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微文化”:當下文化之名片

      2015-04-29 07:00:02劉文佳
      黨員文摘 2015年3期
      關鍵詞:微文化網民智能手機

      劉文佳

      正如《微時代》那首歌中所唱:你有事可以微博里私信給我,你有事可以微信里留言給我。你沒事看看微電影和微小說,你沒事可以聽聽微音樂和陪陪我……近年來,“微文化”現(xiàn)象已成為當下文化的一張名片。

      “微文化”的興起

      “微文化”作為新興的文化形態(tài),起源于微博客的風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說、微電影、微視頻、微公益的廣泛普及,與互聯(lián)網的普及尤其是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密切相關。

      據(jù)《第3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6.49億,其中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5.57億,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網民總數(shù)的85.8%,手機上網比例超過傳統(tǒng)PC上網比例,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設備。5億微博、微信用戶每天信息發(fā)送量超過200億條,社交端口同時在線人數(shù)突破2億。“微文化”憑借其即時性、便捷性、通俗性、動態(tài)化和個性化等優(yōu)勢,已經成為新興的文化形態(tài),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微文化”的興起是各方面因素合力作用的結果——

      第一, WiFi覆蓋提升、移動3G技術的成熟和4G信號的啟用為網民提供了更為優(yōu)質的上網環(huán)境。同時,智能手機的功能日益完善,價格持續(xù)走低,也促進了龐大的智能手機用戶群的形成。目前,“微文化”的傳播主要依靠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通信終端,通過微博、微信、QQ、Line、Skype、BBS等自媒體平臺,運用文字、語音、視頻和圖像等多種形式進行實時互動的交流和傳遞,具有“短、平、快”的顯著特點。

      第二,青少年是“微文化”傳播的絕對主體和最活躍用戶群。很多青年都熱衷于通過微博、微信等“短平快”的形式抒發(fā)情感、疏解壓力,其中既有對生活趣事的調侃,也有對人生社會的深思和對未來生活的展望,等等。

      第三,在“宅”現(xiàn)象日益流行的當下,“宅男宅女”們更喜歡把自己放逐到獨立的空間中,獨自享受著一個人的世界。他們與外界聯(lián)系的方式大多通過網絡來實現(xiàn),如網購、網聊、網戀、網絡社交、網上寫作和閱讀、網上理財?shù)龋簧倌贻p人的日常活動幾乎都是在網絡上完成的。

      第四,在“微文化”傳播中,無論是發(fā)表生活隨筆和個人感想,還是有見地的觀點和評論,或者轉發(fā)、分享有吸引力的文字、圖片、視頻等,都會提高自己的“被關注度”?!鞍l(fā)帖、回復、轉發(fā)、點贊”這幾個動作雖然簡單,卻極大地滿足了青年網民的參與需求和表達欲望,使他們切身感受到線上與線下、網絡與現(xiàn)實的有效互動,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增強了內心的成就感。

      透視“微文化”現(xiàn)象

      “微文化”雖“微”且“散”,卻日益成為影響人們價值選擇的“新文化”。不可否認,它也是利弊相隨的,既集諸多優(yōu)點于一身,同時也帶來不少負面效應,需要引起注意。

      一方面,“微文化”極大便利了人們的自我表達和群體交流,也方便了各種信息的獲取與傳遞。“微文化”正以其“微言大義”的內涵和“無微不至”的外延,通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從細微之處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比如微博用戶用只言片語就能記錄個人生活中的所有點滴,也能完成對某個事件的完整報道和傳播,這是“大而全”的傳統(tǒng)表達和傳播方式所不能比擬的。小行動也能匯聚成大磁場,“微而深厚”的“微文化”就是一種積聚的力量。

      另一方面,“微文化”的興起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應,如垃圾信息的泛濫、謠言的生成、負面情緒的傳播、偽科學的散布,等等。在“微文化”背景下,由于信息生成的低門檻和信息傳播的自主性,每一個人都成為信息的接受者和傳播者。當信息在各自的社會圈子網狀擴散、迅速發(fā)酵時,不少人在不辨信息真?zhèn)蔚那闆r下,成為無意識的信息傳播載體。同時,“微文化”是一種快餐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們社會生活的碎片化,一定程度上消解著文化的厚重性和整體性,使經典文化的積累和傳承更加任重而道遠。

      從目前來看,“微文化”對社會的影響是利大于弊的。所以,談“微”色變實非明智之舉,引導利用使其成為傳播正能量的“磁場”,才是當務之急。

      (摘自2015年1月5日《中國青年報》)

      猜你喜歡
      微文化網民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是座礦
      智能手機臉
      英語文摘(2020年5期)2020-09-21 09:26:30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機
      趣味(語文)(2018年8期)2018-11-15 08:53:00
      網民低齡化 “小網蟲”的明天誰來守護
      遵義(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中國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微文化”傳播對高職大學生價值觀影響及對策研究
      論網絡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提升
      中國市場(2016年32期)2016-12-06 12:32:32
      微文化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現(xiàn)狀與分析
      中國市場(2016年38期)2016-11-15 00:01:51
      “微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14:09
      智能手機
      小說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21
      安溪县| 木兰县| 洞口县| 玉环县| 方山县| 大宁县| 龙口市| 蓝山县| 汶川县| 永修县| 徐闻县| 陆良县| 江达县| 宕昌县| 盐城市| 固镇县| 宿州市| 泗洪县| 东宁县| 额济纳旗| 舒兰市| 肃北| 思茅市| 汕尾市| 枣庄市| 肥乡县| 贵南县| 桂阳县| 边坝县| 丰台区| 新龙县| 梅河口市| 甘孜| 乐安县| 陵水| 建始县| 荥经县| 红桥区| 龙州县| 洪洞县|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