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一、現(xiàn)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畫 說
張大千
中國畫常常被不了解畫的人批評說,沒有透視。其實中國畫何嘗沒有透視?它的透視是從四方上下各方面著取的,現(xiàn)在抽象畫不過得其一般。如古人所說的下面幾句話,就是十足的透視抽象的原理。
他說“遠山無皴”。遠山為何無皴呢?因為人的目力不能達到,就等于攝影過遠,空氣間有一種霧層,自然看不見山上的脈絡,當然用不著皴了?!斑h水無波”,江河遠遠望去,哪里還看得見波紋呢?“遠人無目”也是一樣的,距離遠了,五官當然辨不清楚了,這是自然的道理。
所謂透視就是自然,濁死板板的。從前沒有發(fā)明攝影,但是中國畫早已發(fā)明這些極合攝影的原理。何以見得呢?譬如畫遠的景物,色調(diào)一定是淺的,同時也是輕輕淡淡,模模糊糊的,這就是用畫表現(xiàn)遠的;如果說畫近景樓臺殿閣,就一定畫得清清楚楚,色調(diào)深濃,一看就如到了跟前一樣。
石濤還有一種獨特的技能,他有時反過來將近景畫得模糊而將遠景畫得清楚而實。這等于攝影機的焦點,對在遠處,更為像我們眼睛注視前遠方,近處就顯得不清楚了。這是“最高”現(xiàn)代科學物理透視,他能用在畫上而又能表現(xiàn)出來,真是了不起的。所以中國畫的抽象,既合物理,而又要包含著美的因素。
講到以美為基點,表現(xiàn)的時候就該利用不同的角度,畫家可以從每種角度,或從流動地位的眼光下,產(chǎn)生靈感幾方面的角度下,集成美的構圖。這種理論,現(xiàn)代的人,或已能夠明白,但古人就有不懂這個道理的。宋人沈存中就批評李成所畫的樓閣都是掀屋角。
怎樣叫掀屋角呢?他說從上向下的角度看起來,看到屋頂,就不會看到屋檐,李成的畫,既見屋脊又見斗拱頗不合理。粗粗看來這個道理好像對的,仔細一想就知道不對了,因為畫既以美為主點,李成用鳥瞰的方法,俯看到屋脊,并且拿飛動的角度仰而看到屋檐斗拱,就一剎那間的印象,將腦中屋脊與屋檐的美感并合為一,于是就畫出來了,況且中國建筑,屋脊的美、斗拱的美都是絕藝,非兼用俯仰的透視不能傳其全貌啊。
畫家自身便認為是上帝,有創(chuàng)造萬物的特權本領。畫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陽就可以出太陽;造化在我手里,不為萬物所驅使。這里缺少一個山峰便加上一個山峰,那里該刪去一堆亂石,就刪去一堆亂石,心中有個神仙境界,就可以畫出一個神仙境界。這就是科學家所謂的改造自然,也就是古人所說的“筆補造化天無功”。
總之,畫家可以在畫中創(chuàng)造另一個天地,要如何畫,就如何去畫;有時要表現(xiàn)現(xiàn)實,有時也不能太顧現(xiàn)實,這種取舍,全憑自己思想。何以如此?簡略地說,大抵說畫一種東西,不應當求太像,也不應當故意求不像。求他像,當然不如攝影,那又何去畫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和不像之間,得到超物的天趣,方算是藝術,正是古人所謂“遺貌取神”,又等于說我筆底下創(chuàng)造的新天地,叫識者一看自然會辨認得出來;我看到真的就畫下來,不美的就拋棄了它。
談到真美,當然不單指物的形態(tài),是要悟到物的神韻。這可引證王摩詰兩句話,“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畫是無聲的詩,詩是有聲的畫。怎樣能達到這個境界呢?就是說要意在筆先,心靈一觸,就能跟著筆墨表現(xiàn)在紙上。所以說“形成于未畫之先”“神留于既畫之后”。近代有極多物事,為古代所沒有,并非都不能入畫,只要用你的靈感與思想,不變更原理而得其神態(tài),畫得含有古意而又不落俗套,這就是藝術了。
(選自《張大千畫說》)
1.下列有關“透視”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畫透視從四方上下各方面著取,現(xiàn)在抽象畫也不過得其一般。
B.透視就是自然,沒有中國畫發(fā)明的攝影原理,也就不會有攝影的發(fā)明。
C.中國畫在表現(xiàn)遠處的景物時,會用淺色調(diào),輕輕淡淡,模模糊糊的。
D.中國畫描繪近處的樓臺殿閣,會畫得清清楚楚,色調(diào)深濃,如同到了跟前。
2.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石濤有時將近景畫得模糊而將遠景畫得清楚而實,運用了“最高”現(xiàn)代科學物理透視,真是了不起。
B.宋人沈存中之所以批評李成所畫的樓閣都是掀屋角,是因為他認為李成的畫,既見屋脊又見斗拱,很不合理。
C.科學家所謂的改選自然,等同于古人所說的“筆補造化天無功”,對于畫家而言,自身有創(chuàng)造萬物的特權本領。
D.畫一種東西,不應當求太像,也不應當故意求不像,一定要在像和不像之間,得到超物的天趣,方算是藝術,正是古人所謂“遺神取貌”。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批評中國畫沒有透視的人,很可能是不了解中國畫中的“遠山無皴”“遠水無波”“遠人無目”等現(xiàn)代繪畫抽象透視理論。
B.宋人沈存中批評李成所畫的樓閣大都是“掀屋角”,粗看有道理,細想就錯了。因為畫是以美為主點,李成非兼用俯仰的透視不能表現(xiàn)出樓閣的全貌。
C.畫家創(chuàng)作中可把自己當作上帝,可在畫中創(chuàng)造另一個天地,具體如何畫,如何表現(xiàn)現(xiàn)實,都是可憑自己的思想進行取舍的。
D.真美,不是指物的形態(tài),而是要悟到物的神韻。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意在筆先,“形成于未畫之先”“神留于既畫之后”。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東坡先生墓志銘
蘇 轍
予兄子瞻,謫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內(nèi),澤及鳥獸。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歸。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吳越之民,相與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太學之士數(shù)百人,相率飯僧慧林佛舍。嗚呼!斯文墜矣,后生安所復仰?公始病,以書屬轍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銘?!鞭H執(zhí)書哭曰:“小子忍銘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學四方。太夫人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公亦奮厲有當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學通經(jīng)史,屬文日數(shù)千言。嘉祐二年,歐陽文忠公考試禮部進士,疾時文之詭異,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時與其事,得公《論刑賞》,以示文忠。文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干其間,常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少安。高麗入貢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勢驕橫,至與鈐轄亢禮。公使人謂之曰:“遠夷慕化而來,理必恭順。今乃爾暴恣,非汝導之,不至是也。不悛,當奏之?!毖喊檎邞郑瑸橹£?。吏民畏愛,及罷去,猶謂之學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是時河決曹村,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彬屖箯腿搿9膶照炔?,親入武衛(wèi)營,呼其卒長,謂之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宜為我盡力?!弊溟L呼曰:“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執(zhí)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鍤以出,筑東南長堤,首起戲馬臺,尾屬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勢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廬于城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聞。復請調(diào)來歲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訖事,詔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見善稱之如恐不及,見不善斥之如恐不盡,見義勇于敢為,而不顧其害。用此數(shù)困于世,然終不以為恨??鬃又^伯夷、叔齊古之賢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實有焉。
(選自《東坡樂府箋》,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黑體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以書屬轍曰(囑咐)
B.至與鈐轄亢禮(匹敵)
C.然終不以為恨(遺憾)
D.以虞水之再至(料想)
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蘇軾深受愛戴的一項是( )(3分)
①太學之士數(shù)百人,相率飯僧慧林佛舍②斯文墜矣,后生安所復仰③常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少安④及罷去,猶謂之學士,而不言姓⑤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聞⑥訖事,詔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蘇軾才華出眾,少時對古今成敗之事總能說清其要害。參加科舉考試,所撰文章論述國家刑賞之事,深受歐陽修、梅圣俞贊賞。
B.蘇軾依法治吏。接待高麗使者的官吏仗勢橫行,不守禮法,蘇軾派人前去訓斥,并警告他們,如果不改,要將此事上奏朝廷。這些官吏因懼怕而有所收斂。
C.蘇軾一心為民。大水將沖決杭州城,人手不足,他親至武衛(wèi)營請禁軍出力抗洪。河水暴漲,情勢危急,他堅守城頭,公而忘私。
D.蘇軾德行高尚。他稱頌善人善舉,斥責惡人惡行,愛憎分明。遇見正義的事情就奮勇去做,不顧危害。蘇轍稱其有古代賢人的美德。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出涕。
(3分)
譯文:
(2)文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3分)
譯文:
(3)太守猶不避涂潦,吾儕小人,效命之秋也。(4分)
譯文: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一首清詩,然后回答問題。
春日客感
黃景仁
只有鄉(xiāng)心落雁前,更無佳興慰華年。
人間別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遠天。
久病花辰常聽雨,獨行草路自生煙。
耳邊隱隱清江漲,多少歸人下水船。
8.從全詩看,“春日客感”側重寫作者的什么感受?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這種感受?(5分)
答:
9.有人說,本詩后兩聯(lián)不用“愁”字卻寫盡愁思,請結合頸聯(lián)作一賞析。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三徑就荒, 。攜幼入室,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2)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 ?窮且益堅, 。(王勃《滕王閣序》)
(3) ,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題中選定其中一題作答。只能做所選定題內(nèi)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題內(nèi)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25分)
市政府的鴿子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在候鳥遷徙的旅程中,或向南飛或向北移,或秋天或春天,很少會經(jīng)過城市。它們成群結隊掠過天空,高高翱翔于水平排列的圓形山丘,斜切著森林的邊緣,一會兒好像循著蜿蜒的河流或田地的犁溝,一會兒又好像乘著無形的風。但只要在它們眼前一出現(xiàn)城市屋頂上的天線,鳥兒就遠離了。
不過,有一次,一群秋天的丘鷂閃現(xiàn)在馬路夾縫的一線天里,只有馬可瓦多看到,因為他走路時總是鼻子朝天。那時他正騎在一輛三輪小車上,一看到這群鳥就好像要追捕它們似的使勁地蹬,沉浸在獵人的幻想中,盡管他除了軍槍以外再也沒碰過任何武器。
他這樣踩蹬著,眼睛盯著飛翔的鳥,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闖過了一個閃著紅燈的十字路口,卡在汽車中間,而且差一點就被撞倒。當交通警察鐵青著臉記下他的姓名、地址時,馬可瓦多仍繼續(xù)追尋著天空飛舞的翅膀,可是它們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在公司,那張罰單招來一頓嚴厲的指責。
“要看紅綠燈,懂不懂?”車間主任偉利哲牟先生對他大吼大叫,“你那時候在看什么?”
馬可瓦多腦袋空空。
“一群丘鷂……”他說。
“什么?”偉利哲牟先生是個老獵人,眼睛閃閃發(fā)光。于是馬可瓦多描述起來。
“星期六我要帶上狗和獵槍!”主任愉快地說,忘記自己正在發(fā)脾氣?!吧缴系暮蝤B開始遷徙了,那群鳥一定是被山上的獵人嚇到,才會偏向城市……”
這一整天,馬可瓦多的腦袋里像個磨坊似的轉來轉去?!靶瞧诹缴峡赡軙D滿了獵人,那么誰知道又將有多少丘鷂會飛來城市;如果我也準備一下,星期天我就有烤丘鷂吃了。”
馬可瓦多住的平民公寓有一個屋頂陽臺,牽著一條條晾曬衣物的鐵線。馬可瓦多帶著三個孩子、一桶黏鳥膠、一支刷子還有一袋玉米上到陽臺。當小孩們忙著把玉米粒灑遍陽臺時,馬可瓦多則用刷子在欄桿、鐵線和屋脊上涂抹黏鳥膠。他涂得非常之多,以致四處玩耍的小菲利浦差一點也給黏住了。
那天晚上,馬可瓦多夢見在屋頂上遍布著被黏住而不能跳動的丘鷂。他的太太多米娣拉比較貪吃而且懶惰,夢到屋脊上懸掛著已經(jīng)烤好的金黃色的鴨子。女兒伊索莉娜很羅曼蒂克地夢見可以裝飾帽子的蜂鳥。小米開爾則夢到鸛鳥。
第二天,每隔一小時,就有一個小孩上屋頂去巡察:不過只是把頭從天窗輕輕地探出去,這樣萬一正好有鳥準備停下來,才不會嚇到它們,然后再下樓去報告消息??墒鞘冀K都沒有好消息。直到接近中午,小彼得回來的時候喊著:“有了,爸,快來!”
馬可瓦多帶著一個袋子上了陽臺,在涂著黏鳥膠的鐵線上有一只可憐的鴿子,是那種習慣于廣場上的人群和嘈雜的灰色的市政府鴿子。在它嘗試要擺脫那根不小心??可先サ酿ずF線的同時,其他鴿子在周圍飛來飛去,悲傷地看著它。
當馬可瓦多一家正圍著那只又瘦又多筋的烤鴿子剔骨頭時,聽到有人敲門。
是房東的女傭人?!拔覀兲娔堮R上來一趟。”
馬可瓦多十分擔心,因為他已拖欠了六個月的房租,恐怕是要下逐客令了。馬可瓦多往貴族層的房東家走去。剛進大廳,就看到已經(jīng)有一位訪客了,是上次那位鐵青著臉的警察。
“請進,馬可瓦多,”太太說?!坝腥送ㄖ艺f在我們陽臺上有人在捕捉市政府的鴿子,你知道怎么回事嗎?”
馬可瓦多覺得全身僵冷。
“太太,太太!”恰好有一個女人的聲音喊了起來。
“什么事,昆達琳娜?”
洗衣婦進來。“我去陽臺曬衣服,可是所有的衣服都給黏住了,我想要把它們拉開,結果全都撕裂了!所有東西都報廢了,怎么回事?”
馬可瓦多用一只手捧住胃,好像有什么東西在里面不能消化。
(選自《外國文學》1993年第2期)
(1)這篇小說選取了馬可瓦多這樣一個小人物作為主人公,作者是想要表達一個什么樣的主題?(5分)
答:
(2)小說第一自然段描寫候鳥遷徙的旅程有什么作用?(6分)
答:
(3)這篇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有什么特點?請簡要說明。(6分)
答:
(4)有人建議把標題“市政府的鴿子”改為“馬可瓦多”,你認為哪一個更合適?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25分)
富蘭克林:原則與變通
張 偉
就算在中國,美國人本杰明·富蘭克林也可以說名聲顯赫。由于那本暢銷多年的《富林克林自傳》,他成了許多少年人心中的“人生導師”,那些“艱苦和自我奮斗”的勵志故事,反復在作文、試卷和閱讀材料里出現(xiàn)。
因為他那個用風箏收集雷電的實驗被放進了小學課本里,他又成了富有探索精神和敢于為科學獻身的勇士,并啟發(fā)了不少小孩子的科學夢想。
不過,一個更立體的富蘭克林的形象,隱藏在這些人們耳熟能詳?shù)膯⒚晒适卤澈螅悴卦诿绹▏鴷r期艱難的戰(zhàn)斗和變革之中。
這個形象是這樣的:在1787年夏天費城炎熱的屋子里,當來自各州的代表因為制憲而吵得不可開交,甚至面臨散伙危險時,80多歲、患有痛風的富蘭克林居然去請來了一位牧師,叫大家每天早上先向上帝禱告。據(jù)在場者記錄,有些人雖然不愿意,礙于他年歲長,只好同意。
看上去,富蘭克林總喜歡在發(fā)生對立的場合充當和事佬。面對有爭議的問題,他不喜歡公開和直接表達意見,反倒是在私底下勾連甚多。獨立戰(zhàn)爭之初,各州就是否建立聯(lián)軍產(chǎn)生分歧,他明里隨大溜兒,暗地里卻又幫支持建立聯(lián)軍的亞當斯等人串聯(lián),可謂老奸巨猾。
這種性格在費城制憲會議上展露無疑。除了在若干沖突中居中調(diào)停外,當憲法草案最后確定,幾位代表拒絕簽字之時,這個資格最老,并且很善于倚老賣老的人站起來,請求大家擱置爭議。“對憲法中的部分條款,我并不完全贊成,”他以一個老人所常擁有的寬容和變通說,“但我不能肯定我永遠不會贊同,因為許多我過去以為是正確的觀點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卻是個錯誤……”
影視作品里表現(xiàn)的富蘭克林,往往帶著狡猾的甚至有些玩世不恭的微笑。而在現(xiàn)實記錄里,他也確實以如魚得水的個人魅力見長。這很容易讓人忽略他內(nèi)心最頑固的那些東西。
一個饒有趣味的小故事是,1775年,美國革命尚未勝利,富蘭克林作為特使被派往法國尋求幫助。此時,他已經(jīng)70高齡,痛風和腎結石頗為嚴重,但到達法國后,他“使整個法國都沸騰起來”。等到后來前去協(xié)助他的約翰·亞當斯見到他時,感到十分憤怒:這個老頭兒在自己的人民正浴血奮戰(zhàn)時,穿的是巴黎的華服,與上流社會歡宴,還不時傳出點風流故事。
據(jù)說,兩人為此幾乎反目。不過,富蘭克林曾試圖這樣解釋:要用法國人的方式和他們打交道。就結果來看,他的確獲得了成功:他的畫像被懸掛在巴黎許多地方,而他也成功地為美國爭取到了法國在武器等方面的援助。
看似毫無原則的富蘭克林,心里裝著的正是他認定的原則。為追求正義的目標,他沒有道德潔癖,也沒有非此即彼的是非觀念。即使因此被誤解,他也不會放棄,甚至不做解釋。
平衡、妥協(xié)、忍讓,這些都是富蘭克林行事中隨處可見的品性。早在和英國發(fā)生爭執(zhí)之初,他也曾努力促成北美殖民地與英國的妥協(xié)。不過,熟悉富蘭克林那幾近圓滑形象的人,恐怕忽略了富蘭克林這固執(zhí)的一面。據(jù)說,當他為自己設計那個著名的用風箏捕捉閃電的實驗時,科學界的人都認為他是在胡鬧,朋友里也有不少人反對。
但他毫不在意,只是按照自己心里認準的方向,一條道走下去。
(選自《中國青年報》2011年5月11日)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5分)
A.富蘭克林早在中國聲名遠播,文中他用風箏收集雷電素材的運用,旨在啟發(fā)孩子們的科學夢想,激勵人們成為獻身科學的勇士。
B.當各州代表因制憲而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富蘭克林請來牧師,在牧師的調(diào)解下,談判終于取得了成功。
C.面對有爭議的問題時,富蘭克林總是喜歡私下達成交易,爭取事情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以利于事情的圓滿解決。
D.文章并沒有把富蘭克林作為許多少年人心中的“人生導師”的角度來寫,突出強調(diào)的是美國建國艱難時期的富蘭克林。
E.縱觀全文,用在富蘭克林身上的妥協(xié)、圓滑等詞語,并不是貶義詞,相反,我們從中看到了富蘭克林的執(zhí)著與堅毅。
(2)在哪些時候可以看出富蘭克林的變通?(6分)
答:
(3)文中有這樣一段小插曲:在美國人民浴血奮戰(zhàn)的時候,富蘭克林卻穿著華服在法國與上流社會歡宴,以致約翰·亞當斯與之幾乎反目。這一情節(jié)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答:
(4)堅持原則,是富蘭克林性格的兩大特點之一??v觀全文,請簡要概括富蘭克林做事的原則是什么?作為中學生,我們又應當堅守哪些原則?(8分)
答:
第Ⅱ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筵席 逋(pū)客 央浼(měi)
玷(diàn)辱 ?。╧è)守不渝
B.懿范 捧袂(mèi) 攻訐(jué)
舂(chōng)糧 處(chǔ)心積慮
C.親眷 熟稔(rěn) 盤桓(huán)
赍(jī)賞 窮源溯(sù)流
D.云宵 蜂窠(kē) 角隅(yú)
暫(zhàn)住 搬弄(nòng)是非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3分)
A.一篇洋洋灑灑的《滕王閣序》不僅使唐代詩人王勃的名聲大振,也讓滕王閣成為江南的三大名樓。
B.只在彭澤縣做了八十多天縣令的陶淵明憤然掛印辭官的原因是由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和具有“性本愛丘山”的性格造成的。
C.莊子憑著豐富的想象,運用大量的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之中,使《逍遙游》一文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D.對于李密寫《陳情表》拒絕晉武帝征召的真正原因,同學們能夠見仁見智,達成共識,說明咱們這個集體是非常有智慧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3分)
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是滿足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
"因此,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目的最終也要落到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上。
①實現(xiàn)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的有機統(tǒng)一,文化產(chǎn)業(yè)才能健康發(fā)展。②創(chuàng)造經(jīng)濟效益,提高我國的經(jīng)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是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的重要目標。③這決定了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不能僅僅注重經(jīng)濟效益,必須同時注重社會效益,而且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④然而,文化產(chǎn)品既具有商品屬性,又具有意識形態(tài)屬性。⑤離開了經(jīng)濟效益,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就失去了基礎和動力。⑥文化產(chǎn)業(yè)是經(jīng)營性的,應當追求經(jīng)濟效益。
A.②⑤⑥④③① B.⑥⑤②④③①
C.⑥②⑤④①③ D.①④③⑥⑤②
16.仔細觀察下面的漫畫,按要求作答。(6分)
(1)為本幅漫畫擬一個標題。(不能以“無題”為題,不超過10字)(2分)
答:
(2)這是一幅獲獎的漫畫,請你以評委的名義寫幾點獲獎理由。(不能少于兩點)(4分)
答:
17.燦若星漢的古詩詞,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我們在課內(nèi)外積累了許多古詩詞(或名句),請仿照畫橫線的句子,仿寫一組句子。(5分)
讀書是感悟,讀人更是感悟,感悟是“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的微笑,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彷徨,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朦朧。
答: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4年10月,諾貝爾獎陸續(xù)公布,連續(xù)7年的諾獎熱門候選人、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再次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他很失望,他的眾多粉絲也很失望,只能對他弱弱地說一句:等等,再等等,好飯不怕晚,該是你的早晚會屬于你。
說到等等,諾獎歷史上等了幾十年的大有人在。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為了反抗種族隔離制度,足足坐了27年牢,出獄時已72歲高齡,這期間他已被多次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但直到他出獄3年后才實至名歸,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如果不是心平氣和地堅持走自己的路,如果不是心胸坦蕩地處世理政,他不可能有這樣的輝煌。
還有等得更長的。2013年,82歲的加拿大女作家愛麗絲·門羅成為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第13位女性獲獎者。為了等這一盛譽的到來,她辛勤耕耘了將近70年,臥薪嘗膽,不離不棄。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一個側面構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詩歌外,文體自選;標題自擬;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