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描述】
2014年12月26日,周五,下班回家后7點左右,1個烹飪班的學生發(fā)來一條微信。微信內容是一張QQ“說說”的截圖和一段文字,學生說圖片中被欺負的同學可能是14級烹飪班的。并告訴我,已經(jīng)有多個人閱覽過了,有可能被轉載了??戳藞D片后我很是吃驚,立即電話聯(lián)系烹飪班的班主任胡老師,向她了解她班內有沒有經(jīng)常被欺負的學生。經(jīng)過簡單交流,發(fā)現(xiàn)她班就有個姓王的同學經(jīng)常被同班同學欺負,被欺負后也不向老師反映情況。我想,十有八九就是他了。因為是周末,其他的具體細節(jié)也無從下手,只好等到周日學生返校后再查實。
周日傍晚,我一到學校,立即和班主任研究照片上的人物。經(jīng)查實,照片上被欺負的學生就是王同學,而欺負被害學生(戴白色鏡框眼鏡)的是同班的張同學。到此時事情就好辦了。我強忍憤怒,以平和的心態(tài)找到張同學,告知此事的嚴重性。而后順藤摸瓜,查到拍照片的李同學,該同學是同年級其他班的同學。因為該學生是通校生,故通過他的班主任聯(lián)系到該學生。很順利,該學生很快就承認了違紀事實,也把事情經(jīng)過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我。
事情大致情況是,26日中午12點30分,午飯后,以上幾位學生打算返回寢室整理衣物行李后回教室,而李同學是通校生,原本不能進寢室的,但也進去了。進去后,住校生們先是各自整理物品,也有在玩手機的。王同學與張同學是同一個寢室的,張同學因前一晚和王同學發(fā)生過口角,故在這個時強行候要求王同學把褲子扒下來,而王同學似乎默認自己有錯在先,自覺地做了以上動作。此時李同學正好在該寢室等其他的同學,看到這一幕,順手把現(xiàn)場給拍照了,并在當天下午4點左右把圖片發(fā)到了他自己的QQ空間“說說”內。
了解全部情況后,我立即要求李同學把那條QQ“說說”給刪除掉,而他說當天晚上就刪掉了。當我了解到被轉載后的QQ說說是不會消失的情況后,我立即又聯(lián)系他,要求他和他的QQ好友去一一勸說,要求刪除,并告知他們這種傳播個人隱私圖片的行為是違法的。
在充分了解清楚該事情之后,我要求兩位班主任向相關學生家長反饋事情情況,并要求告知家長,此事專業(yè)部已基本查清,一定會妥善處理好的。當晚以及第二天(周一)上午我都讓兩位違紀學生做了詳細的筆錄。
第二天下午,把三方的家長、三位學生以及兩位班主任都請到科辦會議室,對違紀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和家長也進行了溝通,溝通很順利。違紀學生的態(tài)度很誠懇,也當場得到受害學生家長的原諒。但受害家長提出,要兩位學生書面保證今后不再欺負王同學,否則老賬新賬一起算。兩位學生當場寫下了保證書,并向王同學道了歉。
第三天上午,我把兩位同學再次找來,又進行了一番教育,并告知處分是必須的,但處分文件不再下發(fā)公布。同時要求他倆在接下去的時間內再查找轉載QQ圖片說說的人,把受害者的影響減少到最小。再是要求李同學在自己QQ的空間內發(fā)一篇公開道歉的說說,做深刻的道歉。
在此后兩周時間內,在全科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主題為“手機上網(wǎng)安全”的系列活動,內容包括:
1.出一期主題為“手機上網(wǎng)安全”“如何處理好同學關系”的黑板報。
2.作一次以“手機網(wǎng)絡犯罪”為主題的專題教育。
3.開一次題為“手機上網(wǎng)的利與弊”的主題班會課,全科進行評比。
4.舉行一次題為“如何看待手機上網(wǎng)”的學生座談會。
5.開展一班主任學習“手機網(wǎng)絡安全”的學習會。
【案例評析】
有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1.能在事情的發(fā)生后的最短時間內做出正確、及時的反應和正確的處理。
2.事發(fā)后能及時向相關學生及班主任了解具體情況。在接到學生舉報后,立即排查情況,并聯(lián)系責任人把那條QQ“說說”給刪除,并要求學生在朋友圈最大范圍內,告知轉載那個“說說”的朋友刪除此條“說說”。從而最大限度地防止負面影響的擴散,這為該事件的全面解決工作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3.能觀察細節(jié),并抓住案件的重要細節(jié),同時善于從事件相關的重要責任人出發(fā),展開全面盤查和取證。
4.能顧全大局,在事件處理的最后階段,悄然地把違紀學生給處分了,并沒有大張旗鼓地予以宣傳。同時跟進對違紀學生的教育和勸導,并告知此行為的嚴重性。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學生狗急跳墻般地把事態(tài)擴大化,那樣對受害學生以及學校定會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5.能從學生管理角度查找漏洞,及時在全科范圍內開展一系列正面教育與引導的活動。利用黑板報、班主任談話課、班團活動課、主題講座、學生座談會、班主任學習會等重要的德育陣地,讓更多的學生受到較全面的教育,讓更多的班主任學習了解手機網(wǎng)絡安全知識。
【案例反思】
以上案例也暴露出現(xiàn)代中職學生管理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問題,值得我們反思:
1.作為德育管理者,缺乏了解和研究新形勢下中職生手機上網(wǎng)情況以及相關網(wǎng)絡使用的法律法規(guī)。
2.作為專業(yè)部德育主任,在違紀學生的管理理念上,要與時俱進,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并解決問題;在管理手段上,要多樣化,如開展版面宣傳、主題講座以及主題演講、主題征文、主題小品、主題班會課等比賽活動。
3.作為班主任,要不定期地了解班內學生思想動向和行為動向。發(fā)現(xiàn)問題后一定要及時教育和引導,必要時還要進行心理輔導。
4.在學生管理上,專業(yè)部要切實加強對違紀事件的查處力度,抵制違法活動,保護弱者。
5.應加強對寢室出入人員的管理,不允許通校生進寢室,也不允許住校生在寢室長期逗留。
【案例啟示】
這是一件“二對一”的侮辱行為事件,違紀學生把受害者的隱私照片發(fā)到QQ“說說”空間并予以公開是一種網(wǎng)絡犯罪行為。事發(fā)根源在于班主任對學生使用手機網(wǎng)絡方面的指導甚少,同時在學生手機上網(wǎng)犯罪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
啟示一:作為德育主任,能及時處理學生的突發(fā)的嚴重違紀事件,并妥善處理好,同時也為當事人以及專業(yè)部、學校把負面影響減少至最小。
啟示二:作為班主任,要明白學生的手機網(wǎng)絡使用并不是一件小事,要引導并教育好,同時對此類事件發(fā)生后要立即啟動緊急預案。
啟示三:作為德育工作者,要認真了解和研究新形勢下中職學生手機上網(wǎng)情況,學習相關網(wǎng)絡使用的法律法規(guī)。
啟示四:能從此事出發(fā)“亡羊補牢”,從點出發(fā),發(fā)展到線、面,給全體專業(yè)部的學生給予一次較全面的教育。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