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文段】
懷著依依不舍的心緒,我驅(qū)車趕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楊林。
那是一幅怎樣驚心動魄難以忘懷的景象啊!
放眼望去,千姿百態(tài)的胡楊,在靜默中挽一抹斜陽,被歲月消弭了生命顏色的身軀紫黑發(fā)亮。有的似駱駝負重;有的如龍蛇蜷地;有的似獅虎雄踞;有的如駿馬嘶鳴;有的雖樹冠被摧,肢斷骨折,卻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氣中閃耀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靈會接受莊嚴與神圣的鍛打,你會忽然悟徹生命的壯麗與永恒其實是無聲的——無聲無息地成長,無聲無息地壯大,無聲無息地輝煌……
據(jù)說,世界上,似這般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爛的胡楊林已是屈指可數(shù)的了。所以,我特別珍惜,將它當成城市中的綠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認認真真地思量。我憶起了劬勞的張騫、艱辛的玄奘、驍勇的霍去病、剛正的林則徐……一股干云豪氣洋溢胸腔。是的,不深入胡楊林,也許永遠不會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堅忍和昂揚,什么是生命的風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象……
這時,“打道回府”的喚聲響了!從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隨車離去,然而心卻是留在胡楊林中遲遲難歸。
(選自邢增堯《生死胡楊》)
【妙處可言】
所謂托物言志,就是作者在對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來抒發(fā)感情、表達志向和意愿。
那么怎樣在作文中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呢?同學們至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尋找要托之物
1.根據(jù)文章中心確定事物。例如要贊美教師的奉獻精神,就可以圍繞“奉獻”這個主題來尋找事物,比如粉筆、蠟燭、綠葉等,然后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確定所托之物。
2.根據(jù)自己對事物的把握程度確定事物。比如上文的“奉獻”主題可以選用的事物有很多,你是選粉筆呢,還是蠟燭?或者是綠葉?應該選自己最有把握的、最能了解其特點的事物來作所托之物。
3.根據(jù)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內(nèi)涵確定事物。蓮花潔身自好,竹子正直有節(jié),梅花傲雪,很多事物古人很早就賦予它們深刻的內(nèi)涵。同學們寫作時,根據(jù)所需的象征意義來對號入座地選擇事物即可。
二、定好所言之志
1.根據(jù)事物特征來定。例如作文要求大家寫“筷子”,同學們可以根據(jù)筷子單獨不能使用,只有兩根互相協(xié)作才能完成任務的特點,就可以贊美“協(xié)作”或互相幫助的精神。
2.根據(jù)文題的需要來定。有的作文題目會對題中主旨作限定。
三、用好“托”的技巧
文章由寫物轉(zhuǎn)變成言志是需要一定技巧的,這就是“托”的技巧。托物的技巧通常有以下兩點:
1.選擇恰當角度,突出“相托點”。“相托點”即所詠之物與要表達的思想之間有相通、相似之處。文章要抓住這個相似點去摹狀事物,把這個點突出、放大,而事物其他的特征不要去管,這樣就能做到由繪物到言志的自然過渡了。
2.寄寓情感于物,突出事物的象征性。我們在狀寫事物時一定要傾注自己的深情厚意,讓文章字里行間都洋溢著這份真情。于是,這樣的物就會有了思想、有了靈性,而且具備了典型意義,這樣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完成“言志”的使命了。
【牛刀小試】
說起蓮來,在江南,有誰沒見過這秀美而又高潔的植物呢?
過去,每次我去外婆家的時候都會經(jīng)過那片荷塘。聽說那片荷塘里的蓮是野生的,真是不可思議,無人照看的野生的荷也能開得這么漂亮?當我第一次見到它的時候,它還只有一個花苞,還未開放??扇缃駞s開花了,真漂亮!紅白相配,紅里透著雪白,極為鮮艷的色彩,再加上碧綠的塘水和周圍繞塘而生的青草的襯托,放眼望去,這時,有一種美的滋味在你的心頭潛滋暗長,一切煩惱都會被這份清新給洗掉,讓你沒有一絲“污濁”。
走近時,你還會看到那一片片荷葉下還長著一朵朵小蓮花,有的還沒開放,有的已開得特別絢爛?;ㄅc葉筆直地挺立著,莖上還長著毛刺,獨立的,沒有旁物支撐,一枝一枝顯得那么精神?;ㄊ翘貏e引人注目的,顏色清麗淡雅,秀美脫俗,微風吹過,朵朵搖曳生姿,陣陣清香,沁人心脾。葉綠得令人心醉,片片像翠玉盤,水珠在上面滾動,像顆顆璀璨的珍珠,令人忍不住要用手去捧上幾顆,想好好把玩……更讓人驚奇的是,偶有污水落在葉面上,也只能在上面滾動,一點也弄不臟荷葉。
蓮花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zhì),難道不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一種美德嗎?也正因如此,直到現(xiàn)在,我還時常想起那片荷塘,想起荷塘里盛開的蓮花。
點評
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贊美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zhì),呼喚世人要像蓮花那樣心地純潔,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片段感情真摯,想象豐富?!霸佄铩睍r能抓住蓮花的特征,文筆細膩,飽含激情;“言志”時能緊扣蓮花作合理的想象,想象貼切自然,志趣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