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樂其師而信其道”。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老師喜歡、信任、尊敬,則對其所教學科會有較強的興趣,并能主動接受這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相對來說,其課堂氣氛也就會相對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反之則上課易走神,進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梢娙谇ⅰ⒑椭C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的作用。那么該如營造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呢?
關鍵詞興趣樂其師而信其道尊重愛護
“樂其師而信其道”。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老師喜歡、信任、尊敬,則對其所教學科會有較強的興趣,并能主動接受這位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相對來說,其課堂氣氛也就會相對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反之則上課易走神,進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可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的作用。那么該如營造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本人認為英語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偉大科學家布魯納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背踔袝r期一些同學學習英語成績較弱,并不是他的學習英語的能力差,而是他過早的已經(jīng)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時候我們英語教師要想辦法去提起他們的興趣,才能使他們快樂走上學英語的道路上來,而不是痛苦繼續(xù)學下去。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的強大動力,只有當學生喜歡學、要求學,有迫切的學習愿望時,才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所以,我現(xiàn)在不管是教初中還是教高中,如果我遇到了學習英語較為困難的學生時,我并不急于教授給他們過多的知識,這時就要借助我們英語教師人格魅力,你首先得讓他們喜歡上你這個老師,讓他們對你感興趣,他才會對你的課感興趣,故而才會對英語這門學科感興趣。
初中英語教師和高中英語教師經(jīng)常會抱怨自己的學生多差多差,很少去先想自己身上的問題,其實,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在于我們英語教師自己。一位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里的樂善會忘,在于我們去培養(yǎng),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一定是我們前期強迫加指導式的教育方法。
尊重愛護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信其師。教師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強制的手段———訓斥、羞辱、向家長告狀等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強制性的教育,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反感甚至恐懼,也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那些真正犯了嚴重的錯誤,必須教育,或適當?shù)挠柍馍踔列枰c家長交流的,我們也應在訓斥、和與家長交流中照顧到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讓學生和家長意識到你是真正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的,讓他們體諒到你的苦心與真誠?;蛘哂脗鹘y(tǒng)的辦法———打一巴掌,再給個糖吃。
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告訴自己的孩子們,你是和他們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教學相長。這真是一個真理,這幾年我總結的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很大一部分來源于我的學生。我把他們教得非常好,我很自豪,但我也非常欣慰,我也提高了很多,這些東西是從書本上無法學到的。教師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英語。同時教師的尊重、愛護,有利于保持學生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取得學生的信任,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一、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引導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1.把微笑帶進課堂,讓學生親其師。我們英語教師有時候的一個小小的舉動,或交流方式對我們的學生影響是巨大的。教師一個友好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一個會意的眼神和一個輕微的觸摸,都會使這些十來歲左右的學生感到格外的親切。若能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歡樂帶給學生,學生就會格外親近你,格外喜歡你。這樣,他們特別愿意接受你說的話,愿意模仿你的愛好———英語。
2.尊重愛護每一個學生,讓學生信其師。教師不要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強制的手段———訓斥、羞辱、向家長告狀等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強制性的教育,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反感甚至恐懼,也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說英語。同時教師的尊重、愛護,有利于保持學生良好的心境,保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取得學生的信任,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3.參與學生的活動,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愛其師。嚴而有度,嚴而有愛。這是我這十幾年教英語這門學科的一點點感悟,一旦你的學生愛上了你的課堂,自主學習能力的爆發(fā),不是被動的,而是積極主動的。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外,還要重視與學生課堂外的情感交流。若能參與學生的課外活動,更能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和學生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做學生的朋友,讓學生覺得可以和老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tài)。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與意志,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以從感情層面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營造和諧、寬松、愉快的教學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師上課要情緒飽滿,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教師是學生學習情緒的主導者,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情緒飽滿,充滿自信,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走進課堂,以良好的情緒影響學生。
2.適當運用體態(tài)語言,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謂體態(tài)語言,就是借助人們的身姿、動作和面部表情等來表情達意的、無聲的信息系統(tǒng),而且是小學生記憶中最重要的思維形式———形象思維。例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于不注意聽講,不認真練習口語的學生,可以目光示意使其集中精神聽課、練習。既可節(jié)省教學時間,又可減少語言的重復,改善課堂氣氛。教師適時地運用體態(tài)語言,不僅有助于組織教學,而且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輕輕點頭,即對學生的答案作了肯定;如果微笑著輕輕搖頭,就表示“你的發(fā)言有誤,再想想?!边@比直接說“你說錯了,還不注意聽講?”更讓學生易于接受,而且有鼓勵作用。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能把教學內容同時用體態(tài)語言栓譯出來,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在教學牛津版小學英語4A,Unit 2中的Read and act時,就充分結合了體態(tài)語言。內容如下:
Liu Tao:Hello,Nancy. (微笑,揮手致意)
Nancy:Hello,Liu Tao. (微笑,揮手致意)
Liu Tao:What’s that on the desk?(手指課桌上,伸頸張望,臉做疑惑狀)
Nancy:It’s a photo.(在自己的臉部畫一個方框,然后把課桌上背轉的照片正向大家)
Liu Tao:Can I have a look?(用食指和大拇指圍成圈放在眼睛上,頭向左向右各擺動一次)
Nancy:Sure.(臉露微笑,雙手向著照片的方向攤開)
配合這段教學內容,教師設計了一系列體態(tài)語言,使得教學語言更豐富,更為動情,對學生具有更強烈的感染力,學生學習時興趣盎然,學得愉快,學得有效。倘若老師講課像背書一樣,毫無表情,勢必單調乏味,因而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也不會有提高。
3.關心鼓勵,樹立學生的信心,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記得我剛踏上工作崗位,在課堂上,我不厭其煩地一一指出和糾正錯誤,一堂課上,幾乎每個學生我都為他們糾正過語言錯誤,而個別接受能力弱一點的學生,糾正的次數(shù)甚至達到了四、五次,有時心理焦急,免不了批評幾句。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教學氣氛越來越沉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后來從和學生的談心中,我終于找出了原因:我的過分周到的糾錯,挫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試想,如果自己說英語時,老師不停地打斷、糾正,要求重復說,學生怎么會不感到氣餒、受傷?怎么還能積極愉快地學習英語呢?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當人們的心理壓力小的時候,他們語言學習的效果就比較好;如果人們的心理壓力很大,甚至緊張焦慮的時候,即使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在做練習,但是所學的語言卻不會進入頭腦,而是被“過濾”掉。因此,學生語言實踐的任何嘗試,教師都應該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同時,明確地告訴學生,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這并沒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所以現(xiàn)在,我常常微笑著、耐心地聽完學生不正確、不流利的句子,而且做到及時制止其他學生的嘲笑,保護說錯學生的自尊心,保護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努力營造輕松、寬容的氣氛,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言。果然,學生們學習英語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課堂發(fā)言積極熱烈,會話表演爭先恐后,形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的氣氛。
綜上所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充滿信心,多看學生的優(yōu)點,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當學生出現(xiàn)發(fā)音、拼讀等錯誤時,當學生由于膽小、害羞而不敢開口時,當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錯用語句時,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諒解和適度的寬容,不要嫌他們“不聰明”、“耽誤時間”,不要怪他們不能如教師的愿。而要引導他們、鼓勵他們,使他們在自己的學習中,在成功的體驗中增加信心,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與條件。
三、精心設計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形象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果只用貧乏的講解,學生記不住、分不清,枯燥乏味,效果也不佳。而利用電教手段和直觀教具形象地將所學內容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但能加強學生的印象,而且使學生感到新奇有趣。
如教“apple”這一單詞時,教師事先準備好一個蘋果,上課時教師先介紹說“Look it’s an apple.”教師的朗讀加上手中的食物,學生輕而易舉地學會了“apple”這一單詞。在教學完水果類單詞后,教師還可以把各種水果放在一個大袋子里,請學生摸一摸,猜一猜,用新學的英語說一說自己摸到的是什么水果。又如,我在教學日常用語“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時,設計了多媒體課件:小狗Bobby和小貓Ketty早晨見面時打招呼說“Good morning”;然后兩者一起去上學,太陽越升越高,下午兩人在操場上碰面時又互相打招呼說““Good afternoon”;太陽下沉,月亮升起,兩人在花園碰面時又打招呼說“Good evening.”通過這一電教手段,使得教學內容通俗易懂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而且色彩鮮艷、動畫感強,強烈地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視聽感受,盡量做到能聽得讓他們聽,能看的讓他們看,能摸的讓他們摸,充分發(fā)揮多種器官的作用,引發(fā)興趣、激發(fā)求知欲,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2.采用新穎有趣的教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強,求知欲旺是小學生的一個重要的心理特點。這就需要我們善于用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引起他們對于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從而神情專注、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在教學動物類單詞時,我采用了聽音猜動物的教法。教師事前錄制了各種動物的叫聲,課堂上放錄音,然后讓學生猜猜聽到的是什么動物的叫聲。學生在新奇之余,頗有興趣,遂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新知的活動。另外,在學習“What are you doing?I’m…”的句型時,教師一上課便在教室中走,邊走邊說“I’m walking.”;然后變走為跳,說“I’m jumping.”;接著教師又變跳為跑,說“I’m running.”學生看得眼熱,紛紛學起教師來,邊活動邊學說句子,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3.組織快節(jié)奏、多形式的課堂活動,讓學生活起來。有時候我們教師一味地抱怨自己的孩子們上課睡覺的現(xiàn)象。而不從自生上找問題,有的老師不管給多少學生上課,無一人睡覺,他的語言魅力,個人魅力,教學方法,我們一定去學習人家的這些先進經(jīng)驗和教育方法。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工?!蔽覀円虢o學生一滴水,我們必須要有一桶水,甚至有些老師開玩笑說“我們必須是自來水?!眴我?、古板的課堂教學活動,只能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這種教學方法早就應該退出我們教學的歷史舞臺了。好的英語課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快節(jié)奏的、靈活多樣的、豐富多彩的。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時間大多數(shù)不超過20分鐘。一旦教學方法呆板、節(jié)奏慢,就會出現(xiàn)學生做小動作或小聲講話等不良習慣。為避免這一點,教師應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暫時刻,用學生能接受的節(jié)奏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例如:在教學人體部位單詞時,我采用了游戲“聽聽做做(Touch your…)”、開火車(哪一組說的人體部位多)、搶答競賽(看誰說得又塊又對)、唱歌《Head and Shoulders》等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課堂活動,使得學生既緊張又活潑,同時在輕松愉快而又緊張刺激的氛圍中提高學生積極性,使他們活起來。教學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教學,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興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真正做到讓學生“活”起來。我多年以來,教過普通班,也教過實驗班,甚至優(yōu)秀的宏志班。但不管是什么樣的班級,我的課堂是活躍的,學生們一堂課下來是有收獲的。
4.創(chuàng)造愉快情景,讓學生動起來。我們英語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創(chuàng)造生動鮮明的場景去讓學生們親生感觸式學習。機械地學單詞、操練句型,會引起學生的厭倦感,若能把學生生活當中的情景搬到課堂中,以真實的生活感染學生,會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致,鼓舞他們學習英語的熱情。記得在人教版英語第三冊的Doing some shopping這一單元時,我精心布置了教室內的環(huán)境,首先在一扇門形的木架子上貼上了彩紙,上面寫The Red Star Supermarket,穿過這扇門,就來到了紅星超市,里面陳列了一些塑料貨架,分別放置了教師自己準備的一些水果,還有一些學生自帶的玩具,衣物等。教師還制作了營業(yè)員的上崗證分發(fā)給扮演售貨員的學生,教師同時準備了銀行的點鈔紙以及一些硬幣給學生用做購物之用。讓學生們在超市里用英語交流,自由購物。學生們感到耳目一新,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學習積極性也由此激發(fā)出來。每一位學生都有著愉快的感受、不甘人后地“動”了起
四、讓學生感受到學會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即找到自我的成就感。
成就感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對于我們的那些學得較弱的學生來說,就更加重要了,我們每天給他布置的作業(yè),考試的題型都要有所不同,但是,事先一定要和孩子溝通,在雙方都同意的情況下再去實施,否則會傷著孩子,這樣就會使得其反。要想使學生獲得持久的興趣,還要讓學生感受到學會的樂趣,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小環(huán)節(jié),多臺階;多變化,多鼓勵”。即,將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化解為幾個小環(huán)節(jié),且做到易精易小,每個小環(huán)節(jié)都緊扣教學內容,且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接近,為學生搭好學會的臺階,感受到會學的樂趣。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要求,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對于好的學生,在“引”字上下工夫,在授課時可以擴大難度和濃度,讓他們不斷受到新的信息刺激,同時讓他們在課堂上發(fā)揮示范的作用,成為學習英語的榜樣;對中等學生在“導”字上下工夫,讓他們以尖子生為榜樣,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學習、探索;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幫”字上下工夫,適當放慢速度,查漏補缺,甚至是“開小灶”,讓他們在教師的耐心幫助下,充滿信心,步步趕上,一步不落。同時,對于他們的提問更要保護其積極性,簡單的問題要盡量留給他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要及時肯定他們??傊尣煌瑢用娴膶W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做則有收獲,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有了成績,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肯定,樂此不疲,英語學習自然成為孩子們的享受。
五、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用英語的應用價值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我從事教育工作崗位之前我就聽說過蘇聯(lián)偉大教育家蘇大師的一句話“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為了鞏固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教師應設計和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如朗誦、唱歌、講故事、英語會話表演、演講、小劇本、英語角、英語日、英語大賣場等。
通過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用于實際,使學生認識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增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長久保持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語言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