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亞雄
溫哥華是加拿大西部第一大城市,因環(huán)境優(yōu)美而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
對于遠道而來的中國朋友,曾留學上海、與我有些交情的溫哥華人史密斯非常熱情。那天,他主動帶著我們?nèi)ソ纪庥^賞細雨霏霏中的風景。孰料,在一條不太寬敞的公路上,我們乘坐的小車被一輛公交車擋住了去路。
公交車的車速大大慢于小車,只要史密斯稍微踩下油門,就可以超越過去。但是,史密斯卻沒有超車的意思,一直在后邊不緊不慢地跟著,哪怕是前邊車輪卷起的泥土不停地濺到小轎車擋風玻璃和車身上,他也毫無怨言。
“你為何不超車?”我忍不住問史密斯?!坝惺裁蠢碛梢^去呢?”史密斯反問道。接著,他解釋說,人人都享有平等的道路通行權(quán),更應(yīng)該講求先來后到,如果無故超過前邊的車輛,那是對人的一種極大的不尊重。
然而,車行不遠,前邊的公交車居然靠邊停下,司機下車后打了個手勢。史密斯也踩住了剎車,那位司機來到小車前,對史密斯說:“很對不起,我知道你不想超車,但如果總是在后面跟隨,那顯然對你不公平!”原來,司機停車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了主動讓道。
既然是這樣,史密斯便不再客套。當小車超過公交車時,史密斯輕輕鳴笛兩聲以示感謝,公交車司機也鳴笛回敬。
難道他們這是有意做給外國人看的嗎?事實上,開車時互相禮讓,早就是這里的人們的一種習慣。加拿大地廣人稀,但作為著名旅游城市的溫哥華流動人口卻很多。每到下班高峰期,或者旅游旺季,街道上同樣車流如織,甚至還會出現(xiàn)擁堵。但無論什么時候,總會車行有序,極少出現(xiàn)交通事故,更不會出現(xiàn)司機們互相搶道、互相別車,從而誘發(fā)“路怒”的事情。倘若碰到行人過馬路,幾乎在十米開外,整個車流就會停止下來,一直等到行人全部井然有序通過為止。
而十分有趣又令人感懷的場面,則是高峰時段突遇應(yīng)急事故。只要一傳來消防車、救護車或者警車的鳴笛聲,猶如戰(zhàn)時突然聽到了戰(zhàn)斗號角,全體司機瞬間進入高度“戰(zhàn)備狀態(tài)”,所有蠕動慢行的車輛在幾秒鐘內(nèi)就會讓出一條足可以讓任何車輛前行的通道。處理應(yīng)急事故的車輛如入無人之境,轟然駛過。哪怕與對面車道那些反向而行的車輛并無關(guān)系,司機們也會自覺停車。因為,他們知道,應(yīng)急車輛隨時都存在逆行的可能。
溫哥華人這般優(yōu)雅和遵循交通規(guī)則,固然和人口整體的高素質(zhì)有關(guān),但主要還是長期教育的結(jié)果。最為突出的是,駕照考試的范圍非常寬泛,并不只限于書本規(guī)定和教練所教授的內(nèi)容。他們“固執(zhí)”地認為,行車時,不允許有一點惡意存在,永遠心存善念,心態(tài)平和,是作為合格司機最起碼的條件,且在路途中務(wù)必自覺遵守法規(guī)和禮儀。如此一來,溫哥華人不會出現(xiàn)“路怒”的情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