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衛(wèi)視即將播出的《劇場》近日舉行看片會。該劇以話劇女演員郁珠的情感經(jīng)歷為主線,講述了舞臺上下—群中青年男女的矛盾沖突與情感糾葛,展現(xiàn)著名利場背后的冷暖人生。該劇也是著名作家嚴歌苓又一女性力作,作品再度延續(xù)了嚴歌苓一貫的風格,既有對女性情感狀態(tài)的細膩描繪,又飽含對人性的思考與批判。這一次,嚴歌苓將劇場作為了^性搏殺的戰(zhàn)場,在臺上臺下、戲里外的明戰(zhàn)暗斗中,展現(xiàn)人性絞殺與情感哲思。
會后,編劇嚴歌苓向記者介紹了《劇場》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初衷,“以前我是從不涉及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第—部電視劇寫了《幸福來敲門》以后,大家都說我的電視劇寫得挺好的……所以就進入了寫電視劇的行當,但上了‘賊船’之后發(fā)現(xiàn),簡直不是人干的活,太累了。因為我的好朋友陳沖說,想演這樣—個特別給力的中年女性的角色,我就寫了《劇場》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她沒有來拍,就請陳數(shù)老師拍了。我一直很欣賞陳數(shù)的戲,最早在《暗算》里看到她的戲,覺得她是內(nèi)心非常豐富、能夠演出很多層次的演員,不是很簡單、很單薄的這種女演員?!?/p>
嚴歌苓說這是她近年來最喜歡的一個劇本了,“因為其中有我對母親話劇生涯的—種紀念。在我小時候,她演—部戲有時要演上一百多天,我常常在舞臺的樂池里看,—連看上十幾天。我記得當年看《南海長城》看得特別過癮,看了很多場。后來還看我媽媽演的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所以我對話劇演員前前后后上上下下怎么排練、怎么演、怎么化裝,我都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我就寫了這部戲?!?/p>
嚴歌苓說《劇場》是直接寫的劇本,“從技術(shù)上來說,我可能到今天也沒有完全解決寫電視劇的問題。他們說我寫的格式都是不對的,但我覺得創(chuàng)作人物是最重要的,至于格式,導演可以在臺本上修改。我進入了寫電視劇的行列,其實還有—個原因,就是不太希望人家把我的長篇小說改成電視劇。我可以寫原創(chuàng)的電視劇本,不要找人去改我的長篇小說,最后改得牛頭馬面,我也不敢相認。比如《小姨多鶴》,雖然每集戲都很好看,但是最后把多鶴從—個日本人改成了中國人……”
嚴歌苓更偏愛小說的寫作,她寫小說沒有完稿交稿時間,一切都由自己自由地支配,“我在美國學過電影和戲劇寫作,這二者有不同的寫作原則。小說的創(chuàng)作是最自由的,你就是上帝,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寫進去,可以設計許許多多人的不同命運,可以把所有的見解都非常隱秘地埋藏在你的文字里面,用最好的語言寫出來??梢杂檬?、二十年寫一部小說,沒有人跟你說寫得太慢。但寫電視劇有壓力,簽約、拿到定金這一剎那開始,倒計時就開始了。我是—個從來不愿意拖欠稿子的人,因為拖欠一天,對我內(nèi)心的這種傷害就更大一點。我很可能會因此失眠、焦灼,所以寧可在前面多趕一點,一定要按期完成。而且我不會去找人給我攢故事,找—個班子把戲劇架構(gòu)搭起來,大綱大家先—塊制定,回去往里填內(nèi)容、對話就行。我不會這樣做,我不信任任何人,我只信任自己。我會按照自己的獨立創(chuàng)作、獨立思考的方式,把它寫出來,像寫一部長篇小說—樣,把我所有的思想全寫進去。至于導演要怎么改,跟我一點關(guān)系沒有,我也控制不了。我不是喜歡控制別人的人,所以,我只寫一稿,從來不改稿子?!?/p>
本報記者 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