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微信作為一種熱門的社交軟件伴隨著網絡及電子設備的應用與發(fā)展而快速普及。高校大學生這一群體毫無例外的成為微信的喜愛者和使用者,本文就是從認識微信開始,結合大學生的使用現狀,闡述了其對于高校德育工作所產生的影響,并提出了如何利用微信這一新載體有效開展高校德育工作。
【關鍵詞】微信;高校德育;影響與對策
一、認識微信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快速發(fā)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語音對講的手機聊天軟件。其目前主要功能一是交流溝通,如聊天、對講、搖一搖、朋友圈等;二是微信支付;三是娛樂休閑,如微博閱讀、游戲中心;四是系統(tǒng)服務,如語音提醒、賬號保護、微信公眾平臺等。自2011年初推出以來,其自身的發(fā)展非常迅速,功能越來越高級,版本越來越新,更新頻率越來越快。其用戶數量也呈現出呈井噴式增長。高校大學生也不例外成為微信的喜愛者和使用者。其全面的功能與強大的服務,為當代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時也為高校的德育工作帶來新的課題,因此高校就應該利用好微信這一新的交流平臺,更好的關注和利用其功能與服務,并以此為契機,不斷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二、微信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影響
高校德育工作是高校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實施的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青年學生施加影響,并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大學時代,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大學生對于社會和時代也最為敏感,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須與時俱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微信就是社會發(fā)展與時代進步的產物,其憑借自身的強大優(yōu)勢已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及高校德育工作構成重大影響。主要有:
1.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難以正確把握和研判。
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礎就是能夠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準確把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如此才能使工作更具針對性、科學性與時效性。然而,微信的普遍應用,使大學生思想表達渠道更為豐富。朋友圈是微信交流的一個重要窗口,大學生可以通過其轉發(fā)熱點,表達觀點,具有隱秘性,并且信息傳播更快更直觀,更不可控。另外,部分大學生的表達思想與行為的方式過分的依賴微信,使德育工作者了解學生思想行為動態(tài)的難度加大了,由此產生了信息鴻溝。所以,德育工作者若未有效介入大學生微信圈,,則很難把握輿情,做出研判。
2.學生使用微信過程中的道德及安全意識需要加強。
“微信犯罪”是微信普及以來產生的新名詞,部分大學生自身缺乏網絡道德意識,成為網絡犯罪實施者,往往具備便利條件。一是微信的隱蔽性容易使其放松對自身的要求,放縱自身;二是微信的定位功能降低了陌生人之間交往的難度,尤其是在無聊空虛狀態(tài)下,便容易產生一些非正常網戀等現象,進而導致的許多不良問題的產生,甚至走向犯罪。另外部分大學生的沖動與盲目加之缺乏網絡安全意識,也可能成為“微信犯罪”的受害者。利用微信對大學生進行詐騙與侵害的案例層出不窮。這些都對大學生提高網絡道德及安全意識提出了新的要求。
3.德育工作的傳統(tǒng)模式及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提出挑戰(zhàn)?!坝捎谖⑿攀切M馔ㄓ嵐舅?,高校管理者無權對微信用戶進行管理,從而容易產生‘監(jiān)控盲區(qū)”,[1]如此,微信中的多元信息與觀念充斥大學生的頭腦,弱化了傳統(tǒng)德育工作的效果,也使德育工作者的權威性受到質疑,對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也提出新的要求。其表現為一是對德育課專任教師提出挑戰(zhàn),當前部分德育課專任教師只注重課堂教學且教學內容枯燥,缺乏通過網絡開展德育教學的意識與能力,授課效果不佳。二是對學生輔導員提出挑戰(zhàn),當前輔導員的工作可以說是十分繁重,面對眾多的工作對象與對應部門,能否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達到應有的德育效果十分關鍵。微信時代下,在保留傳統(tǒng)德育工作中優(yōu)良的方式方法的基礎上,還要學會利用微信這一平臺,更加有效地做好德育工作。
三、微信影響下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高校德育工作作為高校各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內容與形式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微信時代,其影響已無法避免,這就要求我們要正確認識微信,利用其優(yōu)勢,做好微信環(huán)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其主要途徑有:
1.微信信息監(jiān)管與研判隊伍,促使大學生文明使用微信。這隊伍的構成須包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學生工作干部、學生志愿者。這樣一是可以通過開設微信平臺打造官方的宣傳陣地,二是可以充分發(fā)揮監(jiān)管作用,對一些微信上的錯誤信息、不良輿論采取及時的必要的措施予以處理。同時要經常對這支隊伍進行業(yè)務培訓,不斷提升政治素養(yǎng)與監(jiān)管研判能力,從而促使大學生加強微信使用的自律與文明意識,切實保障高校微信環(huán)境下的健康輿論氛圍。
2.引導大學生增強網絡道德及安全意識,正確使用微信。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不斷提升自身素質。這樣在微信的使用過程中,網絡道德意識自然得到加強,一些不良信息和錯誤的觀念就會被大學生自動去除,做到健康使用微信。同時還要對大學生進行網絡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網絡甄別能力,能夠學會保護自己,以避免成為微信犯罪的受害者,做到安全使用微信。
3.提升高校德育工作者使用微信開展工作的素質和能力。
毛澤東指出:“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是由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質所決定的。微信的廣泛使用與迅速發(fā)展,對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質與個人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德育手段與方法已無法滿足網絡時代的需要,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在工作實踐中做到:一是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修養(yǎng)及理論水平,如此才能對他人實施影響、感染與塑造,使工作更加貼近學生實際,更富感染性,更具針對性;二是要提升研究能力,要不斷研究微信時代大學生使用微信過程中所產生問題并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緊緊把握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動權和話語權;三是要提高使用微信的能力,多數德育工作者承擔大量的教學科研與管理任務,即便開通了微信,但無論在了解與熟練程度上,還是使用頻率上均不如廣大青年學生,可見其運用微信這一平臺開展工作的成效不會很明顯。因此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們要認真學習,虛心求教,不斷提升自己的使用水平和應用能力,如此才能實現與大學生的近距離溝通與良性互動,保障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方興東,石硯升,等.微信傳播機制與治理問題研究[J].現代傳播,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