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近幾年,學校組織我們參與教育部“十二五”重點課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公民實踐教育模式研究”子課題的研究過程中,經(jīng)過反復實驗與總結反思,我深深感到:把小學生命教育課程當成開展小學生責任教育的重要內容與主要渠道,把責任擔當這一主題貫穿生命教育的始終,結合生命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活動,不斷地強化小學生對生命的體驗與實踐過程,對于促進學生責任意識的心理內化與擔當意識的增強,促進小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踐行責任于行動,促進責任教育研究活動有針對性、實效性地開展下去均大有益處。
實驗研究證明:在生命教育課改中責任教育研究成果突出,教師本人的教學與科研能力也得以提高,小課程發(fā)揮了大作用。
一、生命最寶貴,感恩要牢記
我們的生命從哪里來?這個嚴肅課題必須明確地告訴孩子。我們曾設計這樣一堂學習討論課:通過自學有關資料,首先就讓我們的小學生對孕育人類、生我養(yǎng)育我的母親肅然起敬,對偉大母親要感恩終身。
在小學中年級課堂討論中學生們踴躍發(fā)言,有的女孩說孝順父母就是要在家里幫助爸爸媽媽干活,掃地、摘菜、刷碗;有的還說要自己疊被、洗衣服,少讓大人操心;還有的說學習好、不讓媽媽操心就是最大孝心;一位男孩鼓足勇氣說:“我和爺爺在一起過日子,家里很窮,我從來不亂花零錢,上下學還幫爺爺撿塑料瓶賣錢,我不怕別人看不起?!边@使我也深受感染,我含著淚花堅定鼓勵同學們:“母親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她終身地無私奉獻。愛父母就要心疼父母、感恩父母,終身敬孝父母,我們要毫無怨言地從現(xiàn)在開始、從細節(jié)入手;同時,我們也要對一切關心、幫助、支持我們的人有感恩之心、感恩之行。感恩也是子女踐行孝順父母的初始與終身責任擔當?shù)闹匾w現(xiàn),這就找到生命教育與責任教育的對接點,畫龍點睛,使責任教育寓于生命教育之中?!?/p>
在生命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們了解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敬畏并尊重生命,這是我們生命課教師的職責。例如,針對許多小學生關心還經(jīng)常訴說某某明星以及各地大中小學生自殺的輕生事件,為此我設計一節(jié)生命課聯(lián)系生活實際開展討論的課。記得當孩子發(fā)言后,自己十分激動地講: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所有人都應當格外珍惜她,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僅屬于你自己,我們幼小、年輕的生命承載著父母與整個家庭乃至全社會的殷切希望,承載著人類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沒有權利虐待自己的生命、輕視生命,應當重視她、保護好她,使之在有限的生命長度中,能夠發(fā)揮出最大的光和熱,迸發(fā)出閃亮的火花。
小學生命讀本告訴孩子:宇宙與地球在億萬年的運動中,十分神奇地造就了萬物與人的生命;人類經(jīng)歷百萬年艱苦卓絕地生存與發(fā)展,使人的生命成為世界上最美好、最鮮亮的事物。因此,我們說生命最寶貴,生命值得我們每一位擁有生命的人引以為無比自豪與驕傲。我在小學生命課程教育中,注意引導孩子們結合自己日常生活經(jīng)驗,使敬畏尊重生命的觀念在孩子們幼小心靈中深深扎根,使之成為他們在畢生成長過程中認識外部世界的起點與基礎。
我們教育孩子敬畏生命是每個生命個體的責任,因此,必須讓他們從小牢記:人的生命集結著崇高的父母之愛;保護幼小生命體現(xiàn)高尚的人類文明;今天珍愛生命,為的是讓你的未來更加美好。
二、身邊小常識,責任大道理
在生命課教學活動中,我十分注意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平時深入學習讀本、研究讀本,不斷挖掘生命讀本中實施責任教育結合點、銜接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恰當?shù)慕谭?,將教材中所隱含或顯露的責任意識與社會責任感教育內容聯(lián)系孩子學習與發(fā)展的實際情況講清講透,達到思想性、科學性與學生自我完善三者有機統(tǒng)一。
因地制宜,對于我們東北人來說,豆角是一年四季最愛吃的蔬菜之一,但是沒有煮熟的豆角極可能引起食物中毒這個沉痛教訓往往被我們忘記或忽視。我在結合生命讀本《注意食品衛(wèi)生,防止食物中毒》一節(jié)的“安全案例”——沒有煮熟的豆角可引起食物中毒組織教學活動。
我先在學生與家長中調查,對此情況不知曉者分別占100%與72%。接下來我交給學生一些資料結合讀本,讓大家閱讀。豆角中含有有毒成分溶血素與皂苷,如果豆角沒有煮熟,皂苷進入胃腸刺激腸胃粘膜產(chǎn)生炎癥反應,豆角中還含有溶血素它容易進入血液中破壞紅細胞而出現(xiàn)溶血,豆角中毒可能危及人的生命。依此讓小學生逐步悟出自己身邊日常生活小常識卻孕育著生命責任的大道理,我也提倡孩子們把其中的道理講給爸爸媽媽聽,提醒全家關注生命安全。
最后,我向學生布置課外作業(yè),讓他們根據(jù)經(jīng)驗總結自己所了解的生活中不安全因素。五年級的學習討論組交一份集體作業(yè),總結如下:
1. 家庭:安全用電、煤氣、防止食物中毒。
2. 學校:注意校園安全與體育運動、課余活動安全。
3. 社會:遵守交通規(guī)則,預防火災,避免人多踩踏,壞人教唆上當。
4. 自然界:躲避地震、防止雷擊、預防凍傷等。
“身邊小常識,責任大道理”,注意引導孩子們自覺地觀察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日常生活中小事情,便可以總結出安全小常識,卻能夠闡述人生與生命教育的大道理,從小就盡心關注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安全,不斷提升生命的質量與價值。
三、我在群體中,擔當記心中
從個體的自然人過渡到群體的社會人,便構成了人類社會,每個生命個體便打上社會屬性印記,在社會生活與發(fā)展過程中,就必然要相互依存與相互協(xié)助,形成一個利益相關的生存與發(fā)展的集體。人們之間愛的相互傳遞,世代的責任擔當與傳承,才使人類發(fā)展到今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關于公民“權利與義務”就是我國現(xiàn)代社會公民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的法律條文。初等教育是國家法定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作為公民這也是他們成長良好的開端。因此,小學生的刻苦學習與德智體美諸方面健康發(fā)展,就是對自己負責最好的責任擔當,《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為小學生進步與發(fā)展樹立了標桿。
在實施責任教育課題研究中,我把生命教育作為責任教育最好教材與載體,把責任擔當貫穿小學生命教育課程始終,讓他們從小在心靈中深扎責任擔當?shù)囊庾R并初步見諸于行動。教育學生為他人負責,在學校首先要提倡為同學服務,當好值日生、當好班級小干部、學會關心別人;然后,要為班級、為學校著想,學會關心集體。
教育孩子從班級到社會大群體的責任擔當,也是我們的責任。我與班主任配合組織學生到社區(qū)與風景區(qū)實地參觀,聽環(huán)保專業(yè)人士做專題報告,師生合寫活動設計方案并組織節(jié)目排練,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召開生動、活潑、感人的主題班會活動“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在全校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實踐證明:課題研究在我校、在生命課程中已經(jīng)獲得最佳科研與教改成果,學生在教學教育活動中受益匪淺,“擔當記心中,生命更鮮亮”成為孩子們心中的主題詞;教師專業(yè)與學術水平也獲得提升,“科研先導,課改跟進”成為教師們自身發(fā)展的指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