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石溪(中國動物小說大王)
上榜理由:沈石溪筆下的動物世界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生命世界,動物的生命原色和生命習性得到了充分的揭示與渲染。熱愛生命、贊美生命,如一弘清泉汩汩流淌在整個動物王國的綠色原野。
沈石溪入選此排行榜第一名是當之無愧的。沈石溪于1969年赴云南西雙版納原始森林插隊落戶,1980年開始創(chuàng)作兒童文學,所著動物小說將故事性與趣味性和知識性融為一體,充滿哲理內(nèi)涵,風格獨特、震撼人心。連續(xù)三屆獲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作品被翻譯成英、法、日等多種文字,并在國際上獲文學獎,在海內(nèi)外有廣泛的影響,被譽為中國當代最著名的動物小說家。
2.比安基(《森林報》作者)
上榜理由:比安基的《森林報》可謂家喻戶曉。在《森林報》中,作者將森林年分為“冬眠初醒月”、“鳥兒做巢月”、“饑餓難熬月”等四季十二個月,分別介紹了動植物的四季生活。從禿鷲烏鴉揭開春的序幕開始,到“忍受殘冬月”里動物們的過冬方法介紹,使森林年連成系統(tǒng),廣受中國孩子的喜愛。
比安基,前蘇聯(lián)作家,其父是俄國著名自然科學家。受父親影響,比安基參加了森林考察隊,記下了大量的觀察筆記。為后來創(chuàng)作大量科學童話、科學故事和狩獵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主要作品有《森林報》《小老鼠比克流浪記》《小鵲鴨和它的三個世界》等。
《森林報》采用報紙的形式,在各月標題下沒有眾多欄目。如“林中大事記”欄專門介紹秧雞徒步走歐洲等森林中的新奇事件;“城市新聞”欄介紹各地新發(fā)明、新現(xiàn)象;“祝你鉤鉤不落空”欄介紹釣魚、捉蝦等技藝,生動而富有氣魄地展示了動植物世界的豐富生活,形式生動活潑,富于知識性和時代感。到1961年《森林報》已再版十次,并且每次重版都增加了新的欄目和內(nèi)容,其氣勢的宏大和時代氣息的濃厚,是當代兒童文學作品中所罕見的。
3.法布爾(《昆蟲記》作者)
上榜理由:法布爾以其對生命的敬畏和關愛,對生存的清醒認識;對生活的深厚感情創(chuàng)作出了令世人矚目的巨著《昆蟲記》。作者由熱愛自然、熱愛生命而產(chǎn)生了對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觀察中認真體驗生命的每一種表現(xiàn),并陶醉其中,樂此不疲.這繼而又支撐了學者一心探求真相的科學精神。
法布爾是法國散文作家、昆蟲學家。他細心觀察昆蟲生活,并詳細記錄下來,用大半生的時間和精力寫成十卷《昆蟲記》。
《昆蟲記》包括219篇文章,約200多萬字,絕大部分是寫昆蟲和小動物的。作者以詩意的筆觸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絢爛多彩的昆蟲世界。作者寫蟬,說它“似乎是由于自己的喜愛而歌唱的”,它經(jīng)過四年地下黑暗中的生活,才享有一個月陽光下的歡樂。作者寫蟋蟀“最低下的動物卻可以有一個完善的住宅。它有一個家,它有平靜的無上舒服的退隱之所?!鳖愃频木毭鑼懜┦凹词?。他把蜣螂寫成勤勞的“清道夫”,把毛毛蟲譽為“制造毛毯的專家”等等,貼切而有趣。
4.西頓(《我所熟悉的野生動物》作者)
上榜理由:西頓的動物故事情節(jié)曲折、刺激、有趣而又飽含深情。同時包括著大量有關大自然和動物的豐富知識,讀來既有精神上的審美愉悅又是一次知識的盛宴。
西頓是加拿大作家和動物畫家。他曾經(jīng)在草原住了很久,對野生動物的生活作了詳細的觀察和研究,在此基礎上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動物故事。他的第一部動物故事集是《我所熟悉的野生動物》,隨后又寫下了《灰熊的一生》《動物英雄》《銀狐的一生》等集子。他被公認為是動物小說的典范作家和奠基性作家。
西頓的每則動物故事都是一個野獸或動物的富有個性的傳記,它們各有一套獨特的表現(xiàn)英雄情感和行為的方式,讀來十分激蕩人心。如《狼王洛波》描寫一只異常聰慧狡黠的老狼洛波,它能識破人們設下的所有圈套。它帶領精干的狼群橫行牧區(qū),最后卻因為伴侶布蘭迦被捉而被誘捕,并抑郁而死。《阿諾》則描寫一只杰出的信鴿阿諾,翅膀上有七次光榮的記載。但在一次飛行比賽中,被一個信鴿迷捉了起來,想占為己有。兩年后阿諾才伺機逃走,對家的渴望使它不顧一切往前飛,它躲過了老鷹的追擊,卻被偷獵者打傷翅膀,慘死在鷹爪之下。
5.椋鳩十(日本著名動物小說作家)
上榜理由:椋鳩十的作品取材廣泛,構思獨特精巧,線條流暢通俗,語言樸實生動,主題鮮明易懂,但又決無說教,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感人肺腑且活潑可愛的動物形象。讀椋鳩十的作品,不但能得到許多有關動物的知識,受到良好道德品行的啟發(fā)和教育。
椋鳩十創(chuàng)作的大量動物故事多收集在他的動物故事叢書和動物故事集中?!督鹕哪_印》就是椋鳩十動物故事叢書的一種,共收了9篇動物故事:《消逝了的狐貍》把狐貍和獵狗的斗智表現(xiàn)得精彩紛呈;《黃鼠狼的城鎮(zhèn)》則是竹田市第一批黃鼠狼歷險記;《一只耳朵的大鹿》講述了一只被獵人打掉一只耳朵的大鹿帶領鹿群同獵人們共患難,最終感動獵人的故事……
6.杰克·倫敦(《野性的呼喚》作者)
上榜理由:杰克·倫敦的作品獨樹一幟,充滿筋肉暴突的生活和陽剛之氣,最受男子漢的歡迎。有人說在他之前的美國小說在寫作大都是為姑娘們寫的,而他的作品則屬于全體讀者,不但普通讀者歡迎,就是大家閨秀們也喜歡放下窗簾關上大門偷偷去品味他那精力旺盛、氣勢逼人的作品。
杰克·倫敦,原名為約翰·格利菲斯·倫敦,美國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他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約50卷作品,其中最為著名動物文學作品有《野性的呼喚》《海狼》《白牙》等。
杰克·倫敦有火一樣性格。他的血管里有火,生氣勃勃,一身丈夫氣,喜歡粗獷強烈的生活,他喜歡叱咤風云.每每參加斗爭常要斗爭到極限。他把冒險里的困難當做享受,把拓荒中的遭遇當作歡樂。我們在《海狼》里看見了許多的令人蕩氣回腸的經(jīng)歷,盡管這些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藝術的折射。
7.吉卜林(《叢林之書》作者)
上榜理由:吉卜林的作品在20世紀初的世界文壇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他本人也在190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個英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也是至今諾貝爾文學獎最年輕的獲得者。此外,他也曾被授予英國爵士爵位和英國桂冠詩人的頭銜,但都被他放棄了。他最著名的《叢林故事》是最有影響和最受歡迎的作品,一百年來被翻譯成各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叢林故事》是吉卜林的早期代表作。全書由七個獨立的中篇小說結集而成,講述了“狼孩”莫戈里和其他幾種不同動物的故事。作品中塑造了機智勇敢的“狼孩”莫戈里以及憨厚的老熊巴魯、機敏的黑豹巴格希拉、不畏艱險的白海豹柯迪克和不懼強暴的捕蛇英雄小獠里奇一迪奇等諸多個性鮮明、令人難忘的形象,故事情節(jié)驚險曲折、引人入勝。書中七個中篇除《白海豹》之外,故事情節(jié)均發(fā)生在印度,向讀者展開了一幅神秘而又壯闊的印度叢林圖卷,因此作品又充滿了別具特色的異域風情。
8.黑鶴(蒙古族動物文學作家)
上榜理由:繼沈石溪之后的又一位獨具特色的動物文學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鶴,蒙古族青年作家。作品有《老班兄弟》《重返草原》《黑焰》等。
一米九個頭的黑鶴不算帥,但有一種酷的感覺,他的身上始終散發(fā)著內(nèi)蒙古草原的氣息,長發(fā)及肩,籃球主力的體格,一身休閑打扮。給人印象最深的永遠是他穿著短袖運動衫,和他的重達80公斤的大狗在雪地里奔跑的身影。
黑鶴的童年在草原與鄉(xiāng)村的結合部度過,這樣的生活給予了他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靈感。每年他都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在北方廣袤的草地和森林游歷,這種親身傾聽和捕捉大自然最美的聲音,邂逅最隱秘動物的經(jīng)歷使他筆下的動物保持了自身的“物性”和獨有的尊嚴。在黑鶴的視野里,動物世界和人類世界是平等的,雖然人類無法進入那個浩瀚而隱秘的世界深處,但他從來不會放棄對動物世界的關注與想象。
9.牧鈴(《牧場英雄》作者)
上榜理由:牧鈴的驚險小說,可謂其佳作中的精品,作品主題圍繞“母愛的光輝”和“人性的關懷”曲折展現(xiàn),敘述方式新穎,故事情節(jié)感人,人物形象突出,讀完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牧鈴先生可謂一個傳奇式作家,有著異乎常人的傳奇經(jīng)歷。他生于城市,卻成長于牧場、林區(qū)和山村:15歲“上山下鄉(xiāng)”,做過牧童,當過農(nóng)民,下過礦井,教過學生;體格瘦小,卻喜歡探險,曾在西北的大漠落日下獨自與狼同行;如今常年隱居深山潛心寫作,作品深受廣大讀者及書店熱捧。
他從1983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至今已出版、發(fā)表文學作品400余萬字,其中在兒童文學領域卓有建樹,曾先后獲得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上海優(yōu)秀少兒圖書獎、兒童文學小說擂臺賽金獎等。著有《牧場英雄》《牧犬小亂子》《夢幻牧場》《恐怖牧場》《夢幻荒野》《艱難的歸程》《野狼谷傳奇》《荒野之王》《叢林守護神》等優(yōu)秀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10.金曾豪(動物傳奇系列作家)
上榜理由:在比較受歡迎動物傳奇系列小說里,向兒童們介紹了栩栩如生的、一般見不到的動物,介紹了動物們的原則以及生活。著有長篇小說《青春口哨》《魔樹》《狼的故事》《蒼狼》,中短篇小說集《小巷木屐聲》《九命樹》《迷人的追捕》《黑豹奇遇》《秘方秘方秘方》《獨狼》等。
主要文學成就在兒童文學,出版著作22部,另有《金曾豪文集》(四卷)行世。其中長篇小說《狼的故事》《青春口哨》《蒼狼》以及散文集《藍調(diào)江南》分別獲得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2、第3、第4屆和第6屆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睹匀说淖凡丁帆@全國新時期優(yōu)秀少兒文藝讀物一等獎。作品還獲得中宣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新時期優(yōu)秀少兒文藝讀物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和紫金山文學獎等獎項。
(圖文選自微信公眾號《行動亞洲》)
責任編輯:李娟、陳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