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他當初失敗了,屈服了,那他在人們的眼里,不過是個瘋子。幸而他成功了,所以他是個天才。”這是美國橡膠工業(yè)之父查爾斯-古德伊自傳里的一句話,道破了世態(tài)炎涼,也是他飽嘗人生酸甜苦辣的真實寫照。
19世紀初,世界橡膠工業(yè)剛剛起步。已過了不惑之年的古德伊向朋友借了一筆錢,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將近半年時間,他工作、起居、飲食幾乎都在這間小屋里。
半年后,朋友借給他的錢眼看就要用完了。他不得不把一日三餐改為了一日一餐。每天,他都感到饑餓難挨,但他依然忍著頭暈眼花的折磨,埋頭做他的試驗。
一天,他做完了一個失敗的實驗,覺得實在難以支撐,然而,此刻連一塊黑面包也沒有了,口袋里也翻不出一分錢。于是,他頭重腳輕地往外走,想去討點吃的。不料,由于過度勞累和饑餓,他腳下一滑,桌子上的一瓶硫酸被碰到地上摔碎了。
古德伊忘記了饑餓,蹲下身來,心疼地看著寶貴的液體迅速地在地上擴散。近乎絕望的他突然發(fā)現(xiàn),硫酸浸潤了一塊丟在地上的橡膠塊,這塊硬得像鐵一樣的橡膠塊瞬間變得十分柔軟。
古德伊大喜過望,激動得失聲痛哭,一種新的制膠方法終于被他找到了。然而,這個發(fā)現(xiàn)并沒有給古德伊帶來好運氣。他用他的新技術生產(chǎn)了一批郵袋,結果,那些袋子全變成了碎片。為此,他不但賠了一大筆錢,而且投資試產(chǎn)的老板還惡毒地嘲笑他、咒罵他,將他的行李扔到大街上。此后,他便露宿街頭。一次,他偶然碰到一個20多年前的熟人,便來到她的店里,從當伙計到用人,什么活都干,幾個月下來,他又有了一些積蓄,又開始了他的試驗。
又4年過去了。古德伊簡直無法回憶這4年里他失敗了多少次,多少次被人趕出大門。只記得在最后的那些日子里,他家徒四壁,連兒子上學的書,都被用來換了錢,一家人勉強地活著。他只好夜以繼日地苦干,終于研究出了硫化橡膠法,即用高溫加硫磺處理橡膠,并因此獲得專利。
古德伊成功了,硫化橡膠法的問世,成為美國橡膠工業(yè)的一個里程碑。他的專利費高達30萬美元,成了人人矚目的富翁。但是,他絕不經(jīng)商。他從自身的經(jīng)歷中深深感到商界的炎涼、人心的險惡……
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連串的酸甜苦辣,他們都經(jīng)歷過困境的磨難。但只要擁有偉大的意志力,就能經(jīng)受各種艱難困苦的考驗,才能在取得成功之后,仍然保持著自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