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社會科學具有“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chuàng)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社科界擔負著黨和政府“智囊團”“思想庫”“參謀部”和“新智庫”的重要功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進程中,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肩負著重大而又光榮的使命。
湖南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和社科規(guī)劃管理工作始終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堅持以研究回答改革發(fā)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作為主攻方向,不斷加強全局性、戰(zhàn)略性、前瞻性問題研究,努力找準工作切入點、著力點和創(chuàng)新點,真正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全省社科研究領域呈現(xiàn)創(chuàng)新驅動、內涵發(fā)展、特色突破、優(yōu)勢崛起的喜人景象。在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開展的“為改革攻堅獻策”社科研究行動,就是在服務大局中激發(fā)社科研究創(chuàng)新驅動力、更好地服務大局、服務決策的又一重要舉措。社科研究行動及其四大主體活動扎實開展、協(xié)同推進,全省廣大社科工作者熱烈響應、踴躍參與,為改革攻堅建言獻策的相關成果進入決策、轉化應用,激發(fā)了眾“智”攻堅的社會活力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力,為推進湖南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先導、學理支撐和智力支持。
全省“為改革攻堅獻策”社科研究行動之所以成效顯著,一是省委領導高度重視、有關單位通力協(xié)作。省委書記徐守盛、省長杜家毫、省政協(xié)主席陳求發(fā)等省領導先后作出重要批示,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許又聲親自擔任“為改革攻堅獻策”社科研究行動協(xié)調指導小組組長。省委宣傳部、省社科聯(lián)等成員單位全力投入,省委改革辦等有關單位大力支持。二是社科研究行動內容務實、四項主要活動開展扎實。把“為改革攻堅獻策”社科研究行動作為全年社科工作的總主題和總抓手,集中開展了改革重大課題研究、“金點子”征集、組建“重大決策咨詢智囊團”對口服務、組織研究成果系列交流匯報會等四大活動。三是社科研究行動精心實施、貫穿了“四個注重”的要求,即注重以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為遵循把準研究行動的“出發(fā)點”、注重以現(xiàn)實問題為導向把準開展研究的“聚焦點”、注重以學理支撐為特色把準獻策成果的“著力點”、注重以應用對策為要務把準建言獻策的“落腳點”。四是社科研究行動保障有力、推出了四項工作措施,即實行改革研究項目優(yōu)先制度、建立改革研究成果評價機制、加大社科研究行動宣傳力度、落實社科研究行動經費保障等。這是“為改革攻堅獻策”社科研究行動探索實踐取得成功的關鍵。
開展“為改革攻堅獻策”社科研究行動,給我們提供了諸多有益啟示:一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社科研究就大有用武之地。哲學社會科學源于實踐、植根實踐、服務實踐。哲學社會科學的生命力,就在于堅持以人為本,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在科學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著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著力提高服務大局的能力和水平、著力增強學術創(chuàng)造力和影響力。只有這樣,社科研究工作才能贏得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才能獲得全社會的認同和尊重,才能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二是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社科成果就更加務實管用。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社科研究的基點和抓手。社科研究只有把問題意識貫穿始終、使問題導向具體深入,敏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面對問題、精于分析問題、善于解決問題,才能使我們的研究與時代精神合拍、與實踐發(fā)展同步,才能推出真正“貼得近”“用得上”“叫得響”的研究成果。三是接通“天線”、接足“地氣”,社科研究者就會更有底氣。如果離開了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離開了豐富生動的實踐沃土,哲學社會科學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社科研究就會游離于黨和政府工作大局、偏離于改革發(fā)展中心工作。因此,社科研究一定要走出書齋、走向實踐,深入調研、深度思考,吃透精神、把握要求,避免“空對空”,不搞“兩張皮”,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研究根植于實踐中,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進改革發(fā)展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