè)學校里,面對的是思想品德和認知能力千差萬別的群體,班主任管理如果缺乏教育管理藝術(shù),那不算是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要建設好一個班集體,除了平時做工作要精細化外,更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藝術(shù)。
一"賞識教育藝術(shù)
何謂賞識?賞識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對學生的愛,對教育事業(yè)的愛。賞識是一座橋梁,是精神相融、心靈交匯的橋梁,一個班主任如果會賞識自己的學生,便能走進學生的心靈,在班集體這一方沃土上,就能培養(yǎng)出絢麗的花朵。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你的贊賞和關(guān)愛呢?這讓我想起一則案例,一對雙胞胎同時到學校上學,且分在了一個班上,一次,老師輕輕拍了拍其中一個孩子的肩膀并說了句“表現(xiàn)不錯”,這個孩子立刻覺得全身充滿了力量,做什么事都很積極,連進教室的時候速度都比另一個孩子快,久而久之,老師對這個孩子的表揚越來越多,她的進步也越來越快,另一個孩子則表現(xiàn)平平,甚至有些懶散,問她原因,她的回答是“反正老師也不會表揚我的。”通過這個案例,仔細想想到底什么是賞識?其實很簡單,比如:一個不經(jīng)意的表揚,一個暗示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輕輕的撫摸……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揮著奇妙的作用。作為班主任,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之辭,一定別忽視你的“舉手之勞”,也許你的一點付出就能滿足學生們的內(nèi)心需要。因為在學生的心里,老師的語言就是一片天,老師的贊美就是興奮劑。如我在轉(zhuǎn)化班級后進生時,就多挖掘?qū)W生的閃光點,而不是老盯住她的缺點不放。一旦找到閃光點,就可以以此入手,為后進生重樹信心。以后,在班中對他的每個優(yōu)點、每一個進步都進行公開表揚并要求同學們關(guān)心、支持他,給他以改正的機會,這樣他就會重拾自尊、自信,從而以一個嶄新的形象出現(xiàn)在同學們和老師面前。
二"溝通教育藝術(shù)
曾經(jīng)在《班主任之友》上看到一篇《魅力老班是這樣煉成的》的文章,作者覃老師寫到一次上課無意中稱學生為“您”,學生立即展現(xiàn)出非常詫異的表情,她隨即解釋說:“您看,你們,這么愛班集體,我用您表現(xiàn)對你們的敬意啊,圖書角開辦得紅紅火火,班級工作井井有條,生日創(chuàng)意、廢物回收等各項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課堂上每一位同學都積極參與,踴躍發(fā)言,使我大受教益,真正體會到教學相長。我感激你們,所以使用‘您’也不為過,表示對你們的尊敬?!蔽蚁脒@一番話后,學生們肯定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師對他們的尊敬,無疑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無巧不成書,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聽說了一個關(guān)于“您”的故事:一對夫婦恩愛有加,也有了孩子,可是他們二人總是相敬如賓,稱呼對方都為“您”,孩子們非常納悶,他們都是夫妻了為什么還這么客氣???夫婦倆也總是笑而不答。后來的一天,丈夫先去世了,妻子哭得很傷心,也說出了“您”的秘密,原來“您”代表著“把你放在心上”!
看了這兩個故事,我尋找了一個契機講給學生們聽,學生們聽后很動容,我告訴他們,以后的日子里,誰做了值得我們尊敬的事情,我們也稱他為“您”,我把你們放在心上!漸漸的,我和學生之間都喜歡稱“您”,因為我們都想告訴對方“我們把你放在心上”。不知不覺中,我和學生的距離好像近了很多,我會喊班級學生“翔哥”“麗姐”……學生對我的稱呼也慢慢發(fā)生著改變。慢慢地學生們還主動告訴我一些以前靠“密探”都不能得來的小秘密:作為女生,她為什么叫“翔哥”;星茹在淘寶開了間包包店;慶慶什么時候收到了情書;玥玥喜歡什么類型的男生。我們會一起春游,一起談學習與淘寶店的輕重,一起討論男女生相處的尺度。在彼此的交流中,我們一起分享心得,疏通了師生間的心靈長渠,我也明白了:溝通教育充滿魅力!
三"自我教育藝術(shù)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能夠激發(fā)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痹诎嗉壒芾碇?,班主任不能越俎代庖,搞“一言堂”,要相信自己的學生,放手讓他們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讓學生在充分的實踐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在一次主題班會中,一個學生說周末逛街時,看到一個要飯的老奶奶往捐款箱里捐了10元錢,想想自身逛街花了很多錢卻沒有獻出一份微薄的愛心,立即覺得特別慚愧。她發(fā)言過后,同學們的反響特別大,針對這件事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同學們紛紛表示以后要盡力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通過這個案例,我深刻認識到只有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學生主人翁精神,才能將知和行自覺聯(lián)系起來,并通過品德踐行活動。因為主體精神是一種以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對待周圍環(huán)境和駕馭自身命運的精神狀態(tài)。學生有了這種精神,班主任工作自然就取得了主動權(quán)。
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和學生的思想也都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班級管理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作為班主任,我們要在實踐中認真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理論,多一些研究和探討,不斷地充實自己,因材施教,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做到“以心換心”,才能搞好有特色的班級工作,真正成為學生喜愛的班主任。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