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人類活動展開的首要催化劑,能夠推動人們積極地去探討某一新鮮事物的能力。通過改變物理教學的模式,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加強實驗教學來提高學生物理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授課模式;教學;實驗教學
物理課程復雜難學,一直都是學生最頭疼的問題,而對于從初中到職高的學生來說,物理更加是一個集各種公式為一體的理論性較強的學科,所以職高學生對其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強,也就缺少學習興趣。
一、變革教師授課模式
1.杜絕呆板嚴肅,注重幽默風趣
職高的學生無論是自主學習能力還是知識基礎水平都遠不如高等院校的學生,所以教師在教學方式上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有所改變,一味地對深奧的物理知識理論進行呆板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好比“對牛彈琴”一般,老師可利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力來獲取學生的喜愛,將課堂氣氛由一種沉悶變?yōu)橛鋹倸g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對物理課堂重新產生興趣。
2.善于情感教學,拉近學生距離
從一個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愛好程度可以大概地預估對老師的喜愛程度,大部分的學生在學習上無法尋找到閃光點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棄學、厭學的狀態(tài),嚴重的學生甚至會對老師產生抗拒感,所以老師這個時候就要轉變角色,既能不失老師的威嚴但又承擔著學生的朋友身份,物理教學課堂本就是一種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習氛圍,所以老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善于利用情感色彩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善于進行眼神交流,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教師不需要吝嗇對學生的夸獎和贊美,因為職高的學生對于學習的自信心不是很高,難免會有一種自卑心態(tài),所以老師在授課的時候可適當地進行鼓勵,因為大多數學生的進步都是從老師的鼓勵與期望中產生的,雖然物理課程的難度系數較高,但是能夠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也會使整個課程成功了一半。
二、強化實驗教學內容,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1.變革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實驗課程是物理學理論課程是否被學生吸收的檢測,也能夠讓學生在理論知識理解的基礎上得以鞏固,所以強化實驗課程的學習是物理教學能否成功的重要組成因素,學生可通過老師的趣味講課來激發(fā)學生對各種實驗器材的好奇心理,結合生活中的實際需求由簡單到復雜,讓學生成為學習中的實驗小達人,例如,在大氣壓的課程學習中,可以在裝滿水的杯子上用一塊能夠蓋過杯口大小的硬紙片將其蓋住并且倒過來,學生會發(fā)現水并不會隨著我們對杯子的晃動和搖擺有所漏出,紙片也不會掉落,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大氣壓的威力。
在水不善于導熱的授課中,可以先選取一個大器皿實驗器材,然后將其灌滿水,并且能夠確保金魚能夠被水淹沒,并且在器皿的底部放入一個網狀物,其作用是將金魚隔在試管的底部位置,而當試管上部的水加熱到沸騰狀態(tài)后,底部的金魚是否能夠依舊自由自在地游動,這種現象就說明水不善于導熱。而當試管的底部加熱時,小金魚卻因為水溫度太高而死了,這就說明水傳熱主要是依靠對流來實現的。
通過這兩個小小的實驗,看似簡單沒有什么復雜性,但是對于學生物理基礎知識的鞏固卻很有幫助,學生能夠在實驗的過程中驗證理論知識,不僅能夠在實驗中學到知識,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的興趣,老師要善于引導實驗課程,發(fā)揮其主導性作用。
2.實驗課與生活相連接,切身感悟實驗規(guī)律
教師可利用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物理實驗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感受到物理帶來的奇妙世界以及實驗的規(guī)律性特征。職高學生年齡層面還不是很大,其對外界的好奇心理還是比較強的,所以學生依舊具備愛玩、求知、求趣、求異、求新的心理需求特征,所以如何設置課堂實驗教學內容則成為學生能否學習到知識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善于將課本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如,在講授“圓周運動的線速度方向”時,我們可根據眾多古裝劇以及古代電影都會引用的“拋繡球”情節(jié),實地進行“繡球”實驗,無論對于男生還是女生來說都極具吸引力的,創(chuàng)新點極高,“拋”繡球時,只有繡球和接球人的連線,而在繡球的切線方向位置才能夠順利準確地接到繡球,而這個方向就被稱之為繡球此時刻的線速度方向。利用這個實驗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玩兒中學習,還能夠使實驗內容給學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原本抽象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又富有刺激挑戰(zhàn)感,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面對物理課程這項理論性太強的學生,增強職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學習的開始,教師需要善于利用新穎的教學方式以及情感溝通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強化實驗課程學習,從而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對于職高物理教學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建平.高中物理學習興趣教學方法探究[J].高中數理化,2014(22).
[2]張?zhí)鹛?淺談高中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黑河教育,2011(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