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什么?”我試著去找尋可能的答案,可每一次都是無疾而終,似乎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我們對于自由的渴求,總是伴隨著某種過度的束縛和壓抑而產(chǎn)生。
我們在既定的生活狀態(tài)下,很容易產(chǎn)生渴望輕松、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這種渴望異常強烈??墒俏覀兺瑫r也不難發(fā)現(xiàn):在過度自由的情況下,人們會產(chǎn)生尋求束縛的愿望。當忙碌的學習工作后得到一個冗長的假期,或者結束高三緊張的學習生活步入輕松愉快的大學生活后,我們便可能會漸漸厭煩每天的無所事事與庸碌無為。由此看來,我們是在自由與束縛的狀態(tài)中循環(huán)往復、苦苦掙扎,似乎我們追求束縛與追求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強烈的。
自由與束縛哪個更好?這似乎涇渭分明。但絕對的自由于我們而言,如同絕對的束縛一樣,都會導致自我的毀滅。絕對的自由能產(chǎn)生個人對束縛的最大愿望,而絕對的束縛同樣也能使我們無比渴望自由。這樣看來,自由與束縛就像一只手的兩面,相輔相成。
古代科學一度等同于煉金或煉丹。煉金是想獲得財富,擴大自己的自由空間;煉丹是為了長生不老,獲得時間上的自由。隨著認識的提高,人們不再把科學等同于煉金和煉丹,但科學仍是人們追求自由的工具。當波義耳提出化學的目的是探索各種化學現(xiàn)象背后的規(guī)律后,人們終于認識到,若要擴大自由,首先要認識規(guī)律。人可以不受人為規(guī)范的限制,但不得不接受客觀規(guī)律的限制。約束和自由是一個對立統(tǒng)一的矛盾體,沒有約束就沒有自由。
自由的本質應該是在適當束縛下的多元的精彩生活。為此,我們需要主動地約束自己,適當?shù)丶s束自己。制定必要的社會規(guī)范,可以讓我們避免錯誤行為從而免受其負面影響。而減少多余的規(guī)范,特別是不合理的規(guī)范進而廢除它,這是人們對適當自由的追求。
作為常人,我們追求自由與追求束縛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而作為一個卓越的人,如阿里巴巴的馬云,他應該具備平衡自由與束縛的能力,而不是被自由與束縛控制住整個人生。他不隨波逐流,不盲從眾人所云,內(nèi)心自有獨特的思想見解與信仰理念;同時他又不放縱自我,不無所事事,有著自身嚴格的行為準則。兩者相互制約而并存,合二為一。
自由與束縛都是相對的,為了更高的自由,請抓緊馬兒的韁繩,在廣闊的天地間馳騁。
這篇2014年上海卷高分作文從文題中提取出“自由”與“束縛”兩個核心詞語,可謂是抓住了題目的要害。文章標題即是觀點,文中圍繞“自由”與“束縛”的關系展開論證,層層遞進地推導出中心論點,時時處處皆言“自由”與“束縛”。
在行文中,考生充分展示了其辯證思維,充分論述了“自由”與“束縛”對立統(tǒng)一、相輔相成的關系。沒有過多的事例,也沒有常規(guī)的引用,完全靠嚴密而富有思辨的闡述,堅實地支撐起自己的觀點,中心集中,論證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