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綠茶妹”又同“綠茶婊”,是近年的網絡新詞與熱詞?!熬G茶妹”這一網絡用語的出現與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下社會風向的不良變化。近年來,該不良風氣非但沒有得到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甚至已彌漫到純凈的高校校園之中。經調查發(fā)現,女大學生群體中不乏“綠茶妹”群體,女大學生被包養(yǎng)與求包養(yǎng)相關事件常見諸各類新聞媒體中,可見此風氣嚴重侵害了當代年輕大學生群體,影響甚為惡劣。此現象也從側面反映出當下大學生的思想混亂和精神缺失問題。基于此,本文便著重對當下高校校園里這一特殊群體——“綠茶妹”進行深入調查,希望通過此文引起社會關注。
關鍵詞:綠茶妹;女大學生;社會風氣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2-0131-04
大學生群體是現今青年群體中文化程度較高的一部分,其中的女大學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青年大學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社會發(fā)展的前進方向,但這些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加速發(fā)展、物質社會的不斷膨脹,拜金及享樂主義的作祟,種種原因使得處于高校轉型期的一部分女大學生在物質的黑洞中迷失了自己,靠出賣自己年輕的身體來獲取物質上的享受,成為“綠茶妹”群體中的一員。雖然我國現行法律對于色情產業(yè)的絕對禁止,可部分心懷鬼胎的人依舊利用法律的空白和女學生年輕無知的心理謀取利益,使得這種光鮮亮麗的外表下“綠茶妹”群體有增長之勢,不良風氣蔓延,現狀令人深思。本文便是經過調研之后曝光這一特殊群體,并剖析此群體出現的不同原因。
一、高校女生“綠茶妹”群體的分類
“綠茶妹”雖是2013年網絡中出現的新詞匯,可溯其本,便可探尋到“援交”一詞,源自日本,指在校女學生以色相換取交際費用,即“援助交際”。通過有關資料和部分文學、影視作品顯示,在日本的很多學校的學生群體中,“援助交際”頗盛已有多年。此現象不僅存在于日本高校里,而且在中學之中也很多。難以相信的是,近年來,此風竟漂洋過海,刮到大陸,侵襲到我國高校校園之中來。高校校園本該是紛擾社會中的一方凈土,女大學生更是無數人眼中的天之驕子,但在求學的菁菁校園里,竟出現了這樣令人擔憂的現象,實在令人痛心。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大學生,按理說應該比一般女性智慧更高,素質更好。然而,淪為“綠茶妹”的女大學生袒胸露乳的照片讓人看著倍感難堪,人們不禁問一句:“當今的女大學生到底是怎么了?”
在通過調查、資料分析、整理后,大學校園“綠茶妹”可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經濟困難型
自幼父親去世,與母親和弟弟相依為命的廣州女大學生郭芳,出于“被迫”、“無奈”的原因接受“被動包養(yǎng)”。溯其原因,郭芳有難以承受的巨大經濟壓力,盡管“被動”但還是選擇了“綠茶妹”這條表面輕松的路。據調查:“1997年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制以來,我國每年大學生在校期間每年平均學費為6 336元,至今高校學費仍呈遞漲趨勢,部分高職院校和民辦高校學費更高達數萬元”[1]。新華網在2005年首次調查我國特困生,調查顯示大學學費相當于農民35年收入,央廣網教育頻道2013年2月調查顯示,中國大學學費25年間上漲至少25倍。據專家估計,貧困生在高校的平均比例高達25%,全國在校大學生中貧困生超過300萬人。面對高昂的學費,加上生活費、書本費等其他費用,對于廣大的農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而言,是完全不能負擔的。因此這樣大的環(huán)境培育了“綠茶妹”生長的沃土,以美貌、青春和肉體換取金錢來減輕家庭負擔使得部分女大學生被迫成為“綠茶妹”。2010年,一個網名叫“未來廚娘”的網友在國內某知名論壇發(fā)表《謹以此紀念我的被包養(yǎng)時代》一帖[2]。“未來廚娘”在貼中說明自家條件還不算特別差,可是高昂的支出讓她覺得愧對父母,想為其減輕經濟負擔而在偶然條件下被人包養(yǎng)。勤工儉學崗位畢竟是少數的,在外兼職耗費時間耽擱學習收益低,在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的心理壓力下,“綠茶妹”這一“捷徑”成為女大學生的一條新出路。這種類型的綠茶妹大多只是在大學學習過程中面對經濟上的壓力形成的,部分女大學生會在畢業(yè)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淡出“綠茶妹”這一群體。
(二)渴望“成功”型
這種類型的綠茶妹多出現在藝體類女大學生身上,她們大多外表靚麗,身材高挑,各方面條件俱佳,最重要的是在現今娛樂界發(fā)展蒸蒸日上的今天,她們個個都懷揣著成為大明星的希冀,可現實中可以走上明星路的只是鳳毛麟角,更多的是無助的迷茫。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中部分居心叵測的人利用年輕女大學生這樣的心態(tài),引誘甚至欺騙部分藝校女大學生走上“綠茶妹”的道路,也是現今娛樂圈所謂的“潛規(guī)則”。新華網在2008年7月12日發(fā)文《揭秘:藝校女大學生自述被富商包養(yǎng)的生活》[3],該文報道四位被包養(yǎng)的藝校女生的情況。不難發(fā)現,這四位女生都懷揣著對夢想的無限渴望來到校園,打著實現夢想的幌子被他人包養(yǎng),甚至“求包養(yǎng)”。Angela描述藝校女生中“我們很多人,就是帶著明星夢來到這里的”,劉潔在大二自取藝名,一方面希望自己保持純潔,一方面“潔”音同“捷”,又包含著對成功的迫切渴望。明星夢的沖擊,娛樂圈的混亂,這些女大學生在夢想的光環(huán)下逐漸迷失自我,喪失方向。文中大二的曉羽一句“很多人認為,藝校女生就是思想浪漫,很‘瘋’的一群,其實我們都現實到了骨頭里”[3],這句話則點出她們青春靚麗外表下內心真實的想法。絕不能把原因僅僅追究在自身渴望成功上,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家庭、學校教育的缺失,人們對成功的錯誤定義,社會道德標準的下滑等諸多原因讓這群女大學生在追尋夢想的路途上走得更為艱辛。
(三)愛慕虛榮型
一名山東淄博的高校女生在網絡曬出“求包養(yǎng)”廣告。一句“不是我物質,只是現實的社會中,沒有不讓現實逼得不物質的”,道出當代部分女大學生貪圖物質享受,攀比虛榮心理較強,而部分虛榮心較強的在大都市高校中的女大學生又成為“綠茶妹”群體中的一部分。改革開放至今,我國的經濟突飛猛進,一躍成為世界上經濟總產值第二大國,基本步入小康社會。反觀市場的擴大化和經濟的高速化,文體教育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滯后于經濟的發(fā)展,整個社會出現世俗化、功利化,人們物質欲望極度膨脹,價值體系在某個層面而言似乎以金錢為標準,一切都要講實惠、講實用,一切都向“錢”看。大眾傳媒和廣告宣傳的功利主義和物質主義隨處可見,深深影響著在校大學生,使其價值取向趨于功利化和物質化。部分大學生在生活中對于物質財富的追求甚至超過對知識的學習,貪圖享受,急功近利,大量追求感官刺激和肉體享受。菁菁校園,這小部分學子心態(tài)浮躁,難以安于學業(yè),不少學者也是萬般無奈,焦心勞思。女性在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總體上更為感性和浪漫。相較于男性,女性更為偏重物質消費和情感享受。成長途中,由于三觀的不穩(wěn)定,小部分女大學生特別追求外在美和物質享受,盲目從眾和攀比,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和精力追趕時尚,購買高檔衣飾和化妝品?;蔚南M觀容易導致這部分女性盲目消費、超前消費??捎忠蚣彝l件的限制,沖突之中部分女生便選擇了成為“綠茶妹”這條看似簡單又光鮮亮麗的歧途。為維持高消費下的享樂,有的女大學生不惜出賣自己的青春和肉體換取錢財以滿足虛榮。如某網站對女大學生被包養(yǎng)情況的調查中一女生如此說道:“這個世界沒有白吃的午餐,做什么都要有資本,而我的美麗就是我的資本。我知道曾某有家庭,也知道自己不愛曾某,但我向往那種無憂無慮的優(yōu)裕生活,我要過快樂的日子。在大學生里其實有不少同學追我,但我想要的那些男生都給不起,而他們能給的浪漫又是我不想要的。既然有曾某這種又體貼又有錢的男人,我沒有理由放過,我要趁著年輕撈一筆,享受有錢的生活”[4]。Chinajoy游戲展曾令國內一片嘩然,很多Show Girl都是女大學生。據子進爵教育網了解,不少Show Girl都是“明碼標價”,只要價錢“合適”,不但可以提供相應服務,而且還可以包養(yǎng)。攀比之風的盛行,部分女大學生心智迷失,同學誤入歧途后甚至因為虛榮心作祟盲目追隨,認為年輕與美貌需要通過被包養(yǎng)而證明,以致同學之間相互影響成為“綠茶妹”。
(四)性開放型
“談性色變”到“約炮”的轉變一方面說明人們在性方面變得開放和包容,另一方面說明中國在性教育問題上的畸形脫節(jié)。正如我國著名性學家李銀河所說“中國人沒有把性自由作為性開放的口號提出來,而是在行為上廣泛地模仿著”[5]。性開放型的“綠茶妹”多屬于在校女大學生中已有過戀愛經歷的一部分群體,她們在戀愛過程中已有過性經歷,或是在戀愛中受到過一定的戀愛傷害,如遭遇背叛等原因,心中生出報復前任的不成熟的思想,因此盲目地糟踐自己的身體,以達到心理的不正常的平衡。在客觀方面,也是社會中網絡交友、社交交友飛速發(fā)展催生出大量“一夜情”、“性伴侶”等不正當現象,使得女大學生傳統(tǒng)禮制與觀念極速地裂變,在性觀念中缺少了正當的引導,甚至部分女生以自己比起其他的同學先有性經驗而感到自豪。自由戀愛的風行,女性自身需求的訴求等使得部分女大學生在沒能學習正確性知識的情況下僅為生理愉悅隨意發(fā)生關系,而后在對方金錢的轟炸下,誤認為這就是愛情,淪為“綠茶妹”。
(五)受騙淪落型
大量案件顯示,不少女大學生被“有心人士”騙財騙色。主要分為包養(yǎng)情人和介紹工作兩種類型。社會功利化趨向和浮華之氣讓處于弱勢地位的女性更加缺乏安全感。調查顯示,78%的女性對未來另一半有成熟穩(wěn)重,能夠照顧自己的期待。女大學生離開父母身邊,對于大學的不適應極易被成熟男人的關懷備至和財力所吸引。2014年12月,《南方都市報》報道貴州一易姓女大學生找工作受挫后被一梅姓男子包養(yǎng),據她本人所言,被該男子對她的照顧和錢財打動,想過和他結婚,直到意外懷孕后才知曉對方尚有家庭,從未想過離婚。同一時期,寶雞市公安局金臺分局中山東路派出所接到北京某電影學院一名大一女生田某的報警。據悉田某微信上一男子自稱演藝經紀人,可以把她介紹給電影投資公司老板包養(yǎng),以此獲得拍攝片場的機會,而后被該男子騙財騙色。這種類型的女大學生多在初入大學時期或者畢業(yè)前夕成為“綠茶妹”,大多在被騙自我覺醒后就會走出這樣的困境,但不排除少數女生會越陷越深。
二、高校“綠茶妹”現象的成因透視
在調查中,私下采訪這些女學生背后的動機的時候,竟有些女生不以為然地說“20多歲的人了自己掙不到錢,還用家里的錢難道不會覺得羞愧嗎?”、“都是大學生了,還把‘第一次’看得那么重要?”這些話語令人目瞪口呆,年輕的女大學生們竟滋生如此思想,似乎給高校女生蒙塵,讓世人詬病整個女大學生群體。事實上,絕大部分的高校女生是有著健康良好的思想道德標準,也能基本對自身進行正確認知?!熬G茶妹”作為一個小群體,究竟該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么?下文試做分析。
(一)客觀現實層面
1.高校資助貧困生的政策尚未完善,助學貸款未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
在前文的分析中,我們已經分析了現今隨著物價的上漲,面對生活里所需的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用逐年增長,致使家庭貧困的部分意志薄弱的大學生最終走上這條崎嶇的彎路,但這是淺層面的現實矛盾。從深層次來看,盡管國家已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獎助貸補減”貧困生資助體系,但是面對如此龐大的貧困群體,加上政策在落實過程中的各種偏差,目前的助學機制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資助政策的亟待完善,助學貸款規(guī)模欠佳,對于西部地區(qū)和偏遠地區(qū)的貧困生來說,申請政府支持和助學貸款尤為困難。此外,助學貸款的申請需要各類相關材料,貸款機構會根據提交材料的完善程度決定是否貸款和貸款的金額、比例等。以筆者的親身經歷為例,在辦理助學貸款時,家母專程從外地趕回家鄉(xiāng),歷時近一個月從各個部門取得相關材料,最后貸款機構根據材料在減少1/3的金額后終于完成貸款。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助學貸款的最高額度是6 000元,僅包括學費和住宿費,生活費、考試費、書本費等各種費用仍需學生家庭自行解決。對于特困生而言,舉全家之力,負大量外債才有可能供給一個學生大學時期的開銷。在筆者的走訪中,發(fā)現各類高校獎學金、助學金比例有著嚴格的限定,例如在省內某高校某一學院全年僅有一名國家獎學金和一個國家助學金的名額,而且該同學取得獎學金后需繳納部分給學院或班級。此類情況只適用于品學兼優(yōu)的特困生。許多貧困女大學生在各方面的困難之下選擇外出兼職,以解決部分生活開銷。然而,大學生兼職工作量大,工作時間長,價格低廉?!熬G茶妹”這一看似輕松省時又賺錢的出路成為小部分迷失學子的新選擇。因此高校資助貧困生的政策尚未完善,助學貸款未達到一定的規(guī)模是使得高校中部分貧困女大學生走上歧途的原因之一。
2.就業(yè)壓力加大,女大學生遭遇就業(yè)歧視
2014年6月,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yè)季”,國內高校畢業(yè)人數約為727萬,同時遭遇30萬人左右的“海歸回國潮”,就業(yè)形勢極其嚴峻。大學生就業(yè)壓力逐年遞增,女性大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前景更為低迷。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同學歷層次、同專業(yè)的應屆女性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前景比男性低出二十四個百分點。筆者走訪川內數家大小企業(yè),大多數用人單位表示盡管女性能力總體提升,可能還超過同批次應聘的男性大學生。然而考慮到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工作耐力、決斷力、影響力等方面低于男性,尤其女性在婚后重心轉移,不確定因素大大增加,總體上看雇傭女大學生會增加經營成本。所以,同等的條件下,男性往往更受用人單位青睞,這也增加一分女大學生在就業(yè)時的阻力,形勢更為嚴峻。
同時,現代社會是一個人際關系網絡化的時代,是否擁有廣闊而良好的人際關系影響著能否找到一個好工作。文東茅教授研究發(fā)現: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畢業(yè)生,其家庭背景越好,畢業(yè)時的落實率和起薪就越高[6]。
面對社會資本在就業(yè)市場作用越來越大的現狀,小部分女大學生忘卻初心,放棄對事業(yè)的追求,轉而選擇出賣青春與美貌換取錢財,小部分女大學生則企圖通過被包養(yǎng)積累社會資本,步入“上層社會”,改變自我命運。某藝校女大學生“那時深藍”說:“沒有人會再相信老老實實做一個學生可以看到未來,才華不是對未來安全的資本,而既得的利益才是真實的”[7]。剛開始看到那個男人,她覺得厭惡,“然而,當后來他提到他的導演身份的時候,我卻突然來興趣了。我不知道為什么,也許我害怕個人奮斗的艱難。害怕會輕易失去對以后的信心。我收了他的名片,也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7]。來自貧困家庭的女大學生在就業(yè)時,除了會遭遇性別上的歧視,還有家庭背景的歧視。當下中國教育體系尚未完善,家庭承擔的教育成本極其高昂,學生升學條件過于嚴苛,親人的殷切期望,自身多年的努力和堅持,夢想似乎在跨越大學這一門檻后近在咫尺,然而一定的社會資本和人際關系可以超越規(guī)則找到一份高薪輕松的工作時,對于未來的美好幻想似乎一瞬間被擊碎。部分女大學生,因為經受不住這么大的委屈和壓力,傍大款、找靠山便成了她們眼中的一條“捷徑”。
3.高校思想性教育效果欠佳,教育人文哺育功能迷失
大學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等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女大學生處在該階段,極易受外界行為、思想的影響導致發(fā)生轉變。然而我國高校校園,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過于寬松,高校對女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與引導也出現松懈。如今在高校校園中出現:如夜不歸宿、經常逃課、生活消費高昂等現象已經層出不窮,甚至部分高校里對于大學校園內“綠茶妹”選擇忽視和不作為的方式。高校對女大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開展科學的性教育和婚戀教育缺失,對校園內部和四周網吧、歌舞廳等娛樂性場所的營業(y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等等原因致使女大學生對自己即使走錯了道路、受到侵害,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據報道:湖南某學院校內以“學生活動中心”為名開了一家KTV,提供有償陪唱服務,KTV領班、部分陪侍人員為該校女生[8]。高校校區(qū)內部出現提供有償服務的營業(yè)性場所,而且是打著“學生活動中心”經過學校后勤部門審批通過后創(chuàng)辦經營,更為過分的是該KTV主動招攬本校女大學生擔任陪侍人員并不對其進行人身保護。這樣的事件出現時,社會應當首先問責高校,營業(yè)性場所的建立必然會對在校大學生心理和校園文化產生不良影響,學校的保護傘為該KTV的經營敞開綠燈,甚至以本校女生作為宣傳和經營手段,難道這是我國高校進行的“對口教育”嗎?校方態(tài)度表示默許和支持,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排除小部分女大學生在所謂的“學生活動中心”的KTV勤工儉學時難以逃避誘惑,甘心走向“綠茶妹”這一歧途以賺更多的錢。如何更好地發(fā)揮學校應有的育人功能,這一點亟須每個高校管理者思考。
4.媒體的炒作,對負面影響推波助瀾
上文提到的關于女大學生的負面事件確實存在,但絕不是那么夸張和驚悚。各大網站的論壇和博客或多或少地存在關于女大學生被包養(yǎng)的新聞和網友發(fā)表關于的“綠茶妹”的故事。網友對此態(tài)度多樣,部分網友認為事不關己,極少數網友表示支持,更多的則是把自己放在較高的道德高度,一味地對其進行批評和質問。似乎女大學生這個群體思想腐化,都在主動或被動地成為“綠茶妹”。面對這些信息時,人們往往不會考證事件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思考現象背后的原因和矛盾,僅僅針對這一小部分群體責備當今大學生素質低,傷風敗俗,毫無羞恥心和道德感。其實這也與媒體、網絡缺乏管控關系密切,很多信息未經審核進入公眾視野,出現問題時懲治廣度和力度也不夠。而當人們評論時,往往都是肆無忌憚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進一步引導不良的輿論走向,卻很少有人去探尋信息的真?zhèn)纬潭群捅澈蟮纳顚哟卧?。?009年7月份,網絡上廣泛流傳《上海女大學生包養(yǎng)價格表》,在這份價格表中,上海高校女生的包養(yǎng)年費用從2萬元到50萬元不等,一般學校排名越靠前,價格也越高[9]。當時在網絡上引起不小的轟動,還有網友笑稱,看來這年頭文憑還是管點用。后來經查證,這條信息并不屬實,僅僅是某網友的無聊惡搞。直到警察介入并發(fā)表聲明,這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才淡出人們視野。前幾年內地某著名相親節(jié)目中形形色色的女嘉賓為自己炒作,在節(jié)目中不斷地發(fā)表著自己“獨特的、前衛(wèi)的”的思想,如某嘉賓說“我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車上歡笑”等言論對年輕的女大學生們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消極影響。
可見,媒體和網絡在加速、擴大信息傳播的同時也帶來不少弊端。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著重追求收視率和關注度,對一些丑惡思想和觀念進行大量炒作,或是對尚未證實或是子虛烏有的事件進行虛假報道。當然這與一些國人素質較低,審丑為美,喜愛低俗、丑惡的節(jié)目有關。出現女大學生成為“綠茶妹”這樣的負面新聞時,人們獵奇獵艷的心理驅使增加關注度和討論度,最終造成三人成虎的局面。部分媒體恰是抓住這一心理,過分迎合市場,放棄道德和人文,只為提高收視率和經濟效益擴大宣傳、肆意渲染,違背傳媒的基本原則。這樣的行為在短期內吸引到人們的眼球,然后后果卻是不堪的,既損害女大學生的形象,敗壞校園風氣,又增加人們對女大學生的“標簽”。
(二)主觀意識層面
1.性觀念日益開放,使得少數女大學生產生認識偏差
在調查中,最令筆者尷尬的瞬間是當問到這些女大學生為什么會走上這條道路時,有個女生理直氣壯地說“都是大學生了,還把‘第一次’看得那么重要?”,聽了她的話后,我們彼此都很難理解對方,在她們的世界里,認為十幾歲有性行為是很正常的。剖析這一細節(jié),社會越來越開放,相應地大學生的性觀念也越來越開放,傳統(tǒng)的婚姻愛情觀念已被許多大學生當成笑話拋在腦后。2004年,首都師大性健康教育中心對中國近30所大學一萬名在校生性行為觀念進行的調查表明,“有性行為的男大學生高達15.7%,女大學生為5%;贊成婚前性行為的男大學生為57%,女大學生為26.7%,他們認為婚前性行為是他們的私事,只要不做違法的事,別人無權干涉”[10]。另據吉林省婦聯(lián)對吉林大學等五所高等院校的女大學生進行的專題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女大學生只有43.7%的人反對“傍大款”、“綠茶妹”;有21.2%的人認為“很正常,每個人追求不同”;33.7%的人認為“無所謂,但自己不會去做”;l%的人表示“贊成,有機會自己也會這么去做”。有些大學生認可商業(yè)性性行為,認為大學生成為綠茶妹是“個人的自由”、“只要是自愿的也沒什么不可以”、“這只不過是賺錢的一種方式而已”[11]。在追求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多元的今天,這部分人使出現偏差的女大學生輿論壓力減小,個性解放衍生為個人主義。缺乏良好的自我約束和道德修養(yǎng),迷失在這茫茫夜空。
2.消費主義侵襲,享樂拜金思想橫行,自身立場不堅定,不能抵制住外界的誘惑
前文的綠茶妹類型分析中已經提及這點原因,在經濟開放的同時,各種西方思潮也涌入我們的思想。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的思想觀念越來越嚴重,部分意志薄弱的女大學生更是難以抵擋這些腐朽思想的侵蝕,所以沒能保持自己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身價值觀在這現實大潮中發(fā)生改變——極其注重物質利益,不顧一切地追逐金錢,相應地還滋生出享樂主義,不甘于“坐冷板凳”,沒有學術鉆研精神,偏重物質享受,愛慕虛榮,衣食住行要求高檔昂貴,越是昂貴越是標新立異越是合適自己,盲目追求時尚,崇尚攀比。在調查中,一個女生告訴我們“社會太現實了,什么都不能確定,什么都不敢相信,只有金錢才能讓我擁有安全感,只有花錢才能讓我擁有滿足感。”因此本該純潔的花兒被內心的墨跡染黑、侵蝕。
3.女大學生婚姻觀和擇偶觀的改變
當代女大學生對待婚戀時更為理性和現實,既要“面包”也要“鮮花”。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開放,擇偶觀變化明顯,表面上看,當代女性一改婚姻被指定的局面,普遍呼喚愛情,以愛情作為婚姻的基礎,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絕不是這么簡單——實際擇偶中,尤其到談婚論嫁這一步時,對方的出身、學歷、家庭條件、工作、發(fā)展前途等會直接影響一段婚姻的成功與否,似乎婚戀已成為改變自身乃至家庭社會地位和經濟條件的跳板、捷徑。同時,社會對于婚前性行為,甚至性交易出現包容和接受的趨勢。女大學生性觀念的解放,性與生育、愛情與婚姻的分離,使得道德修養(yǎng)被逐漸消減。在部分女大學生心中,愛情、婚姻和性三者是毫無聯(lián)系的,這樣的觀念為“綠茶妹”的產生起到促進作用,也為其提供了不正確的心理支持。
三、結語
在調查過程中和對這一小部分群體接觸后,筆者盡可能理性和客觀地進行調研和分析,得出的結論也驗證事先設定的假設:社會對于“綠茶妹”的理解含有偏差,這一群體并非網友想象中的那么頹敗與不堪,她們對美好的愛情、婚姻和人生抱有憧憬和向往,大多數沒有心理問題和犯罪傾向。在大學期間,女大學生既要面對大學畢業(yè)后生活、思想上的獨立,又要面臨就業(yè)的巨大壓力和歧視。小部分女大學生在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和婚戀觀上出現短暫的迷失,在社會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對物質的強烈渴望讓她們走入形而下的歧途。人們對于“綠茶妹”這一群體應多些理解和指導,而非絕對的謾罵與批評。至此,筆者希望此次調研能引起重視,使面對十字路口的高校女生在做出人生選擇時少一些迷茫,多一些理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避免誤入歧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與踐行可行而又必要,并不僅僅針對這一小部分誤入歧途的女大學生,更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每一位公民應有的基本素質和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曹姍.女大學生被包養(yǎng)現象的原因淺探[J].論壇,2013(6):109-110.
[2]未來廚娘.謹以此紀念我的被包養(yǎng)時代[DB/OL].[2015-04-20].http://tieba.baidu.com/p/1022445640.
[3]揭秘:藝校女大學生自述被富商包養(yǎng)的生活[DB/OL].新華網,[2015-04-20].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8-07/1
2/content_8534065.htm.
[4]孫瓊如.天使在墮落——對女大學生被包養(yǎng)現象的社會學思考[J].中國青年研究,2008(5):77-80.
[5]李銀河.性文化研究報告[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65-66.
[6]文東茅.家庭背景對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及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7):58-61.
[7]陳梅.道德教育的時代困境:如何對待女大學生被包養(yǎng)現象[J].青春歲月,2012(2):338-339.
[8]高校校內驚現有償陪唱KTV,在校女大學生當三陪[DB/OL].東方網,[2015-04-20].http://news.365jilin.com/
news/20120520/240040.html.
[9]上海各高校女大學生包養(yǎng)價格表曝光[DB/OL].新浪論壇,[2015-04-20].http://edu.sina.com.cn/bbs/2013/0927/
1355027792.html,2013-09-25.
[10]中國大學生性觀念開放驚人,引來“友邦驚詫”[DB/OL].東北新聞網,[2015-04-20].http://news.nen.com.cn/723446
09522450432/20041126/1553774.shtml.
[11]張小勇.女大學生功利型婚戀觀透視[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