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既定的規(guī)章制度外,從駕校教育也能看出美國人是如何“講人情”的。美國駕校教育不同于別國的地方在于,它的目的是讓你懂得:比遵守交通法規(guī)更重要的是做一個誠實、友善、富有愛心的人,后者常常能在關鍵時候幫你化險為夷。
制度:不上駕校也能拿駕照
說到駕校,美國也有,但政府對公民的學車方式不加干涉。美國的駕校只有辦公場所,主要負責招生及內務管理,駕校沒有專門訓練場,訓練場就在車水馬龍的公路上。與中國駕校設有專門訓練場是完全不同的。美國人認為,汽車是在馬路上行駛的,訓練場就應該在馬路上,這樣教練可以隨時向學員講解駕駛安全事項及駕駛要領。學員也可以在身臨其境中集中精力進行學習。
駕校訓練及考試的車輛并不是專用的,學員可以用自己的私家車學習,也可以用駕校的教練車練習,平時訓練和考試都在馬路上進行。美國駕??荚囈卜掷碚摵蛯嵅俣糠?,實操就是路考,學員可自己選擇,考試時間由學員隨時于社區(qū)考試人員預約,預約好后自行參加考試。
美國駕校的理論考試及行車訓練都是明碼標價。以芝加哥駕校為例,理論學習100美元,練車每小時35美元,理論考試20美元,路考一次20美元。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一些是專門的商業(yè)車輛駕校,如學區(qū)的校車司機必須經(jīng)駕校嚴格培訓和具備應急等特殊技能后才能上崗。原則上,政府管理部門不特別要求卡車司機強制上駕校,他們可以通過考試拿到駕駛證,但是卡車司機要找工作,需要有保險,如果卡車司機沒有駕校“學歷”,保險公司可以拒絕為卡車司機受理保險業(yè)務,所以卡車司機找工作一般還是要過駕校這一關。
在美國個人駕考是完全允許的,學車并不一定要完全依靠駕校,事實上大多數(shù)的美國人都是由家人或者朋友教會開車的。不過參加駕考必須滿足以下條件:持有合法的實習駕照、自備考試車輛并備齊有關車輛證件、持有三年以上合法正式駕照的陪考者、參加安全教育培訓的證明單。
在紐約州,當你通過車輛管理部門(DMV)的理論考試并繳納相關費用后,就能夠拿到實習駕照(或者稱學習許可)。有了練車的學習許可后不能單獨開車,持實習駕照者可以在一位持有合法正式駕照且駕齡在3年以上的持證者陪同下,在道路上駕駛車輛,并且對車輛及其行駛區(qū)域沒有特定要求。為安全起見,有些學車者會在車輛上放上一塊標有“學生駕駛者”的牌子,提醒其他正常行駛的車輛,方便其做好應變準備。
在紐約,申請者只需接受不少于50個小時的上路督訓,包括10小時的在較為繁忙的路段的訓練即可參加路考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根據(jù)每個州的規(guī)定(如有的州要求30天,有的州沒有時間要求),參加駕考者還須與DMV預約考試時間、地點并繳費,也可委托駕校辦理,駕考直接在道路上進行。
在美國,考駕照為先考試后付費,如未通過則無需付費,在內布拉斯加州,只需花費10.5美元就能考到駕照
在加州,如果你不去駕校,親友又能幫忙,駕考費用就是31美元,包括了筆試、拍照、路試和駕駛證的全部費用。在美國,考駕照均為先考試后付費,如未通過則無需付費,在華盛頓州考取駕照的全部花費是40美元,包括理論考20美元、路考20美元。而在美國中部的內布拉斯加州,只需花費10.5美元就能考到駕照。除此之外,在美國各州申請駕照考試的費用都不一樣,但大多都在20美元到30美元的范圍之內。
法治:人情也可以超越法規(guī)
除了既定的規(guī)章制度外,從駕校教育也能看出美國人是如何“講人情”的。一位駕校教官、復旦博士講述了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來表達了美國駕校教育的目的:比遵守交通法規(guī)更重要的是做一個誠實、友善、富有愛心的人,后者常常能在關鍵時候幫你化險為夷。在文中他寫道:
女兒快16歲了,天天盼著能自己開車獨立行動。按我們居住的馬薩諸塞州的規(guī)矩,高中生滿16歲半就可以去考駕照。考駕照前,必須先去駕校上30小時的室內培訓課,12小時的實地駕駛訓練,6小時坐在駕校教官的車上觀察別的學生駕駛訓練,再加上40小時在父母監(jiān)視下的駕駛練習。
按麻省的規(guī)定,這室內培訓還不光是對孩子,家長也必須去上2小時的課。于是那天我就硬著頭皮去了,心里準備著忍受2小時交通法規(guī)的再教育。沒料到,任教的駕校教官智商情商俱全,很有幽默感,幾次把家長們逗得哄笑成一片。兩小時一晃就過去了,絲毫沒有度日如年的感覺。
在被警察截住時,我們一般的反應是害怕,可是警察其實也害怕萬一車上坐的是一個有兇器的殺手。所以被警察攔住后,最好的做法是坐在車內,等警察走近時搖下車窗,將雙手放到方向盤上,如實回答警察的問題。接著他講了他下面的經(jīng)歷:
有一次他去接兒子途中錯過了一個路口,如果等下一個路口返回得開6英里(約10公里)多的路。當時兒子已經(jīng)向老爸抱怨過幾次接他總遲到的事,他擔心今天可別又晚了。正好前面有一個廣場,他就開了進去,準備調頭往回開??墒乔懊嬷由蠏熘粡埮?,寫著“不許掉頭”的字樣。他巡視四周空無一人,心想我一直都遵紀守法,就這么違規(guī)拐一次彎,不會那么巧就被逮住了吧。誰知他剛開出去,后面就是一片警笛聲。警察問,“你知道我為啥讓你停下來嗎?”他說,“知道,不許調頭?!本炻犃苏f,“讓你停下來是想問問你車上有沒有毒品。你剛離開的那個廣場是個販毒中心?!彼宦狇R上說,“請你搜查吧,我車上絕對沒有毒品。”警察大致查看了一番后說,“謝謝你那么誠實回答我的問題。沒事了,你走吧?!彼斒切睦锵氲木褪牵何野謴男〗涛业哪蔷洹罢\實是上策”的話還真沒錯。
有一回,他六十多歲的老母親打電話過來:
“我有麻煩了,開車超速,被警察開了張罰單。你說說那些警察干嗎和我過不去?他們應該去對付犯罪分子啊,我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良民?!?/p>
“媽呀,開車超速可是對你自己對別人都很危險的事,警察當然要管?!?/p>
“我看那些警察也沒什么了不起的,他們好像還挺怕我呢。”
“你怎么知道警察怕你?”
“他們把我截住后,我從車上下來要和他們評理,他們很慌張啊,不停地對我嚷‘回到車上去!回到車上去!一副怕我的樣子。”
“媽媽,您這么矮小的一個老太太,人家才不會怕你呢。被警察截住車后坐在車上等待,是基本規(guī)矩。你那罰單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我比限定的車速超了每小時25英里,他們給了我一張超速20英里的罰單,75美元。這錢我可不能付,我要去上訴!”
“超25英里只罰你20英里的錢,警察對你已經(jīng)很厚道了。別去上訴了,超速罰款上訴很少有成功的例子。這么著吧,你要是上訴贏了的話,我請你出去吃飯。要是輸了,就你請我吃飯?!?/p>
結果他母親上訴還真贏了,原因很簡單。那天主持上訴案的法官正巧是他母親原先當護士時看護過的一個病人。他母親退休前是個護士,對待病人就像自己家人一樣護理很周到細心。多少年后,走在馬路上,還經(jīng)常會有當年被她護理過的人走過來向她道謝問安。所以那位法官一看是這位慈善的老護士,二話不說,就把該案撤銷了。
事后老母親可得意了,在兒子請她在飯館吃飯時說,“你知道從這件事上我們能學到什么嗎?我們平時待人都要友善,要樂于幫助別人?!?/p>
從這個駕校的課堂出來后,我在想:一般我們都認為美國社會講法治而中國社會講人情,其實在美國社會里有時候人情也可以超越法規(guī)。只不過這種人情不同于我們中國社會熟悉的找關系開后門,對熟人好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得好處。上面故事里的人情著眼于先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而善有善報只不過是一種意想不到的結果。而且類似的故事只會激勵人們繼續(xù)去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
(《中國新聞周刊》2015年25期 莊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