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軼
“在西南
山如江河蜿蜒
城如星斗不減
我們懷抱知識
如火 ?鑄就就文化的城池
美 ?迎風于天際
……”
這些用繁體字分行書寫的,不是詩,是廣告文案。2015年3月16日,方所書店在重慶試營業(yè)。店內面積2300平方米,分為書籍、咖啡、服飾、美學商品四個區(qū)。在書籍區(qū),一條長長的斜坡將人引到書海,兩邊的書架高低錯落,仿佛依山而建。
這是方所在中國的第三家店。2011年,第一家方所書店在廣州開業(yè)。當時,實體書店正經歷史上最嚴酷的寒冬。方所開業(yè)前一天,著名的光合作用書店剛剛倒下。方所卻逆其道而行,為什么?
主要目的不是賺錢
廣州的方所書店開在大牌云集的廣州太古匯,面積達1800平方米。業(yè)內同行曾不樂觀地估計,一個月的營業(yè)額,還不夠付房租。
方所創(chuàng)始人是一個充滿藝術氣質的組合:服裝設計師毛繼鴻擔任董事長、臺灣誠品書店創(chuàng)始人廖美立任總顧問、香港設計師又一山人任藝術顧問。
不過廖美立和又一山人也曾忍不住問毛繼鴻:“你想好沒有?做這件事情是想賺錢嗎?”
“如果想賺錢,就充滿各種驚險因素,但做這件事情首要的目的不是賺錢。”毛繼鴻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
廣州店的月營業(yè)額超過了預期的150萬元,3年過后已開始盈利。
2015年1月,方所第二家店在成都太古里開業(yè),營業(yè)面積4000平方米,像一座巨大的宮殿。方所西南區(qū)品牌經理徐敏對本刊記者說:“方所不僅是一個書店,而是一個公共美學文化空間?!?/p>
這家方所書店位于負一層,門頭只有2.2米,低矮昏暗。書店入口處是一個小黑屋,小黑屋的門板上,貼著兩個門神,虎視著過往人流。
“成都店的主題是‘傳奇,這個小黑屋叫‘傳奇前的黑暗,也是一個小型活動區(qū),可以放電影做展覽?!毙烀粝虮究浾呓榻B。
穿過小黑屋,燈光明亮,豁然開朗。店內空間跨度超過100米,挑高8米,有15萬冊書。
書店B入口,有一部自動扶梯,被一個巨大的金屬外殼籠罩。這個既像貝殼又像海螺的龐然大物叫“方舟”,由16噸重紅銅打造。
方所書店最考究的,首先在于它的選址。作為商業(yè)綜合體,太古里以精致奢華著稱,周邊是春熙路步行街、國際金融中心和千年名剎大慈寺,愛馬仕、普拉達、阿瑪尼等大牌環(huán)伺,可謂成都店租最昂貴的地方。
方所的書以文學設計類為主,40%是外版書,設計、美食、旅行等也占相當比例。
至于圖書專員,大多畢業(yè)于名校中文系、英文系。徐敏說:“我們對圖書專員要求最高,尤其是閱讀量,必須是深度書蟲。一摞子書,怎么擺放是有邏輯的,怎么向人推薦更是有技術含量的,這些都影響銷售。這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p>
這家方所書店試營業(yè)期間,通過自媒體的營銷相當成功。工作日人流量有七八千人次,周末高達兩萬人次,連徐敏都感到驚訝,“甚至有人下了飛機直接拖著行李過來的?!?/p>
方所員工的制服上,繡著余光中的詩:時間在遠方虛幻流著;你在我掌中,你在我瞳中;任螢飛,任蛙鳴,任夜向西傾。
有人說方所“裝”,徐敏確認為,這不叫裝,而是美,是“細節(jié)的人文之美”。
美學何以成為商品
方所圖書的營業(yè)面積大概占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剩下的區(qū)域屬于美學商品、服飾、咖啡和活動空間。
“美學商品”是方所提出的概念,它好像打通了各個業(yè)態(tài)的經脈。
一本介紹日本旅行的書,會配上日本陶土手工制品;一本《經典川菜》旁,放著碗筷、酒杯、飯勺和小盆栽,模擬出動人的日常生活場景。
這些美學商品包括草土、綠色植物、陶瓷、文具、手表、民藝等2000多種商品,大部分是進口的。挑選標準相當嚴苛:手工制作,自然主義風格,環(huán)保耐用。用廖立美的話說,“不論拿到紐約、東京,還是巴黎,這些商品都是上品”。
上品自然價格不菲。但徐敏并不認為這是走高端路線?!耙灿泻鼙阋说?,比如植物,100多元。書籍也很便宜。很多人一開始不能接受花兩三百元買一個本子,這不完全是經濟問題,而是一個觀念問題?!?/p>
方所正在展銷的“看見造物”系列,就是“反觀自身”的產物。它來自朱哲琴做的民間藝術產品:一個陶瓷盆4.5萬元,一個金屬制的古式飯盒2萬元,一只錦囊1680元。
毛繼鴻說,“便宜還是貴,每件產品的產生路徑不一樣。民間藝人可能一年只織一點點布,當然我們要花高一點費用為他們的手工藝埋單。這樣可以普及民藝,使其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p>
徐敏說,方所想傳遞一種觀念:人生而有追求美的權力。
方所最喜歡、最擅長的媒介是詩歌。成都方所的開業(yè)典禮上,數(shù)十人身著禮服,齊聲朗誦杜甫的《夢李白》和洛夫的《杜甫草堂》。廣州方所的3周年慶也是詩歌唱主角。
2015年2月,余秀華被請到了方所?,F(xiàn)場,幾位當?shù)氐霓r民詩人用四川普通話朗誦了余秀華的《麥子》、《穿過大半個中國來睡你》。
“很多人說我們是書店,我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書店。我們倡導的是一種創(chuàng)意,一種公共文化,和東方美學。”徐敏說,“方所之所以是一個公共文化空間,因為它舉辦了很多活動,音樂、藝術、文學,等等?!?/p>
廣州方所3年下來做了200多場活動,白先勇、柴靜、賈樟柯等文化人都是座上賓。3月,成都方所將和領事館合作,有9場活動。
“方所像一本雜志,每周末都會看到不一樣的內容,免費對公眾開放?!毙烀粽f,“方所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階級、高低的公共場所。你想想,奢侈品店,它很貴,人們不敢進去,這里什么人都可以進來,書又是最便宜的奢侈品,我們真的想打造一個平等的空間?!?
復合經營
2015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公布的《2014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顯示,2014年實體書店的圖書零售市場全面回暖,北上廣深的增長率從前一年的-6.46%升至7.87%。
自從網絡書店興起,實體書店行業(yè)就被認為是夕陽行業(yè)。但方所不這么認為。
廖美立表示,方所跟網絡書店不一樣,網絡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體驗,二者完全是不同的類型。
2014年,另一家知名書店西西弗也快速擴張,在全國共開出9家新店,2015年計劃再開20家。
“對我們影響最不大的就是互聯(lián)網?!敝貞c西西弗書店董事長金偉竹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網購的是兩種人,學生和宅人。這些年書店喊狼來了,是自己經營不好。實體書店的春天遠沒到來?;ヂ?lián)網真正影響的是新華書店,因為都是品類多,另外受沖擊的是沒有特色和體驗性的書店?!?/p>
特色、體驗性、復合經營。現(xiàn)在大凡成功的書店都有這個特點。金偉竹說,模式人人懂,但學不學得會是另一回事。西西弗從2007年起跟龍湖地產合作,從此走上了“商業(yè)綜合體之路”。
“這是一種商業(yè)模式,書店和一站式購物廣場有互補性。書店這個業(yè)態(tài)人氣好、付租率低。同時給對方帶來的收益很大,這是互利的。”在經營上,西西弗專注于書,旗艦店不會超過800平方米,“這是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來的?!?/p>
而在廖美立看來,圖書業(yè)迷人的地方就是可以跨界,可以跟飲食結合,也可以跟電影、戲劇結合,延展性非常大?!伴_這種以書為主的復合式跨業(yè)店,規(guī)模還是很重要。做得太小的話,業(yè)績和人潮都很難撐起來?!?/p>
由于廖美立的背景,人們很容易想到臺灣誠品書店。但廖美立認為,方所與誠品的模式變化很大,沒有可比性。
復合經營,帶動了方所整個店的銷售業(yè)績。在廣州方所的總營業(yè)額中,圖書銷售部分占35%左右,另一個大頭是毛利較高的例外服飾,占到35%~40%。這樣的比例基本符合預期。
“以利潤貢獻來講,服飾會大于書。雖然營業(yè)額差不多,但圖書毛利比較低,所以服飾創(chuàng)造利潤比較高。但其實,書帶來的人流量和媒體效應會輔助其他業(yè)態(tài),這是互相成就的一件事情。如果只是賣服飾,一天會進來多少人?”廖美立說。
實體書店是否一定要復合經營?廖美立認為,不是一定要跨界才會成功,除了大型書店,很多小書店也做得很好。“獨立書店的魅力在于店主本身,他的興趣、堅持,以及收藏、詮釋書的能力。所以對于一個城市而言,獨立書店跟復合書店是一樣重要的?!?