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鐵
【摘 要】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xiàn)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具有讓人賞心悅目、陶冶情操的力量,給人帶來聽覺的享受和心靈的滿足。小學音樂教學作為音樂教學的基礎階段,對小學生智力啟迪、人格塑造、聯(lián)想能力、審美能力和對音樂的興趣都有著重要而特殊的意義。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的欣賞教學也應當緊跟時代步伐,利用豐富的媒介資源,充分激發(fā)學生們對于音樂的興趣,寓教于樂,提升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對音樂的熱情。
【關鍵詞】
小學音樂 新課程 欣賞教學
長久以來,中國的學校教育更重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偏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而對藝體類學科重視不足。隨著素質教育的越來越得到重視,小學音樂教學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在小學教學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音樂教學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美好的事物,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音樂教學作為音樂教學的基礎階段,對小學生智力啟迪、人格塑造、聯(lián)想能力、審美能力和對音樂的興趣都有著重要而特殊的意義。音樂欣賞教學重視引導學生積極地體會音樂、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完成音樂審美教育的過程。在音樂欣賞的過程中,能夠達到豐富情感、陶冶情操、愉悅精神的作用,實現(xiàn)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fā)展的目標。
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的欣賞教學也應當緊跟時代步伐,利用豐富的媒介資源,充分激發(fā)學生們對于音樂的興趣,寓教于樂,提升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對音樂的熱情。
一、重視新媒體運用,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隨著網(wǎng)絡和智能手機等的普及,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圍,注意力容易分散,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很難激起小學生們的好奇心。因此,為了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的關注,應該在授課過程中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形式,采用聲音、圖片、視頻、故事典故相結合的方式,全方位的展示音樂作品本身和作品的背景故事、有關的風土人情或文化習俗等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擴充課堂容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鼓勵思考,引導學生表達
在欣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避免過多的向學生灌輸現(xiàn)成的觀點或態(tài)度,應該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深處的情感,多給學生表達自己感受的機會。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引導學生理解音樂的內涵。教師應當避免向學生大量灌輸內容,應該注意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自身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嘗試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并給以適當?shù)闹笇?。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加深印象,并且能夠同時使學生的表達溝通能力得到鍛煉,一舉兩得。
三、教師應該注重技能更新,對學生進行綜合培養(yǎng)
作為教學過程的實施者,音樂教師應當對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教學任務具有充分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避免生硬的知識灌輸,要注重情感的表達,關注學生的感受與成長。
音樂教師還應該注重新技能、新軟件的學習和使用,充分利用網(wǎng)絡和多媒體,營造豐富多彩的課堂環(huán)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結 語】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有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新技術、新思維,引導學生對音樂的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讓這一門課程真正的給學生帶來知識的積累與情感的體驗,讓學生獲得美的熏陶,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在教學實踐中注意觀察思考,對小學音樂的欣賞教學多做探索,促進這一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同時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輝.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5)
【2】周麗君.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4)
【3】劉河燦.新課程北京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音樂天地,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