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俄羅斯《軍事評論》、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等媒休報道,印度陸軍開始為其先進坦克采購炮射導彈,以進一步強化“對華坦克部隊”的攻擊力。有外媒分析,解放軍為其坦克配備了比炮射導彈實用的穿甲彈,可以壓制印度裝甲兵團。
經印度內閣安全委員會批準,印度從俄羅斯采購了約1萬枚“因瓦爾”炮射導彈,用于裝備印度陸軍的俄制T-90坦克。此前印軍已將一批T-90坦克部署到印中邊境地區(qū),現在它想進一步強化對華坦克部隊的攻擊力。報道認為,印軍的這項軍購計劃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炮射導彈的射程約為5000米,理論上可以做到“先敵開火”,攻擊敵方的坦克和武裝直升機,但這對坦克的觀測瞄準系統(tǒng)要求很高。有西方武器分析人士表示,俄制坦克裝備的IK13觀瞄系統(tǒng)如果采取被動探測模式,只能發(fā)現500米以內的目標,即使采取主動探測模式,也只能發(fā)現1200米以內的目標。
俄羅斯《軍事評論》指出,雖然印度陸軍強化坦克部隊,但難以對中國坦克部隊構成威脅。報道強調,99式坦克是中國在陸軍裝甲武器領域的重大成果,其作戰(zhàn)性能達到世界一流主戰(zhàn)坦克的水平。特別是在攻擊力方面,它擁有獨特的“撒手制”。
報道揣測,解放軍在炮彈方面的技術已經爐火純青。中國工程師在M711型炮彈的基礎上開發(fā)出新型穿甲彈,它的彈體被拉長,其長度和直徑之比達到30比1,發(fā)射時的初速度提高到1780米/秒。僅這一項改進就使它的穿甲能力從原來的600毫米大幅增加到850毫米,“能夠威脅美國M1A1和俄羅斯T-90兩款主戰(zhàn)坦克”。
新型穿甲彈使99式坦克主炮的攻擊力比蘇聯2A46火炮提高了45%,比德國“豹2”和美國M1A1兩款坦克使用的RH-120火炮的攻擊力強30%。因此能夠對一些現役主戰(zhàn)坦克構成威脅,包括美國和俄羅斯的先進主戰(zhàn)坦克。中國坦克的火控系統(tǒng)配備獨立觀瞄裝置,坦克手通過激光測距儀和熱成像儀,可在彩色顯示器上鎖定目標,再瞄準開火。99式坦克還搭載了其他新裝備,包括數字彈道計算器、傳感器、多功能彩色控制面板、衛(wèi)星和慣性導航系統(tǒng)等。它們能保證坦克武器系統(tǒng)的打擊精度,并增強其攻擊力。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指出,任何國家想與中國比拼坦克戰(zhàn)力,都沒有多少勝算,裝甲部隊實力平平的印度更是如此。報道認為,在陸軍裝備生產能力上,中國已經超過俄羅斯。
報道揣測,中國新式坦克的防護能力與其他主戰(zhàn)坦克相比也不落下風。它采用傳統(tǒng)布局,發(fā)動機傳動艙在后部,指揮艙在前面。它與俄制坦克最大的區(qū)別是車體加長,裝備了功率較大的柴油機,車體的前部加裝了更大的炮塔和更厚的裝甲。
摘自《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