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并不是很適合這樣的片子。
所以說,當《速度與激情》的前幾部正被當做資深影迷的裝逼談資大說特說的時候,我,其實正處于一個一看外國片子就頭暈腦脹的時節(jié)。
老實說,我對前六部都沒什么印象了。恍惚間,我要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看過這些片子?
就像前兩天看到一朋友正在擺弄手機。我問她在干啥,她說在惡補《速度與激情》,為走進影院看《速度與激情7》做準備。好吧,我是什么也沒準備,我是模模糊糊知道保羅·沃克在拍攝影片的期間就出車禍死亡了,我是模模糊糊看見一個230的數(shù)字,這個數(shù)字是拍攝《速度與激情7》撞毀的車輛數(shù)目。
我必須要說,我很喜歡這部片子的結(jié)尾。主題曲《See You Again》的憂傷旋律實在是太過于感人,當保羅·沃克和范·迪塞爾各自駕車離去,See You Again,卻永不會再見。這不再相見的不僅僅是《速度與激情》系列就此與觀眾告別,更是劇組通過這種形式帶動著觀眾一起懷念已逝的保羅·沃克。可能也正是因為保羅·沃克在影片拍攝過程中的離世,《速度與激情7》中很多的地方涉及到了家庭、朋友這樣話題的探討,在硬漢與硬漢的較量當中,在車與車不要命的相撞中,我們似乎可以捕捉到保羅·沃克離去帶來的內(nèi)斂的哀傷。
哀傷,只是我們需要用心捕捉的意外情緒。飛機上空降車輛,阿塞拜疆山林追車戲,阿布扎比高樓穿越戲,硬漢與硬漢拳拳到肉的打斗,這些才是《速度與激情7》最讓觀眾喝彩的地方,也是《速度與激情》系列能讓人在屁股后頭追著先睹為快的最終理由和支撐。但是看多了好萊塢類似的戲碼,即便宣傳期吊足了胃口,等你坐在電影院的時候,你還是會感到一陣陣的審美疲勞。解決你審美疲勞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更爽的鏡頭來刺激你的感官,在《速度與激情7》里,幾乎所有的車輛都具備了飛機的性能,暫且不說飛躍懸崖的戲碼,就是多米尼克駕著車在阿布扎比的三座摩天大廈上像是高空王子那樣連連穿越,就足以讓你驚嘆汽車原來還能這樣飛;飛幾次還不過癮,到最后,多米尼克更是直接開著車沖上高空把對手的飛機給弄了下來。中國導演喜歡拍空手撕鬼子的抗日神劇,這部戲的汽車當飛機使,在臆想上已經(jīng)足可以和抗日神劇一拼。
我到最后也沒弄明白,這部片子到底是在表達什么劇情。似乎整隊人馬撞爛230輛車就是在爭奪一種類似于天眼的設(shè)備,有了這天眼,就可以鎖定大反派德卡特·肖。但是德卡特·肖在找天眼的時候,明明出現(xiàn)了好幾次啊,直接開打不就完事了嗎?這樣拍是在曲線救國嗎?還有,我也沒鬧明白整隊人馬為什么一直在保護女黑客。保護到最后,好像這位性感的女黑客也沒體現(xiàn)出啥不可或缺的作用。不過這些對于《速度與激情》這樣的電影來說,似乎并不重要,那些讓人血脈賁張的好萊塢鏡頭,才是觀眾必須要看到的,其它都可以忽略。
撇開For Paul的情感元素,影片本身三星已經(jīng)足夠,可當現(xiàn)實的死亡和虛擬的重生在銀幕上交織,當結(jié)尾的快剪重現(xiàn)此系列的光輝歲月,當“怎么說的出口再見”,當分岔路越行越遠終不復見,感慨萬千洶涌而來。
嘿,你真的覺得你可以不告而別嗎?
這可能不是《速度與激情》系列當中最好的一部,但肯定是最催淚的一部。
【責編/塵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