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弋
摘要:一直以來,褶皺在服裝設計中都是為設計師所青睞的,尤其是懸垂性褶皺的創(chuàng)新性運用,更是使服裝設計錦上添花。它的設計不僅改變了面料原本的形態(tài)、賦予了服裝美感與動感,而且產生的藝術性效果也是無與倫比的。本文以敘述褶皺的含義為引子,闡述了懸垂性褶皺的相關概念、在服裝設計中的類型以及應用等方面,較為系統(tǒng)的向人們呈現(xiàn)了懸垂性褶皺在服裝設計應用中的重要性與意義。
關鍵詞:懸垂性褶皺;審美特征;服裝造型藝術
服裝的設計離不開造型,服裝外觀輪廓的設計是服裝設計師情感的表達,它不僅能呈現(xiàn)出服裝整體設計的藝術風格,而且也是體現(xiàn)人體美感的重要手段?!榜薨櫋弊鳛橐环N新的思想設計元素,近年來被廣泛運用于服裝藝術造型中,成為很多服裝設計師青睞的設計方式。而由“褶皺”延伸出來的懸垂性褶皺設計思想更是青出于藍,在服裝設計中展現(xiàn)出了無與倫比的美感。
一、懸垂性褶皺的相關概念
(一)褶皺的含義
褶皺元素的運用在服裝的設計中向來是被服裝設計師所偏愛的,通過改變原有面料的形態(tài)屬性和面貌特征,將褶皺元素添加到服裝設計中,輔之折疊、堆積、扭曲等手段,讓服裝呈現(xiàn)出三維立體的效果,賦予穿衣者氣勢與靈韻,體現(xiàn)其動態(tài)美。
(二)懸垂性的概述
懸垂性在服裝設計中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是指織物在重心引力的作用下自動下垂的性能,它能夠很好的反映出織物的懸垂程度和懸垂的形態(tài)。一般來說,衣物的質量越大,受到的地心引力就越大,懸垂性就越好,因而形成柔順光滑的曲面造型,貼身效果好、穿著舒服,讓人產生視覺上的美感[1]。人們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時就有用計算機對織物的懸垂性進行研究試驗。不同于窗簾物、帷幕所表現(xiàn)出來的懸垂性,人們在對于身穿衣物懸垂性的研究更是做到了精益求精,不僅要求衣物穿在身上要有舒適感,對懸垂性所帶來的美感要求程度也越來越高。
(三)懸垂性褶皺在服裝設計作品中的含義
懸垂性褶皺的設計是對褶皺元素運用的創(chuàng)新,是具有懸垂性褶皺設計特征的設計作品。這類作品在服裝設計中所呈現(xiàn)的外觀是通過衣物的懸垂性帶來的,通常以古典主義風格為主[2]。一般來說,懸垂性褶皺需要由懸垂支點和懸垂褶裥兩部分構成。懸垂支點往往集中了整件衣物的力量,是懸垂褶裥的發(fā)散點;而懸垂褶裥與懸垂支點相對應,其外觀表現(xiàn)形式與褶裥的線條方向、數(shù)量多少、疏密程度等因素都存有很大關系。
二、懸垂性褶皺在服裝藝術設計作品中的類型
懸垂性褶皺在服裝藝術設計作品中的分類是多種多樣的,根據(jù)織物自身的狀態(tài)和懸垂性褶皺的外觀特征的不同,服裝所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形式也各不相同。
(一)就織物自身狀態(tài)進行劃分
從織物自身的狀態(tài)來看,一般可分為靜態(tài)懸垂性褶皺和動態(tài)懸垂性褶皺。我們這里所說的靜態(tài)懸垂性褶皺,顧名思義就是指織物本身因為重力作用而產生的一種懸垂狀態(tài),織物本身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在這里,設計師一般研究的是材料本身的懸垂性,是除卻人體運動、從靜態(tài)審美角度出發(fā)的;而動態(tài)懸垂性褶皺則相反,設計師所關注的是服裝在運動狀態(tài)下的懸垂狀態(tài),尤其是在人體運動時,懸垂性褶皺所帶來的外觀效果。在這種動態(tài)的作用下,原始的懸垂狀態(tài)會發(fā)生形態(tài)上的改變,因而也突顯了藝術偶然性的效果。
在服裝的設計過程中,靜態(tài)懸垂褶往往與動態(tài)懸垂褶是相互依存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就讓設計者在設計衣服的過程中心思縝密、考慮周全,設計出懸垂褶的外觀狀態(tài)動靜皆宜,達到最美觀的設計效果。
(二)就懸垂性褶皺的外形特征進行分類
從懸垂性褶皺的外形特征來看,一般可分為直線型懸垂性褶皺和曲線型懸垂性褶皺。這兩種類型的懸垂褶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受力點的數(shù)量不同。直線型懸垂褶一般只有一個受力點,褶皺線條的方向呈自然下垂的狀態(tài),不受外力的影響;曲線型懸垂褶往往有兩個以上的受力點,即擁有起始和承接兩個受力點,而這兩個點的存在對服裝懸垂褶狀態(tài)的影響也是不容小覷的。
三、懸垂性褶皺在服裝造型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織物的性能很多,其中之一的就是懸垂性。設計師在設計懸垂性褶皺服裝的時候,往往會利用織物材料本身的懸垂美感特征來進行設計,例如絲綢就常常被用來作為懸垂類服裝設計的使用材料[3]。因為絲綢無論是在色澤還是光滑程度都是極佳的,將絲綢柔順光滑的性質和懸垂褶結合在一起,方可展現(xiàn)出奢華的外觀效果,其柔軟的材質特性與懸垂褶的空間以及方向結合在一起,可以完美的表達出設計師設計作品的思想與靈魂。以絲綢為主要材料、輔之懸垂性褶皺的構思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旗袍、禮服的設計等。
不僅如此,現(xiàn)代服裝在懸垂性設計方面又注入了很多新的構思。譬如對服裝的設計上采取鏤空、堆積、纏繞等方法,這些大膽而又新穎的設計,是在力學原理的基礎上運用的,通過改變原有受力點的位置,或者改變服裝原本受力部位的均衡性,從而營造出獨具一格的懸垂效果,使服裝時尚美觀。
四、結語
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不斷的朝著高質量,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從某些方面來說,這與服飾的發(fā)展是共通的,都是以科技為依托,不斷地進步與超越。懸垂性褶皺設計的出現(xiàn),使得服裝更具有個性與特殊性,符合了人們的審美以及對高品質服飾的追求,對人類在服裝藝術造型設計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孟超,許旭兵.論懸垂性褶皺在服裝造型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2]徐軍,姚穆.織物傘式懸垂旋轉速度對懸垂性影響的研究[J].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2001(02)
[3]路由,趙晉鋒.傳統(tǒng)紋飾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解析——以懸魚紋為例[J].藝術教育,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