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似乎已沒有多少全新的探險領域。沒有新的山峰可攀登,沒有未知的海域可橫渡,鮮有前所未有的大膽挑戰(zhàn)可以嘗試。但在2015年,一些雄心勃勃的團體將把科技推向極限,尋求在天空、陸地和水面創(chuàng)造新的世界紀錄。
最先要啟程的是一個瑞士團隊,計劃僅使用太陽能飛行環(huán)繞世界。他們的飛行器(如圖)名為“太陽能脈沖2號”(Solar Impulse 2)。翼展達72米(236英尺),但內(nèi)部空間僅夠容納一名飛行員。這項工作將由項目的領導者、兩位經(jīng)驗豐富的探險家共同承擔——1999年共同駕駛“軌道飛行器3號”(Orbiter 3)熱氣球完成首次環(huán)球飛行的貝特朗·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工程師安德里·波許博格(André Borschberg),還有一位戰(zhàn)斗機駕駛員參與。
2015年3月,“太陽能脈沖2號”將從阿布扎比起飛,向東飛過印度和中國,然后飛越太平洋、美洲、大西洋、南歐和北非。飛行器將沿途???,進行展示。飛越海洋上空時,它必須一次在空中停留5天-6天。這意味著飛機白天要攀升至8500米的高空,讓機翼上的17248塊太陽能電池為鋰離子電池充滿電。夜間,飛行員將慢慢降至1500米左右的高度,以節(jié)約推動螺旋槳的四個電機耗費的電力。當太陽升起時,飛機將再度攀升。
為適應新需求,該團隊在原型機“太陽能脈沖1號”(Solar Impulse 1)基礎上開發(fā)出了一些新技術(shù)。2014年,它橫跨飛躍了美國。像大多數(shù)挑戰(zhàn)紀錄的嘗試一樣,該計劃也必須克服各種問題,比如2012年,第二架飛機的主翼梁在結(jié)構(gòu)測試中折斷。由于團隊依賴高度先進的碳纖維制造技術(shù)來減輕重量,出一些問題是意料之中的。皮卡德表示,重要的是從錯誤中學習,并繼續(xù)前進。
有時候,這意味著無用功。對于Bloodhound超音速賽車,就是如此。這款賽車創(chuàng)造了新的陸地速度世界紀錄1000英里/小時 (1609公里/小時)。這樣高速時,輪子轉(zhuǎn)速快于以往任何時候,危險在于輪子可能在旋轉(zhuǎn)產(chǎn)生的巨大離心力作用下破碎。項目背后的英國團隊多方考慮,最后選定了一種設計,使用精心鑄造的高品質(zhì)鋁材。2014年6月,輪子成功達到了其需要承受的每秒轉(zhuǎn)174圈。
測試由勞斯萊斯在其位于英國德比的噴氣式發(fā)動機葉片測試場進行。這些項目除了接受企業(yè)贊助,也依靠企業(yè)提供材料和服務,有時還借用工程師。宣傳效應自然是這些贊助者的初衷之一。但這些公司也發(fā)現(xiàn),項目讓它們的工程師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關(guān)于Bloodhound超音速賽車,還有很多未知因素。這輛車由臺風(Typhoon)戰(zhàn)斗機的噴氣發(fā)動機和一個固液混合火箭驅(qū)動,并將由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安迪·格林駕駛。格林是當今陸地駕駛速度最高紀錄(763英里/小時)的保持者。1997年,他在內(nèi)華達州駕駛Thrust超音速賽車時創(chuàng)造了這一紀錄。2015年秋季,Bloodhound超音速賽車將運到南非北開普省的亥克斯金·潘(Hakskeen Pan)沙漠,在那里格林中校將嘗試沖擊800英里/小時的速度,打破自己保持的紀錄。如果一切順利,他還打算在2016年挑戰(zhàn) 1000英里/小時。
輪子不是奈杰爾·麥克奈特(Nigel Macknight)要擔心的東西。他帶領一個名為Quicksilver的英國團隊,希望打破肯·瓦比(Ken Warby)于1978年在澳大利亞創(chuàng)下的水上紀錄(317.6英里/小時)。麥克奈特和他的志愿者團隊正在建造一架水上飛機。計劃是使用Spey噴氣式發(fā)動機,讓飛機掠過水面,創(chuàng)造約330英里/小時的新紀錄。
Quicksilver水上飛機的最終速度將部分受到英格蘭湖區(qū)科尼斯頓湖的大小限制,團隊正是計劃在這個地方挑戰(zhàn)紀錄。1967年,唐納德·坎貝爾 (Donald Campbell)在嘗試打破自己保持的276.3英里/小時的紀錄時喪命。他駕駛的由噴氣式發(fā)動機驅(qū)動的Bluebird k7向后翻轉(zhuǎn),最終解體。與坎貝爾的飛機設計人員的一次見面,激發(fā)了麥克奈特啟動自己項目的想法。這個團隊希望他們的水上飛機能夠在2015年下水,并在隨后一年做好沖擊紀錄的準備。
坎貝爾的命運提醒我們,打破紀錄是多么危險。即便擁有最新的技術(shù)和最出色的工程師,不斷提速仍是朝向未知的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