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建興
摘 要:針對中職學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招生缺乏限制條件、落后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忽視學生自身特點等主要問題,結合教學實踐,認為應該制定必要的招生制度,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教學,優(yōu)化環(huán)境、改善關系,共同促進學生成長。
關鍵詞:中職學生;人才培養(yǎng);管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C961;G71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1-0057-01
一、引言
長期以來,中職生這一學生群體一直是教育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難題,家長與學校老師有時心力交瘁,整個社會的認可度一直不高。面對這樣的形勢,我們應該如何迎難而上,實現(xiàn)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呢?目前社會發(fā)展迅速,舉國正在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針對新時期中職生思維活躍、富有個性的特點,對他們的教育若仍采用舊的教育觀念、模式,這樣的教育成效不會顯著。因此,在教育管理上必須與時俱進,大膽改革,方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二、中職學生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招生缺乏限制條件。一些中職學校隨意降低招生“門檻”,有些地方招生幾乎不設任何條件,只要交夠一定的費用就可以成為一名中職生。這樣的招生方式讓一些對學習缺乏興趣的學生,甚至對學習存有厭惡之情的學生抱著逃避的心態(tài)或是在父母的強壓之下邁進中職學校的門檻。這樣,中職學校很難擁有素質高的、成績相對優(yōu)異的中職生。若對學習興致缺乏還被強制性地安排在教室聽講,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中職學生來講無疑是一種煎熬,這樣的教學狀況很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不服從管理者的教育。學習能力不足、缺乏奉獻精神與社會交往能力、反叛、我行我素等,這是有些中職生身上最為常見的行為,成為職教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障礙。
(2)落后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教育作為時代精神產生的重要源泉,只有保持時代性與先進性,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暮细袢瞬?,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滿足學習者的自身需求。能夠培養(yǎng)出新型人才,需要學習知識的更新,教學管理制度的變更。若只停留在以舊知識來教新人的階段,一系列的需求矛盾問題、管理教育問題就會不斷產生。而教育教學觀念陳舊、學生管理傳統(tǒng)化,是現(xiàn)時期中職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當代中職學生接觸到許多新事物、新觀念,讓他們產生新的思維方式與認知觀念,這對于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yǎng)成有一定的決定性。對于他們來講,以往的教育就是歷史的存在,無法滿足他們對新事物的探索需求。管理者自身的素質水平若無法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這本身就會成為教育管理的一種限制。有些中職學校的激勵機制較為落后,激勵與鞭策的不足使管理者積極性缺乏,創(chuàng)造性更為缺失。若學校的進修培訓經費不足,管理者的自身能力更是不能及時得到提升,這樣的現(xiàn)狀使得學生管理效率低下。舊的管理制度都難以執(zhí)行,新型的管理模式更是無望實現(xiàn)。學校的一些管理工作若是在做表面文章,則發(fā)揮不了實際作用。
(3)忽視學生自身特點。“因材施教”多是指知識的教學,同樣的原理,遵從“因人管理”的管理原則對中職學生進行管理才是明智之舉。中職學校的管理制度在很多方面沒有顧及到學生這一主要客體,就算是強制性的處罰措施,有時也只會讓學生口服心不服,若激發(fā)學生的叛逆心理更是產生適得其反的管理效果。
三、針對以上問題的具體解決措施
(1)制定必要的招生制度。只要過了收費這一關就可以上中職的招生體制,無異于是沒有原則的存在。雖然這樣的體制擴大了生源,增強了中職學校的經濟實力,表面上是為一些學生提供了能夠繼續(xù)學習深造的契機,但對于那些確實沒有學習愿望甚至厭惡學習的學生以及對于學校自身長遠目標來講,都不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舉措。中職學校在招生時,應考慮明文規(guī)定學校對入校學生的學習成績要求,審查入校學生的檔案,對有過重大違紀違規(guī)現(xiàn)象的學生應慎重審核,考慮其若入校可能對學校與其他學生產生的影響。制定實施一定的招生準則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證學生的素質,便于學校管理制度的落實。
(2)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教學。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倡導全員育人,教師們同舟共濟、齊心協(xié)力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取得的效果定然會超過班主任的孤軍奮戰(zhàn)。育人之道不僅僅在于教書,環(huán)境影響不容忽視,管理制度的實施更是不可或缺。因此,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知識的傳授固然重要,但品德與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要。當今社會迫切需要品德高尚的人才,教學與管理都應切實站在培養(yǎng)社會所需人才的角度采取措施。教學者應有正確的政治立場,持有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的好學態(tài)度,學習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教師之間應加強交流與溝通,共同研討先進的班級管理制度,共同學習,促進所有學生成長與進步。
(3)優(yōu)化環(huán)境,改善關系。網絡時代的各種社會信息,學生隨手可得。若學校的管理制度過于保守封閉,顯然是落后于社會發(fā)展的形勢,自然也不會起到有效管理中職學生的作用。學校要不斷健全完善管理機制,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建立起具有先進性、開放性、全面性的學校管理機制。要切實結合學生特點,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改善師生關系,這樣,管理的有效進行便是指日可待。
四、結束語
總之,新時期的中職學生管理問題不容忽視,問題的解決需要社會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貫徹,新思想、新措施的生成與實施。
參考文獻:
[1]張威,于文萍.中職學校學生管理體系創(chuàng)新研究與實踐[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11).
[2]莫小衛(wèi).從多元智能的角度談中職學生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15(01).
[3]李小魯.廣東省中職學校德育與學生管理工作新思路探索[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