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了很多家兒童腦力開發(fā)中心,我最后決定讓伊莎貝去上“七田真右腦開發(fā)課程”。校長是個三十多歲的女性,個子小小的,但一開口講話, 氣場十足。她是位教育學博士,本身有四個孩子。她旗下的幾間學校, 從不在報紙上做廣告,每年的招生,靠自己的一場演講便輕松搞定。
朋友約我們去聽演講的時候,我對她所說的半信半疑。不是說每個人的智商是固定的、無法改變的嗎?女校長的演講進行到一半,她全部借助實例來說明的效果,已經打動了我,我悄悄地對貝爸說:“趕緊換個座位,靠近主席臺,這樣等一下報名容易些?!?/p>
“沒那么夸張吧!”貝爸有點疑惑,但還是隨著我換了座位。果然,女校長的演講剛一結束,說了聲“你們可以排隊報名了”,長龍即刻就排起來了,幸好我們及時換了座位,排在前面,很快就報好名了。因為還要兼顧工作,所以我選擇了星期天下午的課程。
一轉眼,每個星期帶著伊莎貝去參加“七田真右腦開發(fā)課程”已經約一年了,她進步顯著,從開始哭哭啼啼、不情不愿地給抱上車,到后來自動自發(fā),主動要求去學校,上課時的表現也從膽小、被動、拘謹到積極、活躍、投入。究其原因,課程好是一方面,老師好才是主因。
杰克琳老師非常年輕,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一臉令人如沐春風的微笑,剛拿到教育學碩士學位,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剛開始的時候,她是個實習老師,跟著前一個教師實習了半個月才正式教課,但她很快就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我們伊莎貝剛開始上這個課程的時候,年齡還小,但已經很清楚地表明,去學校的目的是要去找杰克琳老師。
“七田真”的教育理念,講究母子連心。這個課程不像其他課程那樣,把孩子交給老師,家長就可以去喝咖啡聊天了。它要求家長必須待在課室里,與孩子一起上課,且父母投入的程度越高,孩子學習的效果就越好。所以我全程陪同,一節(jié)課也不敢落下。
杰克琳老師的確是個好老師,她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首先,她非常有愛心。上課前,下課后,她都與孩子們緊緊地擁抱。不要小看這個擁抱,孩子們來到學校,都迫不及待地等著跟杰克琳老師擁抱呢。擁抱是一種無聲的交流,一種對彼此的信賴和肯定,是愛的具體的直接的表達。杰克琳老師通過擁抱告訴每個孩子,大家都是她的小寶貝、小可愛。
三四歲的小孩子,心里念著的只有玩,被父母抱來參加這個課程,未免有點不愿意,不肯合作,可是有這么一個疼愛他們的老師,實行的是愛的教育,孩子們漸漸地都變得喜歡來學校,對課堂上的各種活動,都顯示了極大的興趣,彼此之間也變得很友好、肯分享,小小的課室里充滿歡聲笑語,仿佛成了孩子們的快樂天堂。愛的教育,對不諳世事的幼兒來說,的確是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其次,這個老師深知激勵、鼓勵的作用明顯大于批評、指教。孩子們不管做什么,得到的都是贊美,都是鼓勵,都被夸獎很聰明,很有創(chuàng)意,最不濟的也是正在進步中。教師正面、積極的態(tài)度使孩子們樹立了信心,有了學習的興趣,就連坐在課室里的父母都深受鼓舞,堅信自己的孩子是可造之才,不,根本就是天才!贊美和鼓勵,的確可以激發(fā)幼兒的潛能,使其發(fā)揮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再次,杰克琳具有真正的敬業(yè)樂業(yè)精神。她在教課的時候,充滿了熱忱,具有無限的活力。她會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說話,用充滿感情色彩的、多變的聲音和語調講述故事,載歌載舞,與孩子們共同投入到游戲中。如果沒有敬業(yè)樂業(yè)的精神,是不可能愿意花費這樣大的力氣做到這一點的。交談中得知,杰克琳老師非常熱愛幼兒教育事業(yè),決定往這個方向發(fā)展,工余還在修讀相關課程,以期在幼教方面有所作為。
一個好的老師,使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的時候就受益,并且在孩子的心田上播下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