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
九曲十八彎
毫無疑問,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州( Tasmania)能給騎行者以層出不窮的體驗。從看上去景色如畫的坡頂?shù)T行挑戰(zhàn)卻非同小可的大長坡,到杳無人煙的荒野盤旋交錯的柏油路,豐富多彩的騎行資源塔斯馬尼亞州全都有。
最近,位于塔斯馬尼亞州東北部的旅程,給Andy van Bergen、DanB onello和Paul Cullen提供了一個用公路車和山地車探索“蘋果之島”(塔斯馬尼亞島別稱)的機會。正如你將看到的那樣,從Ben Lemon國家公園那段以曲折和險要著稱的九曲十八彎騎行起,才僅僅是旅途的開端而已。
由于我抽簽抽到了最短的那根,所以將6輛單車運過巴斯海峽(BassStrait,分隔塔斯馬尼亞與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的海峽)的任務(wù)就落在了我頭上,我們3個人每人一輛公路車和一輛山地車。傾盆大雨重重地擊落在南國,在塔斯馬尼亞島和大陸之間,卷起的大浪足有3-5m高,這讓我有種初生嬰兒對這個陌生世界的恐懼感。盡管害怕,但我只好膽戰(zhàn)心驚地在那里過夜。小船搖曳著,就像在搖籃里一樣,我慢慢進入了夢鄉(xiāng)。第2天醒來時,只見藍天一望無際,我們漸漸進入了Devonport(澳大利亞港口城市)港灣的懷抱。
開車很快就到了Launceston(塔斯馬尼亞島上的第二大城市),我們約好了一塊到James Boags啤酒廠匯合,一邊喝著黑啤一邊在地圖上確定我們的行程路線?;纛D汽車(Holden,澳大利亞本土汽車品牌)贊助了一輛VF Sportswagon供我們使用一周,裝載單車、零件、工具、攝影裝備和配套工具等,它可幫上大忙了,沒有這車我們簡直寸步難行。
我們的裝備是崔克的碳纖維車:2輛碟剎Domane,1輛輕如羽毛的Emonda,外加3輛Superfly 9.0 s山地車,全都蠢蠢欲動想要展現(xiàn)自己的實力。
我們懷著騎上新坐騎的猶豫,跨上單車穿過了藍天下靜謐的Launceston市。沿著蜿蜒的路穿過奶牛牧場,騎向莊嚴又崎嶇的BenLomond斷層,而在我們頭頂上,就是在攝影作品中常見的九曲十八彎。輪下的礫石路斗折蛇行般地漸漸深入于桉樹林中,沿途掠過的一幅幅畫面也很快消失在眼前。
原以為那些留有車輪印記的彎路,會在我們下坡時把我們?nèi)砉穷^都震松,但到了現(xiàn)場,才發(fā)現(xiàn)它們也只是用一個接一個的拐彎向我們開了空頭支票,并沒難為我們很多。沒多久我們就騎到了一個小小的鵝卵石地,這意味著容不得絲毫失誤的Z型十八彎到了。身處如此神奇和荒涼的環(huán)境中所感受到的那種震撼,很容易地蓋過了我們對這段爬坡難度的恐懼。
好幾百米高的石山猶如豎立的管道一樣矗立在我們的頭頂上,山體一會兒通過反射將陽光的溫度傳遞到我們身上,一會兒又遮住太陽在陰涼中奪走我們的熱量。就在這樣的光影交替中,我們騎上了最后一個彎,路上還殘留著幾天前下的雪。
DAY 2
騎行卵石鎮(zhèn)
我們正騎往“Fish ShopRide”,它以很久之前就從Tamar河岸撤離了的水產(chǎn)碼頭命名。經(jīng)過在高速路上的幾公里騎行熱身后,我們來到了前往Tamar河的岔道。
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很快冒起了水霧,在金黃色晨光的籠罩之下,這些霧氣恰似為我們的騎行提供了若隱若現(xiàn)的背景幕。我們沿著河岸漸行漸遠,河上的漁船慢慢變成了一個個小小的剪影,畫面很美。
我們選擇了比傳統(tǒng)的“Fish ShopRide”稍微遠一些的路線,因為我們都很想游覽一下別致的斜拉橋蝙蝠俠大橋,這座橋是Vertigo MountainBiking(澳大利亞一家專門提供山地騎行活動的旅游公司)的導(dǎo)游推薦我們?nèi)ビ^賞的。大橋嘆為觀止的景象拉開了當(dāng)天騎行的序幕。
悠閑地享受過早餐之后,我們又討論了一下騎行路線,決定走Launceston市外前往Lilydale市的高速路。在前往Scottsdale小鎮(zhèn)的一路上,很多人給了我們不同的建議,指點著怎樣騎行才是去小鎮(zhèn)的最佳路線。
大概騎了20 km左右,我們決定返回原計劃的路線去騎。于是立馬查谷歌地圖,發(fā)現(xiàn)有一條小路直直地通向我們另外兩條備選的路。因此我們開始在鋪設(shè)完好的陶土磚路上騎行,路面一下子變得結(jié)構(gòu)嚴實、表面光滑了。
盡管我們還得留有余力來對付Sidelin的爬坡路段,但此時我們都覺得應(yīng)活在當(dāng)下,今朝有酒今朝醉,于是找到了一條通往塔斯曼海(Tasman,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和新西蘭之間的海)高速路的小路。
在東邊的遠處,我們看到了樹林上方那巨大的山巖。算了下時間還有充裕,我們比預(yù)期的速度快了不少。于是在經(jīng)過那塊布滿青苔,指向Barrow山的指示牌時,我們都覺得應(yīng)該拐進去看看。
下了高速路后,路一下子變成了上坡路,而且接下來一路都是上坡,毫無人性地延續(xù)了14km。穿過農(nóng)場以后我們騎進了森林,路兩邊的樹越靠越近,最后形成了拱頂,在爬坡路上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這些樹的環(huán)抱之下騎行。斜坡、緩坡,斜坡、緩坡……,松散的礫石路不斷重復(fù)這樣的節(jié)奏。
在小路的盡頭,我們終于走出了森林進入一片大卵石地,那些卵石大到簡直令人難以想象。每一塊卵石都有一個人那么大,碎石散落在地上延伸到方圓幾百米的地方。
欲想穿過這片鳥不拉屎的卵石地,只有一條硬生生開辟出來的路,路邊有銹跡斑斑的鐵索護欄,暗示著駕駛者得注意安全。
騎過最后一個彎道,到達坡頂之后,氣喘吁吁的我們一致認同這個簡直就是Ben Lomond斷層的表親,甚至難度更高。在我們欣賞著美景同時也歇腳喘口氣的時候,一對夫婦(這是我們在過去幾個小時里僅遇到的人類)走了過來和我們攀談起來,還邀請我們?nèi)ニ麄兗液缺?。我們本?yīng)該追趕著陽光繼續(xù)騎行,但都被他們的盛情所打動,況且熱騰騰的茶水正是我們目前的所求。
沿著彎曲的路往下騎行到Mira和Sophie(這對夫妻)那舒適的房子,我們5人肩并肩地坐在他們的餐桌旁,與兩位主人還有他們的一位朋友(從Adelaide市過來玩一個星期)一起共享午后時光。遞到我們手里那熱騰騰的咖啡和茶水摻了自家釀造的蜂蜜,而彼時壁爐的溫暖已經(jīng)讓我們昏昏欲睡。剛出爐的蛋糕、巧克力還有堅果在眾人間一道道地傳遞上來。
“這里周圍的環(huán)境都被破壞了,”Mira解釋道,“我們守護著這片雨林的最后一小塊地域。”作為這片土地的守護者,Mira和Sophie堅持把這最后一片土地留給后代。
愜意的休息后,我們很不情愿地跨上單車繼續(xù)騎往Scottsdale市。小鎮(zhèn)十幾公里之外的Sideling上坡風(fēng)景很好,而天色卻漸漸暗了下來,很不合時宜的爆胎注定了我們只能提前結(jié)束當(dāng)天的行程,驅(qū)車前往小鎮(zhèn),至少有熱氣蒸騰的晚餐正等著我們呢。
DAY 3
錫礦小鎮(zhèn)
我們決定去塔斯馬尼亞島(Tasmania)東北部騎行的部分原因是因為那里的山地騎行路網(wǎng)把之前的錫礦小鎮(zhèn)Derby割據(jù)了。來之前我們看到過幾張那里的照片,畫面美不勝收,所以我們都希望能親自一睹真容。
拍兩下手掌,形成的氣流打破了晨霧,我們很快就出發(fā)了,在平緩蜿蜒的“Axehead”小路上開始慢慢熱身騎行。從一個環(huán)形交叉路口騎進了一個很深的峽谷,一路上全是清一色的綠色植被。
這里是世界上錫儲蓄量最大的開采地之一,為了提高效率,20世紀初的采礦人在Derby小鎮(zhèn)上方高處曾修建了一座巨型大壩。不料接近完工時,這一帶遭遇了一場季風(fēng)性降雨,降雨量大到計量表都“爆表”了。
暴雨導(dǎo)致這里發(fā)生了毀滅性的洪水爆發(fā),大壩被沖垮了,二三十米高的水墻吞沒了河流,所過之處不剩一物。這股洪流的力量巨大無比,一直流到了峽谷,最終洪水足足倒灌到了峽谷上游7km之遠。站在經(jīng)過洪流沖擊磨得光滑的花崗巖峽谷高處,我們還能感受到當(dāng)年那股洪水威力巨大的力量。
沿著緊緊螺旋的路,一路往上騎,我們很快就進入了一種慣性節(jié)奏。在World Trail這種路騎行,謹慎和注意力集中的重要性立刻顯現(xiàn)——從Z型石壁發(fā)卡彎,到修整過的狹徑,再到普通的無障礙山路,容不得半點疏忽。
“基本上,在設(shè)計修建一條新路線時,我們都會在地圖上用一連串的圖釘將我們經(jīng)過的關(guān)鍵點標記出來——在這里我們標注了70多個。”這條路線的設(shè)計者Glen Jacobs解釋說, “我們會根據(jù)天然的地勢走向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并尋找有趣味性的東西作為連接,或許它是一個石頭,一棵老樹,又或是一個天然觀景臺?!?/p>
騎行中整條路線神奇的美景讓我們一飽眼福。山地車攝影師TimBardsley-Smith把這些路線叫作“澳大利亞最美騎行之路”,我們當(dāng)然不會反駁這個稱謂。
爬完Krushkers的上坡之后終于到達了直穿森林的大下坡路段。在下坡路上有足夠多的景色讓你的腎上腺素一路飆升,包括千姿百態(tài)的亂石坡、深深的崖徑,還有礦井區(qū)域。有幾個地方甚至?xí)屇懔魬偻?,騎完了再返回去多騎幾次。
再次回到中央的環(huán)形交叉路口,我們繞了幾圈,騎了一段下坡路,回到了小路的開頭。我們一個個都喝高了,或許應(yīng)該早點來The CornerStore的。如果你覺得這店名聽起來很耳熟,那是因為店主Norm和JessDouglas在Buller山和維多利亞郊區(qū)的Forest山都開有分店,那兩家深不見底的礦井已被騎友們所熟知。
我們在小路開頭那里遇見了GlenJacobs,他請我們幫忙思量一下他的最新杰作“Dambus r,er”,這條路線下周起將會對外開放。能有一條可以一直騎上大壩的路,我們豈能錯過這個給新路線取名的機會。
這條曲折的路線在大壩內(nèi)側(cè)巨大的桉樹間穿行。往上騎,我們面對的是一段大約得爬20min的連續(xù)上坡路。這就是好路線設(shè)計的英明之處——一路上有不同等級的迂回和彎道,伴隨著地形和植物帶的變化,這一切都意味著我們會無暇顧及爬坡的艱辛。
當(dāng)我們爬完坡之后,又立刻進入到了一段接一段的狹路中,其中還有不少好幾米高的落差。在一棵棵樹間穿梭,體驗著在蜿蜒前行的山地上騎行,絕對算得上是最好、最爽的騎行路線。
DAY 4
海洋的味道
查了一下第4天騎行的信息,我們知道那會是在起伏不斷的路上騎行的一天。幸好有好幾公里的高速路可以作為簡短的熱身,隨后直接到了Sideling爬坡路段。我們多次彼此互相提醒,這只是熱身,后面還得留著力氣爬大半天的坡呢。從理論上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一個下坡后我們再次穿過Derby小鎮(zhèn),在寬闊的路上騎了十幾公里,直到路面越來越窄最終被曲折的爬坡路所取代。在路上,剛開始的時候車稍微有一點點多,不過隨著路越來越窄,車也就越來越少直至再也看不到了。
騎了幾段公路之后,我們開始爬當(dāng)天行程中的其中一個坡。路在巨大的花崗巖石頭間穿行,溫和的雨林在頂上形成了厚厚的拱頂。在我們往上騎的時候,輕霧漸漸變成了毛毛細雨。過去的一周都是晴天,我們謹慎地騎下迂回又濕滑的下坡路。正如Dan所說的, “這簡直具備了所有讓你摔斷骨頭的最佳條件?!?/p>
我們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停下來拍照,因為每經(jīng)過一個拐彎處都呈現(xiàn)出更為讓人迷醉的大片蕨類植物。當(dāng)我們騎到Weldborough小鎮(zhèn)時,每個人的腦海里都想著同樣的東西——清澈的啤酒和當(dāng)?shù)鼐频甑拇蟛汀?/p>
空氣里散發(fā)著大海的味道,此時一個搖擺的舊指示牌正好給了我們所需要的動力源泉,讓我們進行最后沖刺。我們最終騎到Fires海濱停了下來。
我們這幾天騎過的所有地形,從廣受歡迎的西塔斯馬尼亞路線到溫和的雨林,以及那不可思議的山地騎行,都使我們感到心滿意足,確信我們很快就會再次回到塔斯馬尼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