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景物披上無限溫情的淡灰色的清晨,我喜歡從窗口眺望塞納河和它的兩岸。
我見過那不勒斯海灣的明凈的藍天,但我們巴黎的天空更加活躍,更加親切,更加蘊蓄。它像人們的眼睛,懂得微笑、憤慨、悲傷和歡樂。此刻的陽光照耀著城內(nèi)為生計忙碌的居民和牲畜。
對岸,圣尼古拉港的強者忙著從船上卸下牛角,而站在跳板上的搬運工輕快地傳遞著糖塊,把貨物裝進船艙里。北岸,梧桐樹下排列著出租馬車和馬匹,它們把頭埋在飼料袋里,平靜地咀嚼著燕麥;而車夫們站在酒店的柜臺前喝酒,一面用眼角窺伺著可能出現(xiàn)的早起的顧客。
舊書商把他們的書箱安放在岸邊的護墻上。這些善良的精神商人長年累月生活在露天里,任風(fēng)兒吹拂他們的長衫。經(jīng)過風(fēng)雨、霜雪、煙霧和烈日的磨煉,他們變得好像大教堂的古老雕像。他們都是我的朋友。每當(dāng)我從他們的書箱前走過,都能發(fā)現(xiàn)一兩本我需要的書,一兩本我在別處找不到的書。
一陣風(fēng)刮起了街心的塵土、有葉翼的梧桐籽和從馬嘴里漏下的干草末。別人對這飛揚的塵土可能毫無感觸,可是它使我憶起了我在童年時代凝視過的同樣的情景,使我這個老巴黎人的靈魂為之激動。我面前是何等宏偉的圖景:狀如頂針的凱旋門、光榮的塞納河和河上的橋梁、蒂伊勒里宮的椴樹、好像雕鏤的珍品的文藝復(fù)興時代的盧浮宮、最遠處的夏約崗;右邊新橋方向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古老的巴黎,它的塔樓和高聳的尖屋頂。這一切就是我的生命,就是我自己。要是沒有這些以我的思想的無數(shù)細微變化反映在我身上、激勵我、賜我活力的東西,我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我以無限的深情熱愛巴黎。
然而,我厭倦了。我覺得生活在一座思想如此活躍、并且教會我思想和敦促我不斷思想的城市里,人們是無法休息的。在這些不斷撩撥我的好奇心、使它疲憊但又永遠不能使它滿足的書堆里,怎么能夠不亢奮、激動呢?
(選自《諾貝爾文學(xué)獎獲獎作家散文精品》)
美文點讀
本文通過描寫塞納河岸清晨的景物,表現(xiàn)了作者對巴黎的熱愛以及對安寧生活的向往。文章開篇描寫清晨的塞納河岸的風(fēng)景,引起話題。然后具體描寫塞納河岸早晨的景物,溫煦的天空,忙碌的人們,宏偉的建筑,構(gòu)成了一幅充滿了溫情的巴黎日常生活圖景。最后,作者在景物描寫的基礎(chǔ)上筆鋒突轉(zhuǎn),進行議論和抒情,寓揚于抑,升華了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