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拓展訓練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越來越受到當代大學生的喜愛。如何轉變教育觀念,充分利用素質拓展訓練的教育模式,加強校企合作,提高高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拓展訓練 高職學生 思想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6-0133-03
一 引言
毛澤東同志認為:體育具有“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使人“身心并完”的作用。他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把人的機體看作兩個載體:知識的載體和倉儲、道德的載體和駐所,通過強調身體的重要性,論證了體育鍛煉對培育人的重要性。在當代,體育的重要性早已被大眾所認可,體育已被賦予更多更重的教育使命。在當代教育者的眼里,體育不僅能壯筋骨,還能調感情、強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所以,思想道德教育也成為體育課教學內容的重要任務之一,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學生生長發(fā)育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之中,達到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品質的目標。
拓展訓練是一種新興的訓練方式,20世紀90年代引入中國后逐漸受到大家的喜愛,拓展訓練對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獨特效果,使得當今強調素質教育的教育專家們將注意力轉向了拓展訓練。將拓展訓練和大學體育課程相結合,對大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能起到補充的作用,結合拓展訓練的方法來促進大學體育課程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是一個有效的途徑。拓展訓練走入校園,融入課程,逐漸得到教育專家與師生們的肯定。
二 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新世紀以來,隨著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和普及,當代高職大學生的素質養(yǎng)成和行為習慣也在產生變化,尤其是網絡的普及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guī)律。當前在高職大學生素質養(yǎng)成中存在自我約束與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足;獲取知識與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不足;自立自強與完善自我的能力不足;心理干預與自我調控的能力不足;語言表達與社會交往能力不足。學生的行為習慣不規(guī)律較為突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作息時間不規(guī)律
大學生活要求大學生有更強的自制力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很多大學生在考入大學前因為高考壓力以及老師、父母保姆式的監(jiān)管下,尚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也很規(guī)律。但考入大學后,在寬松的大學校園環(huán)境下的集體生活中極大地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經常熬夜上網玩游戲、看碟、聊天、聚會、談戀愛,很多到了半夜才睡覺,有的甚至通宵不睡覺。第二天,有的逃課睡覺,也有趕去上課的學生,但是精神不振,課堂學習效果自然不好。
2.日常飲食不健康
很多高職生由于沒有良好的作息時間,總是晚睡晚起,養(yǎng)成了不吃早飯的不良習慣。不愛喝白開水,用各種飲料尤其是碳酸飲料解渴。愛吃各種垃圾食品如方便面、薯片、辣條等。不能專心吃飯,很多學生邊吃飯邊看書、看電視或是上網,在男生當中抽煙喝酒者不計其數。大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如此飲食,實在令人擔憂。
3.課余時間不進行體育鍛煉
大學生雖然不缺少課余時間,但很多學生并沒有形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在網絡普及的今天,上網對于他們來說比進行體育運動更具有吸引力,所以很多男生課余時間都在上網打游戲。女生則因為愛美怕臟怕累等原因,課余時間寧可在宿舍聽歌、聊天、看小說也不愿意去運動,在每周一次的體育課上也是勉強參與運動。長期缺少體育鍛煉導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而心理素質、抗挫能力也隨之下降。
4.宿舍環(huán)境不整潔
在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干過或很少干家務活,進入大學后,由于沒有父母在身邊,很多生活上需要自己料理的事情無法完成好,有些大學生把換下的衣物堆放著,不及時清洗,直到實在沒有穿的衣服襪子時才勉強去洗。男生宿舍更是煙霧繚繞,垃圾成堆無人打掃,只有在檢查衛(wèi)生時才突擊打掃一下。如此衛(wèi)生狀況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十分不利。
當代大學生無論是否獨生子女,都是在溺愛中長大的一代,很多大學生甚至可以用四體不勤五谷不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來形容。又在一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很多大學生不專心學習卻攀比虛榮,穿名牌、出入高檔消費場所,手機、電腦已成必需品。個性強,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和忠誠感。在思想上更加務實,處理問題時功利性較強,更加重視與現實的利益相結合。很多大學生愛面子,有一定的好勝心,但耐挫折能力弱,遇到困難容易放棄,對待事物總是好高騖遠,急于求成,又懶于付出。這些已成為高職大學生思想道德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三 高校體育課推行拓展訓練的現狀
高校傳統體育課更注重以基本技術、技能為主體,強調學生的學習效果對體能與健康的幫助。隨著教育重點逐步轉向學生綜合素質,高校體育課也開始逐漸“變臉”,向生活化體育靠近。牽手結、高空斷橋、信任背摔,在企業(yè)風靡的拓展訓練正在逐步走入高校。2010年山東財政學院東方學院建成國內高校規(guī)模最大、項目最全且建在校園內的綜合性素質拓展基地。此后,該校大學生體育課有了新的上課方式——到拓展基地過斷橋、高空相依、孤島求生等,拓展訓練已經被納入該校的體育課教學中。與傳統的體育課相比,素質拓展對大學生來說無疑更具吸引力,在拓展訓練中大學生們不僅增強了集體協作與溝通的能力,更在參與的樂趣中獲得了彼此的信任。
在20世紀80年代末,拓展訓練在美國風靡一時。在學校教育中,美國就把拓展訓練的項目如斷橋、攀巖等引進到課程中,深受學生的歡迎,拓展訓練走入校園,融入課程,逐漸得到教育專家與師生們的肯定。國外拓展訓練培訓的發(fā)展更為成熟,相關理論較為完善,新加坡、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也都把拓展訓練納入到學生課程計劃當中。在中國體育教學改革的今天,拓展訓練融入體育課堂將成為一種發(fā)展趨勢。拓展訓練雖然近幾年在中國發(fā)展迅速,但是全面進入體育課堂仍需要一定的時間,仍需要相關專家和教師不斷探索研究。
四 通過拓展訓練加強高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為學校共青團工作提供良好載體
拓展訓練充分考慮了大學生的現實需要,找準了服務方向,可以覆蓋到每一個學生,從而使學生工作的手臂和影響力觸及每個學生。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
高校體育課實施素質拓展訓練,可在大一新生體育課中開展素質拓展,使得新生能很快熟悉大學的環(huán)境;通過素質拓展訓練,還能大大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對于二年級的學生我們以“定位”“強能”“人際交往”“熟悉社會”“職業(yè)規(guī)劃”為主題開展活動,把技能比賽和社會實踐融入拓展和野外生存等活動中,使學生切身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和技能的重要性。針對三年級面臨就業(yè)的學生我們以“實踐教育”“成才教育”“就業(yè)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為主題開展活動;開展當好一天員工的活動,組織學生進入企業(yè)當好一天員工,利用晚課時間邀請往屆優(yōu)秀畢業(yè)生回校進行沙龍,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引導他們誠實守信;開展給父母寫一封信等活動,將教育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分階段、分層次地開展素質拓展有利于增進班級的凝聚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通過活動的開展使同學之間更加團結,參加各項活動的積極性更高,就業(yè)心態(tài)更好。
3.有利于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拓展訓練的一個重要項目就是挑戰(zhàn)自我,心里突破。前面的游戲和熱身活動絕不是多余的,只有隊友之間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才有可能順利完成這個項目。雖然是一個個人單獨挑戰(zhàn)的項目,但一樣要隊友之間的合作和鼓勵才能完成。有些事情、有些困難當一個人單獨去面對時可能不能完成;但如果在一個有鼓勵、有幫助、有協作的特殊環(huán)境下,卻可以完成,甚至可以做出自己不敢做的勇敢之舉。每個隊友這時候都是自己的打氣筒,在這種氛圍下,學生更容易克服心理障礙,磨煉戰(zhàn)勝困難的毅力。
4.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行為
一個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停留在口頭上,主要看他的實際行動。拓展訓練是一個親身經歷的過程,從參與的活動游戲中獲得體會,在責任和擔當中實現成長。它不像傳統的教育模式,如用一根手指不能拿起一個球,五個手指頭一起就能拿起一個球來比喻團結。傳統教育的傳輸方式雖然能夠使學生理解,但因不是親身經歷,學生的理解很多時候僅僅停留在表面,只能理解什么是團結,而不知道自己跟團結有什么聯系,拓展訓練打破了這種模式,它設計情景讓學生們親自融入,自己體會。在拓展訓練中老師的作用也不再是單方面地傳授知識,而是利用有效的手段,讓學習者產生學習的沖動,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并積極接觸,運用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在親身體驗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參與拓展訓練與未參與拓展訓練的學生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團隊意識較為強烈,精神品質亦有所提高。
五 結束語
在拓展訓練的各個項目中,所涉及的內容各不相同,最終要達到的教育目的也不同。素質拓展訓練不是灌輸給你某一個知識,或者是某一個技巧,它是設定一個特殊的情景,讓你參與整個過程,在參與的同時,讓大家在項目中自己完成體驗,進行反思,從而獲得感悟。通過素質拓展訓練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使之盡情發(fā)揮想象空間;在拓展訓練中迫使學生加強短期記憶,從而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通過拓展訓練能有效加強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并加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使學生體驗自身在團隊中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等。
結合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在新的形勢下出現的新變化,分析了素質拓展訓練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認為素質拓展訓練以一種全新的引導教育方式,發(fā)揮出實踐式、體驗式課程的優(yōu)勢,有效提高了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張金鐘.當代大學生思想教育與拓展訓練相結合的思考[J].求知導刊,2015(3)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