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
記敘文,是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物的經(jīng)歷和事物發(fā)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一篇好的記敘文,必定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清朝作家姚鼐說過:“詩文美者,命意必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中心思想確立得好,寫出的文章才能有神。
要使記敘文中心明確,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精心選材,緊扣中心
文章中心是選材、剪裁的依據(jù),要力求選取最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舍棄與中心無關的材料。選好了材料,還必須對使用的材料進行合理剪裁。剪裁的依據(jù)就是根據(jù)中心進行合理取舍。一般來說,對表現(xiàn)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詳寫;對表現(xiàn)中心思想起輔助作用的材料要略寫;與中心思想無關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動,也要毫不吝惜地予以割舍。如《赤壁之戰(zhàn)》,作者詳細寫了戰(zhàn)前的決策過程,用了兩千多字,對戰(zhàn)爭過程則寫得很簡略,只用了三百字左右。因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教帝王如何聽取臣下意見,進行決策,故正確的決策是這次戰(zhàn)爭勝敗的關鍵,只有詳寫決策過程才能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明確線索,突出中心
線索是貫串全文的一條主線,它鉤連著文章的情節(jié)脈絡,體現(xiàn)著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如果說豐富而生動的材料是一顆顆珍珠,那么線索就是將這些珍珠串聯(lián)起來的一條線。因此,線索確定得恰當,會使文章內容多而不亂,渾然一體。
有的文章以實物為線索,將各種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圍,以此來展開故事情節(jié)。如《最后的一片常春藤葉》,文章圍繞“藤葉”記敘了瓊珊生病看藤葉、看藤葉病好、貝爾曼畫藤葉的事件。有的文章以人、事為線索,以人物的某些特征、某些細節(jié)或所見所聞組織材料。如《背影》中的“父親的背影”在文章中出現(xiàn)了四次,由此串起了一段父子深情。有的文章以思想情感為線索,如《記念劉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憤之情作為全文的線索,連接起對死難者生前經(jīng)歷的回憶、對死難者犧牲的場面的描述和對死難者戰(zhàn)斗精神和死難意義的論述,體現(xiàn)了作者極度的悲痛和無比憤懣的心情,表達了作者對學生的愛和對敵人的恨。
三、抒情議論,點明中心
記敘文無論是寫人還是記事都必須具有真情實感。記敘文中恰當插入抒情和議論的句子,有助于點明人物的思想性格,闡明所寫事件的本質意義,從而更鮮明地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作家魏巍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開篇用抒情化的議論總領全文的三個典型事例,在每個事例之后,或設問、或反問,用巧妙的議論緊扣事例,高度贊揚、熱情謳歌志愿軍戰(zhàn)士美麗的心靈。這樣敘述和議論渾然一體,讀來震撼人心。
需要注意的是,抒情議論要言簡意賅,緊扣記敘的內容。因為記敘文中的議論是起輔助作用的,要點到為止,不可長篇大論,否則會喧賓奪主。
四、首尾呼應,彰顯中心
為了使中心更加突出,要注重開頭與結尾的照應。文章開頭提到的內容,結尾遙相呼應,可以給人以首尾圓合、結構嚴謹?shù)母杏X。如莫懷戚的《散步》,開頭寫道:“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苯Y尾寫道:“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著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三代四口人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家庭,也鏈接成一條老、中、幼的生命之鏈。中年人的責任,既要贍養(yǎng)老一代,又要撫養(yǎng)下一代,表現(xiàn)出了一家人之間互敬互愛的真摯感情,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運用首尾式照應時,有兩點需要注意:1.照應的語句要有所變化,不能簡單重復,否則顯得呆板。2.開頭和結尾的文字,要有明顯的適應性,開頭只能作開頭,結尾只能做結尾,不能互換而用。
【例文展示】
愛的味道
□王秀云
鮮花彌漫著芬芳香氣,包含著陽光對它的愛;青草彌漫著清悠香氣,包含著大地對它的愛;而牛肉面彌漫著誘人香氣,則包含著奶奶對我的愛。
從小到大,我最喜歡吃的就是奶奶做的牛肉面。每逢周六周日,我都要去奶奶家吃牛肉面。但有一個周六,我感到不同尋常。那天我像往常一樣回到奶奶家,順手推開院門,卻看見院子里冷冷清清的,屋里也沒有人說話的聲音。我趕緊走進奶奶的臥室,只看見奶奶躺在床上,頭上放著一塊濕毛巾,臉色很不好。我摸了一下奶奶的額頭,真燙!奶奶發(fā)燒了。
我趕快把奶奶頭上的毛巾拿下來,換了一塊新的。奶奶睜開眼睛看見我來了,用嘶啞的聲音對我說:“你快去廚房自己盛面吧,剛煮好的面條,奶奶今天病了,沒法起來給你盛面了,記得多放幾塊牛肉?!蔽艺f:“奶奶,你今天病了,就別給我做飯了?!蹦棠陶f:“今天是你的生日,生日上壽星都要吃長壽面的,更何況你來一次不容易,奶奶就想讓你吃點好吃的?!蔽颐偷叵肫鸾裉焓俏业纳眨B電話號碼都會記混的奶奶竟然會清楚記得我的生日!
我聽了之后,趴在奶奶身上哭了起來,說:“奶奶,我寧愿不過生日,不吃牛肉面,我也不要你生病。”奶奶說:“好孫女,快去吃吧,我知道你心疼我,但咱們的生日不能不過?!蔽胰N房拿了一個大碗,盛了一碗面,并且放了好多牛肉,然后端到奶奶面前,在奶奶面前含著眼淚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知道為什么,我感覺今天的牛肉面分外好吃,或許是里面包含了奶奶的愛!奶奶看見我狼吞虎咽的樣子,也欣慰地笑了。
現(xiàn)在我在外地上學,周六周日回不了奶奶家,很難吃到奶奶親手做的面了。有時嘴饞了就在飯店買一份牛肉面,但卻怎么都吃不出奶奶做的牛肉面的香味。想奶奶了,我就給她打電話,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奶奶我想吃牛肉面了,我回去,您一定要給我做牛肉面?!蹦棠淘陔娫捘穷^就提高嗓門對我說:“乖孫女,等你回來了,我一定給你做牛肉面,用牛腱子肉做。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奶奶在家等你的好成績?!蔽颐看温牭诫娫捘沁吥棠痰穆曇?,就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仿佛牛肉面的味道都從電話里面飄出來了,香氣逼人。
牛肉面中包含了奶奶對我的愛,而愛的味道就像牛肉面的味道一樣誘人可口,值得回味。
1.文章圍繞中心,選材得當。本文中心是奶奶對孫女的愛,圍繞中心,作者選取了吃牛肉面這一材料,并進行了恰當?shù)娜∩?。對病中奶奶做牛肉面和自己求學在外想吃奶奶做的牛肉面,進行了詳寫,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線索明晰,貫串全文。本文以“牛肉面”為線索貫串全文,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畫龍點睛的抒情議論,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如“我猛地想起今天是我的生日,連電話號碼都會記混的奶奶竟然會清楚記得我的生日!”“我每次聽到電話那邊奶奶的聲音,就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深刻地表達了祖孫之間那濃濃的情感,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首尾照應,彰顯中心。開頭:“牛肉面彌漫著誘人香氣,則包含著奶奶對我的愛?!苯Y尾:“牛肉面中包含了奶奶對我的愛,而愛的味道就像牛肉面的味道一樣誘人可口,值得回味”使文章首尾圓合,中心更為鮮明,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