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如今網絡技術高度發(fā)達,在教育教學中也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尤其是在音樂教學工作中,將網絡作為基礎的平臺,不僅可以豐富課堂的內容,還能夠不斷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儲備。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所以說,這種教學模式在實際的音樂課堂上得到了廣泛地應用。本篇文章中,筆者主要對網絡平臺為基礎的音樂教學進行深入介紹和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的音樂教育工作人員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網絡平臺;音樂教學;應用模式
從音樂教育開始到現(xiàn)在,經歷了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同時也進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總體上看,音樂教學模式優(yōu)勢越來越突出,教學的進步不斷克服了音樂學習中的諸多困難,還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目前,我國社會已經是一個典型的網絡社會,網絡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各個領域。在音樂的課堂教學上也將網絡教學模式應用到其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網絡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特點和作用
(一)在音樂教學中網絡技術的特點
1、交互性。由于網絡本身具有較強的豐富性和形象性,在音樂教學中,將網絡技術應用到其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聯(lián)系,還可以促進交流。另外,教師和學生還可以根據某一特定的問題來進行探討,可見技術的交互性相對將強。2、開放性。所謂的開放性就是網絡技術的應用不受教學工作的限制,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無法阻止網絡技術的應用。在音樂課堂上,學生們可以發(fā)散思維,選擇適合自己的手段和方式。3、個性化。由于學生們的自身經歷、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的方式不同。因此,在音樂教學課堂上,采用網絡教學的形式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促進教學的高效進行。4、協(xié)作學習。在網絡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分為不同的小組形式,同時還可以以情境設置的方式為主,將互動機制融入到教學的過程當中,提升學生學習之間的協(xié)調性,共同促進教學模式的高效性。
(二)網絡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1、提升學習效率和質量。在音樂課堂上,能夠應用的網絡技術主要是在聽覺和視覺上能夠產生一定的刺激,并且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們學習興趣的技術類型。學生們能夠積極地學習音樂,主要是對音樂這一學科具有極大的興趣,同時還能夠對知識間的聯(lián)系進行徹底的理解,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和領悟能力。學生自身的聽覺和視覺就有一定的靈敏性。網絡技術的應用形式比較廣泛,針對不同的樂理知識,可以采用不同的網絡技術形式,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有效的提升了教學的質量。2、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動機。在對音樂知識進行探討和分析的過程中,將網絡技術應用到其中,主要是借助一定的食品、圖片以及聲音等手段。這些內容在提升學生們理解能力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還能夠增強音樂課堂的生動性與活潑性。只有學生們能夠從課程中體會到愉悅感,積極性就很容易被調動。眾所周知,興趣是一切行為的源頭,所以說,激發(fā)學生們學習音樂的熱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所在。3、提高信息增值率。網絡上的信息量紛繁復雜,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和教學方式的特點來選擇科學合理的信息。而且,網絡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信息的增值率在不斷提升。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看,并沒有涉及到網絡資源這一概念,因此,信息量相對比較缺乏。所以說,教學模式比較老套。將網絡教學模式應用到音樂教學的課堂中,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果,還可以節(jié)省下較多的教育費用??梢姡岣咝畔⒃鲋德实闹匾员容^突出。
二、網絡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主要模式
(一)示范+講解
從本質上看,這種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主要是以教師對音樂知識的講解為主,然后通過各種方式來對講解的內容進行展開,進而知識的二次傳達。但是,在網絡為主的教學模式中,主要以教師的示范和講解共同作用,形成一種全新的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也對知識進行講解,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掌握程度來找到有助于理解的多媒體資料,學生們還可以對不理解的內容進行及時詢問,不需要等到課下來進行統(tǒng)一提問。這樣一來,教學過程中就存在著反饋的環(huán)節(jié),增強了教學的互動性,可以有效的拓寬學生們的思維。
(二)模擬+情境
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可以將音樂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型,第一是無背景無意義的音樂,第二是有背景有意義的音樂。這兩種音樂需要采用不同的欣賞標準來欣賞和學習。實現(xiàn)以網絡教學模式為主,主要就是通過設置情境的方式來對音樂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的表達。在課堂上,學生們可以通過自身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實現(xiàn)表演、游戲等模式的相互結合,以創(chuàng)設情境為主,將學生們吸引到音樂的盛宴當中。這種教學模式是現(xiàn)如今我國音樂教學課堂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模式。另外,教師還需要充分發(fā)揮網絡的優(yōu)勢作用,實現(xiàn)以幻燈片或者是其他音頻和視頻的形式來展現(xiàn)音樂的美感,實現(xiàn)具體和抽象的相互統(tǒng)一。根據音樂類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課堂教學方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一種極大的沖擊。
(三)示范+講解
將網絡技術應用到音樂教學的課堂中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但是在教學進行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比如,教師需要在課程進行之前,將音樂教學的內容通過各種教學儀器來進行展現(xiàn)。其中包括教學過程中所應用的網絡技術和各類硬件設施等等。另外,還需要對教學的內容和課件類型進行檢查,播放器是否可以成功對課件進行播放。只有做好準備工作才能夠減少音樂教學中的錯誤。在教學中,應該以教師示范和講解共同進行的模式,找到最佳的教學進行點,提升課堂教學模式的高效性,將網絡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具體的課堂教學中。
(四)參與活動式模式
音樂教師、學生與媒體三者構成了等邊三角形表明音樂教師與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同時進入音樂教學活動,并通過平等友好協(xié)商的方式,共同展開音樂學習和教學討論音樂教學以音樂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活動為主體,學習者與媒體可以展開人機對話,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起到指導學生學習,檢驗音樂學習效果的作用。隨著視聽科學技術的開發(fā)逐步成為21世紀重要的音樂教學模式,電腦畢竟不能替代人腦,程序永遠不能替代人類的思維,在當今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音樂教學中的背景下,音樂教師更應當特別重視開發(fā)音樂的個性、情感和審美功能,完成好學生的音樂藝術輔導咨詢任務,因為我們培養(yǎng)的是有豐富情感的活生生的音樂人,不是一臺只會彈彈琴唱唱歌的冷冰冰的音樂機器。
三、結語
信息技術對于很多行業(yè)都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對音樂教育事業(yè)也是這樣,在音樂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教師教學的靈活度,使得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對于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音樂教學中一定要不斷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何克抗.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層次整合的理論與方法[J].電化教育研究,2005(01).
[2]焦瑤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問題與對策[J].電化教育研究,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