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你是否注意到,那一沓沓優(yōu)雅的信紙、信封已被遺忘在角落多年?你是否注意到,漢字書寫已漸漸被鍵盤輸入代替,提筆忘字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千年前,我們的先人端坐于書案前,拿起毛筆,蘸著濃墨,心中牽掛著親友,寫下最誠摯的問候。驛路梅花,魚傳尺素,藍天碧空,白鴿紛飛,抬頭遙望遠方,帶著最溫馨的祝福,同時盼望著鴿兒的歸來。
但時光荏苒,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加快了我們的腳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如今我們敲打鍵盤,冰冷的屏幕上,閃爍的可能只是敷衍的寥寥數(shù)語。光與電帶來的速度固然令人欣喜,但給人帶來便利的同時,人們等待書信的那種希冀與收到書信的那種驚喜消失了。這也是電話依舊取代不了書信的原因。在享受科技為我們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們?nèi)钥梢赃x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憑欄遠眺,或耐心等待,在書信來臨之時,慢慢拆開,馥郁的墨香彌漫于空氣之中,那是怎樣的沁人心脾??!
緩緩撫摸著白紙上工整的方塊字,聽它們訴說中華文化的變遷。曾幾何時,漢字曾是國人的驕傲。而現(xiàn)在,人們看到一手漂亮娟秀的好字便會贊嘆不已。這種現(xiàn)象不免令人唏噓,難道漢字真要被國人遺忘了嗎?誠然,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天,為了適應(yīng)時代潮流的變化,人們學習工作中普遍采用鍵盤輸入。鍵盤輸入占據(jù)主導地位的趨勢已成,但這并不代表漢字向科技屈服,并不代表漢字無法與科技共融。漢字,是我國文化之根,是中華文化的燦爛結(jié)晶,是我們的文化信仰。失去了它,就如同孩子離開了家,魚兒離開了水,花兒失去了太陽。失去了漢字,何談立人、立國?何談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像電子書和紙質(zhì)書的較量一樣,電子書帶來的是便利,紙質(zhì)書帶來的是享受。文字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是不可代替的。讓我們謹記這份感動,用力握緊拳頭,謹防美好從指縫間遺落!讓麻木已久的心,重新回歸本真!
留一縷墨香在心中,莫忘筆尖情思。
教師點評:
毋庸置疑,隨著電子產(chǎn)品的普及,書信逐漸式微,越來越多的人提筆忘字,作者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變化,亮出了自己的觀點。作為一個中學生,能做到這一點,實屬不易。本文觀點新穎,論理不浮于表面,能夠深入問題的本質(zhì)層面。
教師亮分:
基礎(chǔ)等級35分+發(fā)展等級18分=5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