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飛呀/就像童年在風(fēng)里跑/感覺年少的彩虹/比海更遠(yuǎn)/比天還要高……”再次聽到這首《蝴蝶飛呀》,我的思緒不禁飄飛到曾度過的一段“瘋狂”歲月。
那年的我5歲,本該是小孩子向父母撒嬌的年紀(jì)。可身為女孩子的我,不喜歡小碎花,不喜歡粉色系,更討厭芭比娃娃,我對這一切都說“NO”。我是“野”的,野到每天衣服上不是沾滿泥土,就是破了幾個洞;身上每天都有新的傷口。我喜歡玩彈弓,喜歡摸魚,喜歡游泳,更喜歡爬樹。
曾經(jīng)發(fā)生過一件事,每次想起時,我都會渾身不自在,手腳冰涼,牙齒打戰(zhàn)。你以為我被打了?NO!說來讓你跌破眼鏡。
我家的菜園前面有一棵兩個大人合抱才能環(huán)抱住的木棗樹,樹齡可追溯到民國時期。每年夏天,我站在那綠葉成蔭的大樹下,聞著那股清甜的味道,我的“哈喇子”就會不爭氣地流出來,心里總是想:如果我不把木棗吃到吐,我是決不會讓別人動我心愛的木棗樹的。
一天,太陽快要把地面烤熟了,我熱得渾身都是汗。我從冰箱里拿了一根棒冰,坐在窗戶前面吃了起來。突然,我腦袋里靈光一閃:屋里好悶啊,不如到外面去。外面哪里涼快呢?木棗樹下!對啊,我可以在木棗樹上睡覺,饞了還可以吃那美味的木棗。說做就做,我來到木棗樹下面,把手放到那粗糙的樹皮上,兩臂用力,雙腳一蹬,就扒到樹干上了,我手腳并用,以“光速”爬上了木棗樹。然后,我躺在一根粗壯的枝丫上,一手拿著木棗,一手拿著一本圖畫書。實在是比做神仙都要舒服呢!正享受著,突然,一條毛毛蟲在我腳背上緩緩地蠕動著,那土色的肥胖的身體一扭一扭的,我當(dāng)時一個哆嗦就滾下樹去了。木棗樹緊挨著的是一條小河,結(jié)果,我掉到了小河中,腰以下全浸在水里,而頭發(fā)則勾在了樹枝上。我想上上不去,想下又下不來,真是哭笑不得。不得已,我一手護(hù)著頭發(fā),一手拽著樹枝,使勁往上攀,費(fèi)盡九牛二虎之力,終于爬上了岸,手心、手背、手臂,傷痕累累,頭皮也被拽得生疼。
回到家,我趕緊用酒精為傷口消毒(以前我每次受傷,媽媽都會給我這樣消毒),身上針扎般的疼痛讓我忍不住流下淚來。過了半個多月,我才恢復(fù)活力。
自那以后,我再未爬過樹,因為心理的陰影太重了。但是,我的“野”卻沒有收斂,并在“野”的過程中享受著成長的快樂??梢杂靡痪湓拋砀爬ㄎ业乃泄适隆床⒖鞓分?。
【指導(dǎo)教師:唐芳 王連龍】
點(diǎn)評
文章通過“我”爬樹卻把自己弄得滿身是傷這件小事,生動形象地刻畫出“我”淘氣的形象。全文敘事詳細(xì),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突出,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