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shù)節(jié)食減肥者,后來幾乎又都胖回來,這是怎么回事呢?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yī)師余金龍表示:原因可能是因為過度節(jié)食或過度挨餓啟動了我們身體潛在的應對饑餓的生理心理防御機制。
“挨餓減肥法”會讓你更容易胖
我們的祖先在幾十萬年前的時候,食物供應遠沒有我們現(xiàn)在這樣豐富和穩(wěn)定,有時可能有很多食物吃,有時可能很長時間會什么都沒得吃,要長期挨餓,甚至會餓死。所以,當再次有食物吃時,我們的祖先們就會大吃特吃,并且身體會自動降低新陳代謝率,積累大量脂肪,這樣將來沒東西吃時就可以釋放脂肪中的能量來維持生存,以防被餓死。
但我們的身體卻分不清自愿挨餓與真正饑荒的不同,當我們通過節(jié)食或低熱量食物來減少體內(nèi)的脂肪時,我們身體潛在的抗饑荒的生存機制就此啟動了:食欲大增,狂吃和減慢新陳代謝的速度來增加體內(nèi)脂肪的貯存,以備不時之需。由于新陳代謝率降低,曾過度節(jié)食減肥的人,其體內(nèi)的熱量就較不易消耗,甚至在睡覺時所消耗的熱量也比其他人要少10%。所以,有的人節(jié)食減肥之后不只是反彈到原來的體重,甚至是更重,即使他們的食量并沒有較節(jié)食之前增加。
因此,除了少數(shù)嚴重肥胖者,不建議大家通過過度節(jié)食來減肥,適度控制飲食可能更合理些,尤其是晚餐;低熱量食譜和運動減肥也一樣,“適度”可能更科學些。
“不吃飽飯怎么減肥”其實有道理
對于大多數(shù)減肥的人來說,主食是一個敵人,然而,沒有了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的存在,減肥就會變得舉步維艱,這也是“不吃飽飯怎么有力氣減肥”這句話的道理所在。
我們?nèi)粘I钪幸话阋悦罪?、面包、面食等作為主食,營養(yǎng)專家指出:不推薦減肥人群完全隔絕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是脂肪代謝的重要“火種”,缺少這個火種,脂肪無法完全燃燒,減肥就不可能成功。也就是說,當脂肪代謝時,需要葡萄糖作為催化劑使用,而葡萄糖就來自于我們吃的主食。
因此,正常攝入主食,并加強運動,使葡萄糖充分參與到脂肪代謝的過程中來,才能有效減肥。建議減肥人群保持規(guī)律的三餐習慣,每餐都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各種主食,但吃主食時,一定要注意“粗細搭配”,適當多吃些粗糧。
運動減肥的“361”原則
減肥的關鍵期在頭3個月,此時減肥的速度應該控制在每周減重0.5~1公斤,頭3個月減重速度最為顯著,一般可以減6~10公斤。如果頭3個月減肥成功,可讓人獲得更大的信心,以便持續(xù)一年的時間,避免體重反彈。
那么,除了合理飲食外,如何科學運動減肥呢?這里要特別強調(diào)運動減肥的“3、6、1”原則:
三餐之后:運動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在三餐之后,高強度運動(比如對抗性的籃球、足球或羽毛球賽等)可在飯后兩小時進行;中度運動(騎車、跳舞等)應該安排在飯后1小時進行;輕度運動(如散步、慢走)則在飯后半小時進行最合理。
每周6次:根據(jù)個人的運動喜好,每周至少安排6次較為持久的中高強度的運動。
每次運動至少1小時:進行有氧運動應持續(xù)30分鐘以上,體內(nèi)的脂肪才會被動員起來為人體提供能量,進入減肥的最佳階段。所以,在運動前要做10分鐘的準備活動,然后進入正式的鍛煉,結(jié)束之后還要有10分鐘的整理時間,這樣一次完整的運動至少需要1個小時,你才能讓自己的脂肪燃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