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乃浮夫人(美)
佛教在其長遠歷史中,無時不在向前邁進。 它不但保持了它的與近代科學之并進,并且超出而立在科學的前面。 佛教在今日, 正如科學一樣,嶄新而適用。 何以故? 因為佛是以顛撲不破的真如之理為基礎故。
喬治·萬雷(美)
現(xiàn)在世界急需拯救。 我以為只有佛的光明和佛的圣潔,人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 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弗朗基博士(荷)
世界戰(zhàn)亂的根源,是由于某些國家貪婪心太重, 權利心太濃,恃強凌弱, 稱王稱霸,以致發(fā)展成殘酷的戰(zhàn)爭。 摩西十誡已經(jīng)提及,但道理沒談透,故沒能收弭兵之效。獨有佛說非常究竟,特別是佛教戒律非常精粹。假使能使佛教普及,則世界大同就可拭目以待了。
曼特森夫人(德)
佛教的生活準則,能使人們獲得精神上的凈化與安樂,并使生活充實、美滿而合理。佛教的思想能導致和平,使人類確知非正義戰(zhàn)爭是野蠻行為。佛教不強人盲從,而是引導人們深思,接受其教義。凡有智慧的人,就佛學的道理深思諦觀,盡皆會達到心智開悟而感到心底光明。
佛之教義,不僅為東方人設,并為一切西方人所需要。 凡能精研佛法者, 皆能得到不可思議之智慧及思想威力。今,時機已至,東方人應速將大乘佛教詔示西方,西方人應速起研求之。東方對世界文明之大貢獻,蓋即大乘佛教是也。
克里柔夫人(英)
宗教與科學是相互排斥的,兩者不能通融。這大半是由于某些宗教信守神的啟示, 它們固步不前,不肯去研究宇宙的自然法則。唯獨東方的宗教---佛教,它提出了因果律和緣起法,能從事研究佛教和人生,并經(jīng)得起科學的推理和驗證。所以佛教是啟人智慧的宗教,只有它可以與科學相提并論。
佛教所開示者,乃是一種使心和意共同滿足的思想法則,其所含內(nèi)容之高深,乃無與倫比者也!
榮赫司鵬爵士(英)
我在東南亞國家旅游和佛教徒接觸,最感動的是他們周圍有一種莊嚴和安和的氣氛存在;而且到處可見大大小小的佛像,以一種高尚、寧靜、慈愛、端莊的姿態(tài)趺坐著,單是這種氣氛和神態(tài),已經(jīng)將佛的基本特質(zhì)深深印入我的腦海,而使我神往了。
弗那多博士(斯里蘭卡)
佛教之生活法,能使人們得到安樂,并使生活成為合理,至誠和平;使人類確知戰(zhàn)爭是野蠻愚癡的最良方法,無過于宣傳佛教之道理及見解。佛教不強人盲從, 但凡有思想智慧之人,就佛教道理深思諦觀,則未有不怡然煥然,心安理得者。
隆斯佩雷女士(法)
佛教意義的高尚,道理的純正,對于法國很多意識純正而好道的人,及不滿意于宗教信條的人和真正的自由思想者,具有一種很大的吸引力。我們既看到現(xiàn)在全世界的混亂與痛苦, 又感覺到適用佛教的道理可以解決我們當前面臨的種種問題。那么,我們便可喚起人類,使注意佛教的這件工作是怎樣的急切了。
韋爾斯博士(英)
佛陀之法音,佛陀之根本教義,由今研究其原本所得,乃知極簡單明晰,且與近世觀念最相合,其為自古迄今最銳利理智之成功,蓋不待辯也。
佛陀原始之教,只要稍加整理、滌清而發(fā)揚, 對于人類命運前途,仍大起作用而弘傳于世。
諾曼裴耐斯教授(英)
佛教是醫(yī)治‘崇尚’摩登病的良藥。在我們這個痛苦疲憊的歐洲,我們斷然需要佛陀教理,這教理就是‘中道之教’。 它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啟發(fā)我們的覺悟,引導我們達到和平光明的大道,并能獲得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