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擬定王宏坤去鄂豫邊組建新四軍五師,由他任師長。王宏坤對自己進行全面分析,感到自己文化水平低,要獨立負責一個地區(qū)的工作實在困難。他向康生提出:“還是回一二九師當我的三八五旅旅長,不能讓我影響了革命工作。”
王宏坤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這位出生在湖北麻城的將軍,多次申請“降職”,且得到毛澤東的多次批準,在黨內(nèi)、軍內(nèi)傳為佳話。
1937年7月,王宏坤的紅四方面軍第四軍,改編成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王宏坤由軍長降職為旅長,沒幾天,部隊奉令開赴抗日前線,王宏坤帶著一部分人在隴東留守,負責陜甘寧邊區(qū)西南面的防務。許多人聽說他是常勝將軍,紛紛報名參軍,不久就增加了1000多人,一算賬超支了200多元錢。200多元現(xiàn)洋,可換100支步槍,數(shù)目巨大,留守處主任肖勁光、中央軍委供給部長葉季壯看了都搖頭。王宏坤找到毛主席匯報,毛主席當場在票據(jù)上簽了字。王宏坤還不肯走,說自己是放牛娃出身,水平適應不了革命工作的需要,情愿不當旅長當“學生”,到抗日軍政大學來學習。毛主席覺得這個同志上進心強,馬上向抗日軍政大學負責人寫了一封介紹信,滿足了王宏坤要當學生的愿望。
哪知,抗日軍政大學是“速成班”,學習時間僅一個月,王宏坤覺得知識太少,學習快結束時,他又一次找毛主席,要求上黨校繼續(xù)學習。毛主席夸他:“你是一個愛學習的人,我支持你。”于是,向當時擔任中央黨校校長的康生寫了封介紹信。
中央黨校學制本來規(guī)定一年,但前線急需人才,中央不得不讓在黨校中學習的人,提前到4個月就宣布結業(yè)一批.王宏坤再當不成學生了.中央擬定王宏坤去鄂豫邊組建新四軍五師,由他任師長。王宏坤對自己進行全面分析,感到自己文化水平低,要獨立負責一個地區(qū)的工作實在困難。他向康生提出:“還是回一二九師當我的三八五旅旅長,不能讓我影響了革命工作。”并求康生向主席求情,康生答應試試看。幾天后,王宏坤接到中央通知,毛主席批準他的要求,另派李先念去鄂豫邊組建新四軍五師。
1949年7月,已擔任湖北省委第一副書記的王宏坤,與省委書記兼省主席李先念合作得很好。1950年4月,王宏坤接到命令,調(diào)他任海軍副司令員,一下子提了一大格,要他速到北京任職。王宏坤發(fā)呆了:海軍是新兵種,高科技、現(xiàn)代化裝備的部隊,指揮官的水平要求高,自己的水平能勝任嗎?他求李先念向毛主席申請降級,李先念勸他還是去上任,不要讓主席為這點小事操心,邊學邊干,能勝任的。
王宏坤去北京上任后,又暗中讓人向毛主席提出,他當不好海軍副司令,下基層干什么都行。毛主席在一個有王宏坤在場的會上特意說,不少同志覺得適應不了革命需要,難以勝任工作,我就不明白難道這些人還不想法建設好自己的國家,建設好軍隊,讓帝國主義及蔣介石來笑話我們無用嗎?邊學邊干,干要干好,任何人不是萬能的,都是干中學來的。王宏坤聽了很受教育,他安心在海軍工作了。
邢大軍據(jù)《檔案時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