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九月一日,暑假結束的日子。
我恨恨地背上書包,離開溫馨的家,匯入小鎮(zhèn)里嘈雜的人群。太陽剛剛睜開惺忪的睡眼,看到的便是背著雙肩書包來來往往的學生,這并不奇怪,學校那可惡的上課鈴聲總使我們起得比太陽還早。薄霧中,晨曦輕輕勾勒出校門高大挺拔的輪廓,我?guī)е矐n參半的無奈走進了這令我又愛又恨的校園。從那一刻起,我便又開始了那千篇一律且又絢麗無比的校園生活。
熟悉的老師,熟悉的鈴聲,熟悉的教室,一切都是老樣子,唯一改變的似乎就只是班門上的牌子,曾經的“五年三班”變成了“六年三班”。沒有人扯起關于“六年級”的話題,大家都知道這三個字意味著什么,六年級就是一列“學”字號高鐵,坐上它,一直到大學你都下不來,高鐵內有堆成山的課本,也有點燃后可以烤熟上百只野鴨的卷子。更可怕的是,如果你不上去,將來就只能去做乞丐、小工、看大門的,至少老師是這么說的。對成長的美好憧憬早已被現實沖擊得七零八落。面對未來,我寧可選擇逃避,希望能回到過去無憂無慮的生活。
可是,誰也逃不掉……
【指導老師:馬玉琴】
點評
“六年級”,本是個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詞語,卻被小作者蓋上了“無情”的帽子,由此小作者內心對升入六年級的抗拒可見一斑。九月一日,明明是開學的日子,卻被小作者說成是“暑假結束的日子”,開篇就奠定了習作的情感基調,接著用“恨恨”“可惡”“喜憂參半”等詞語進一步表達了“我”不想開學的心情。文中更是將“六年級”形象地比作一列高鐵,并用夸張的手法突出課本與考卷之多,這才是“無情”的真實寫照。結尾一句“誰也逃不掉”又透出諸多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